AI辅助设计
搜索文档
药石科技
2025-11-01 20:41
**药石科技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医药研发与生产外包(CRO/CDMO)[1] * 公司为药石科技,专注于分子砌块、药物发现及CDMO服务 [1] 财务业绩与运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4.19亿元,同比增长25.81% [2] * 药物开发及商业化阶段业务收入达11.79亿元,同比增长34.9%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至5.43亿元,同比增长187.74% [3] * 毛利率已趋稳,公司正通过精细化成本管控和提升运营效率推动其回升 [3] * 前三季度三项费用总额为2.83亿元,同比下降9.88%,费用率约为20% [20] * 销售费用因人员薪资变化有所增长,管理费用同比下降6.42%,研发费用单季度(Q3)同比增长17.8% [20] 客户合作与业务进展 * 来自大型跨国药企(MNC)的收入达5.14亿元,同比增长68.1%,占营收比重提升至36% [3][8] * 公司已加入多个MNC的直采平台,合作从早期分子砌块供应向临床中后期及商业化阶段全面延伸 [9][16][23] * CDMO新签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过15% [3] * 多肽、ADC等新分子业务订单增长超过100% [3] * 截至25年上半年,临床早期项目超过1100个,临床三期及商业化项目超过53个(24年全年为78个) [16] * 公司已助力两个客户的两款创新药顺利上市 [17] 技术平台与创新 * 公司通过AI辅助设计、绿色合成技术、连续流工艺、酶定向进化等技术缩短复杂分子研发周期并降低成本 [10] * 致力于成为"下一代CDMO"企业,重点投入智能研发与智能制造,如在线检测技术 [62] * 在XDC(ADC等)、TPD(靶向蛋白降解)、多肽及寡核苷酸四大前沿领域构建技术闭环 [49] * 绿色化学是核心战略,公司获得EcoVadis评分,加入SBTi,并连续获得绿色化学奖 [11][40] 产能建设与规划 * 503车间于25年2月启动,新增反应釜体积190立方米,公司总产能达到700立方米 [12] * 503车间产能处于爬坡期,成熟车间(501、502)产能利用率稳定在60%-70% [12][13] * 预计503车间产能利用率在2026年可爬坡至70%左右 [13] * 连续流技术的应用可将有效产能扩大1.5-2倍 [13] * 506中试车间(用于新分子业务)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投产 [25] * 新化学实体研发楼(聚汇园)预计明年年中投入使用,分子砌块相关新楼预计明年3月投入运营,可增加100多名研发人员 [26][66] * 计划对美国生产基地进行扩建以满足GMP生产需求 [26] 市场展望与战略 * 对行业前景有信心,驱动因素包括国内外政策审批加速、医保商保推动、创新药出海及IPO重启改善融资环境 [17][18] * 未来战略重点:深挖核心客户、陪伴高潜力Biotech公司成长、持续投入新分子产能、低碳化学与数字化融合、升级全球交付基地 [18][26] * 公司制定了三年战略规划,对每年业绩实现较好增长有信心 [59] * 未来收入增长动力源于:全球化BD团队建设(欧洲、北美、日韩)、聚焦服务重点客户、后期项目管线放量、新技术平台带来的差异化优势 [37][38][39][41] 其他重要信息 * 分子砌块业务分为两类:药物发现阶段(具有定价权,价格较高,如蛋白降解剂配体、多肽相关砌块)和药物开发阶段(随量增价降,通过新工艺降本) [34] * 新分子业务目前营收占比在10%以内,但增速快,预计26年占比将提升 [50] * 海外业务占比约70%(北美45%-50%,欧洲15%-20%),亚太占30% [52] * 国内客户以Biotech为主,需求覆盖从早期砌块到API的全链条 [53][54] * 公司认为国内中小型Biotech公司前景良好,将持续投入资源支持其发展 [55][57]
药石科技:公司在MNC客户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7:11
证券日报网讯药石科技(300725)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MNC客 户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前三个季度来自MNC的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68%,营收占比提升至 3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1)全球化团队建设:欧洲业务发展(BD)团队已组建5人规模, 北美、日韩团队同步扩容,"铁三角"服务模式日益成熟;2)合作模式升级:从早期的分子砌块供应,逐 步延伸至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如ADCLinker-Payload、GMP中间体),并开展多个FTE合作,客户粘性 持续增强;3)技术赋能:通过AI辅助设计、连续流工艺等创新技术有效缩短研发周期,独特的绿色化学 技术进一步巩固差异化优势;4)品牌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绿色化学论坛,强化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 化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品牌形象。公司503车间于今年2月份启用,新增产能190m,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 段。预计到2026年,其产能利用率可达到现有成熟车间的水平。此外,随着连续流技术等先进工艺应用 范围的不断扩大,现有产能的使用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微芯生物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17.53万元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40
基于中国早期研究的全球开发策略,微芯生物汇聚相关领域具有资深经验的顶尖科学家团队,应用基于AI辅助设计和化学基因组学的整合式技术平台,打通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过程,已 截至今年6月末,微芯生物已有2款创新药多个适应症全球上市销售,在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领域布局了多个具有差异化优势和全球竞争力的 本报讯 (记者丁蓉)10月30日晚间,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芯生物")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亿元,同比增长40.12%;其中,第 该公司业绩增长主要是产品西达本胺及西格列他钠销售收入进一步增长所致。其中,西达本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8.76%,西格列他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6.13%。 ...
西湖大学孙立成&曾安平院士团队将CO₂高效转化为PDO,BDO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28 14:48
技术突破核心 - 开发出一种将二氧化碳直接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C3-C4二醇(如1,3-丙二醇和1,3-丁二醇)的新型电化学-生物催化级联系统[2][4] - 该系统融合电化学模块与AI辅助的生物催化模块,实现了碳负排放的转化过程,为绿色化工提供了可规模化的新范式[4][16] 电化学模块创新 - 使用CuZn合金催化剂,在–1100 mA cm⁻²的电流密度下,将CO₂还原为乙醇的法拉第效率达到35%,乙醇产率接近1200 μmol h⁻¹ cm⁻²[4][6] - 开发了仿西瓜皮结构的J-T膜,有效阻隔乙醇渗透(<1%),解决了传统阴离子交换膜乙醇渗透率>60%的问题,并实现了100 mM高浓度乙醇的快速积累[4][7] 生物催化与AI辅助酶工程 - 利用工程化的醛缩酶(DERA)将乙醇与甲醛通过C–C键延伸反应合成目标二醇[4] - 通过理性设计与AI预测(Saprot模型)对DERA酶进行改造,获得双突变体S233D/F43T,其催化效率提升2.5倍[10] - 分子动力学模拟显示,S233D突变引入了新的氢键网络,扩大了底物结合口袋,提升了底物亲和力[11] 系统性能与成果 - 实现了1,3-丙二醇从CO₂出发的产率达1.2 g L⁻¹ h⁻¹,1,3-丁二醇产率达0.7 g L⁻¹ h⁻¹,系统整体碳原子利用率约80%[15] - 使用¹³C标记CO₂证实产物中所有碳原子均来源于CO₂[15] - 与现有电-生物混合系统(通常产率<0.05 g L⁻¹ h⁻¹)相比,产率提升数十倍,展现出显著技术优势[15][18] 产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路径为CO₂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展示了电催化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耦合在绿色智能制造中的巨大潜力[4][16] - 未来将优化电化学模块的能效与生物催化模块的稳定性,并拓展至合成更多种类的长链化学品[16]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微芯生物:构建“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整合式技术平台 成功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全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10-03 10:01
公司技术平台与研发成果 - 公司构建“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整合式技术平台,成功打通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全流程 [1] - 公司已实现2款创新药多个适应症的全球上市,并有7个品种处于临床阶段 [1] 已上市核心产品 - 西达本胺(爱谱沙)为全球首个亚型选择性HDAC口服抑制剂,自2014年获批后适应症已从外周T细胞淋巴瘤拓展至乳腺癌、成人T细胞白血病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领域 [1]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为全球首个PPAR全激动剂,已获批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并被纳入医保,并在糖肝共病治疗中展现出重要潜力 [1] 临床阶段及储备管线 - 临床管线中西奥罗尼作为全球专利保护的三通路肿瘤靶向抑制剂,已在卵巢癌、胰腺癌等难治肿瘤中展现出良好疗效与安全性 [1] - 重点项目CS23546、CS231295及CS32582持续推进 [1] - 公司储备多个具FIC/BIC潜力的候选药物,包括CS08399(潜在BIC透脑PRMT5抑制剂)、CS1011(纤维化疾病抑制剂)、CDCS04(针对阿尔兹海默病相关ApoE4基因的FIC分子)、CDCS28(非incretin减重小分子)等 [1]
微芯生物(688321):盈利拐点确认 创新催化不断 出海进行时
新浪财经· 2025-08-27 10:3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34.6% [1] - 归母净利润2959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03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第二季度营业收入2.44亿元,同比增长42.4%,归母净利润4875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490万元 [1]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9.07亿元、14.02亿元、22.65亿元,对应增速37.87%、54.58%、61.54% [4] - 预计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2.37亿元、4.7亿元,增速达187.8%、135.15%、98.76% [4] 核心产品驱动因素 - 西达本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14%,DLBCL适应症于2025年1月纳入医保后推动人均产出提升 [2] - 西格列他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7%,已覆盖全国5300余家医院及6700余家药店 [2] - 公司加速布局线上渠道以应对药品行业渠道变化 [2] 临床研发进展 - 西奥罗尼一线治疗胰腺癌II期试验显示6个月PFS率约80%,非头对头比较显著优于化疗历史数据 [3] - 西奥罗尼美国Ib/II期12个临床中心全部投入运营,65mg剂量完成爬坡且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 [3] - FDA于2025年3月批准西奥罗尼更高剂量探索方案 [3] - 西达本胺联合IO治疗结直肠癌III期试验计划入组430例,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完成331例入组 [3] - 西达本胺联合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晚期黑色素瘤III期试验已完成入组 [3] - NW001(西达本胺ADC)临床前研究持续推进 [3] 研发管线与战略布局 - 基于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平台,重点布局肿瘤与代谢领域,拓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4] - 核心在研产品包括透脑PRMT5分子CS08399(潜在BIC)、纤维化抑制剂CS1011、阿尔兹海默病靶向分子CDCS04(FIC)、非incretin减重分子CDCS28 [4] - 持续推动西奥罗尼及早期创新分子的海外BD与市场拓展合作 [4]
产品加速放量带动利润扭亏,西奥罗尼挑战“癌王”数据优异
全景网· 2025-08-25 19:0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长34.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9.2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1] 核心产品商业化进展 - 西格列他钠销售额同比增长125.70%,产能扩产至12亿片(一阶段4亿片),达产后整体产值超40亿元 [2] - 西达本胺销售额同比增长15.14%,新适应症纳入医保并完成DLBCL联合治疗III期临床主要终点 [3] - 公司构建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多渠道营销格局 [3] 研发突破与临床进展 - 西奥罗尼联合治疗胰腺癌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80%,显著优于历史数据44%-56.4% [4] - 西奥罗尼美国I期剂量爬坡进入最后阶段,全球开发及BD工作积极推进 [4] - 西达本胺联合免疫治疗结直肠癌III期临床入组顺利,CS23546剂量爬坡中 [5] - CS231295完成中国首例患者入组并获得美国FDA临床试验批准 [5] 创新技术平台与管线布局 - 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整合式技术平台支持全球首创分子发现 [5] - 代谢疾病领域开发非incretin小分子CDCS28(减重且不影响食欲)和GPCR激动剂CDCS29 [6] - 纤维化疾病领域CS1011双靶点抑制PDGFR/CSF-1R,药效优于标准治疗 [6] - 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开发靶向ApoE4的小分子CDCS04,显著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6] 战略方向 - 以创新管线差异化和稳健经营为两大支点,重点布局肿瘤与代谢疾病领域 [6] - 持续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未满足临床需求 [6]
微芯生物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959.22万元 药物研发管线丰富
证券日报网· 2025-08-25 1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7亿元 同比增长34.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9.22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西达本胺与西格列他钠销量增长 [1] 核心产品表现 - 西达本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5.14% [3] - 西格列他钠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7% [3] - 西达本胺连续8年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覆盖全国核心城市及核心医院 [2][3] - 西格列他钠纳入国家医保乙类目录 覆盖5300余家各级医院及6700余家药店 [2][3] 产品管线布局 - 西达本胺为全球首个HDAC抑制剂 在中国获批PTCL/乳腺癌/DLBCL适应症 在日本获批ATL/PTCL适应症 [2] - 西格列他钠为全球首个PPAR全激动剂 被纳入《内科学》教科书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 [2] - 在研管线包括西奥罗尼/CS231295/CS23546/CS32582等临床阶段项目 以及CS08399/NW001/CDCS04等临床前项目 [3] - 研发项目覆盖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抗病毒五大领域 [1] 商业化进展 - 加速布局京东/阿里/美团等线上销售渠道 [3] - 西达本胺海外合作伙伴正开展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等适应症的全球临床试验 [2] - 公司形成从早期探索性发现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布局 [1] 技术平台优势 - 应用AI辅助设计和化学基因组学整合式技术平台 [1] - 成功开发全球首创且同类最优的原创新药 [1] - 拥有2款创新药多个适应症在全球上市销售 [1]
“破局与新生”,辽宁推动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
辽宁日报· 2025-08-21 09:11
行业数字化转型战略 - 活动以"破局与新生"为主题 推动跨境电商渠道重构与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 助力企业构建平台+独立站+社交电商复合渠道矩阵 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订单响应速度和提高库存周转率 联动生态伙伴形成渠道重构-数据沉淀-转型落地闭环 实现从规模优势到数智优势的跨越 [1] - 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大趋势下 跨境电商渠道重构和数字化转型成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 - 辽宁纺织服装产业存在创新能力不足 设计理念与功能难以匹配消费者多元需求 跨境贸易面临壁垒等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破解困局的金钥匙 [2] 行业发展建议与措施 - 推动企校合作促进成果转化 参与标准制定抢占技术制高点 攻坚数字化改造打造标杆企业以点带面 发展跨境电商拓宽平台与市场 加强人才培养和品牌建设 [2] - 以数据驱动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体系 以品牌化和本土化为双翼深耕新渠道 以生态协同整合资源赋能转型 [2] - 通过大手牵小手模式培训小企业掌握跨境基础 推动大企业共享经验与数据 搭建高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落地3D与AI设计技术 [3] 企业实践挑战与解决方案 - 泳装行业作为高度外向化产业 外贸受国际环境影响面临挑战需拓展新渠道 [3] - 布局国际社交电商模式面临最大人才挑战 专业技术人才和运营人才短缺 运营制作成本较高 在社交文化引导和客户拓展方面需持续努力 企业仍在从生产向跨境销售转型中探索 [3] - 跨境电商实操包括上网开店选品营销回款等环节 建议复制内贸优势产品到日本市场 强调执行比语言更重要 通过产业带政策海外品牌收购AI应用破解发展瓶颈 与相关协会合作培养跨境人才 [4] 技术创新应用 - 飞图画笔AI辅助设计平台聚焦泳装花型设计 解决专业设计人才短缺问题 将流行花型趋势做成模型 企业人员无需专业设计背景即可获得原创花型设计 降低设计门槛以原创力量助力泳装企业出海实现差异化提升竞争力 [4] 产业支持体系 - 活动搭建政企产学研企业间对接桥梁 明确数智化赋能跨境电商发展方向 为辽宁纺织服装行业破解创新不足渠道单一等瓶颈提供方案 为兴城泳装产业注入关键动能 [5]
直击阿尔兹海默致病基因,微芯生物公布全球首个ApoE4小分子药物
证券时报网· 2025-08-19 09:17
公司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公司于8月18日在上海举办2025年创新研讨峰会 聚焦"源头创新·布局全球"主题及AI辅助设计+化学基因组学整合式技术平台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1] - 技术平台已发现系列ApoE4活性候选分子 具备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良好体内安全性 [1] - 临床前研究显示候选分子对ApoE4细胞神经轴突生长有保护作用 并显著降低ApoE4TR小鼠皮层和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 [1] 核心产品管线突破 - 展示全球首个针对ApoE4靶点的小分子药物开发项目CDCS04 属于新一代全球首创(First-in-Class)早期药物 [1] - 公司通过技术平台开发了国内外丰富的临床布局及早期药物研发管线 [1] 疾病领域与市场潜力 - ApoE4被确认为阿尔兹海默症最强遗传风险因子 部分研究者认定其为致病基因 [1] - 携带1个ApoE4编码基因使晚发性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几率提高3-4倍 携带2个基因使发病几率提高9-15倍并导致发病年龄提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