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循环经济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投产
中国化工报· 2025-07-29 10:13
项目投产 - 中景石化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生产基地在福建省江阴港城经济区建成投产 [2] - 二期项目实现达产满产,形成年产280万吨丙烯、380万吨聚丙烯的全球最大烷烃一体化产能 [2] - 项目总投资300亿元,年产值达600亿元,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超500亿元 [5] 技术突破 - 基地布局3套丙烷脱氢(PDH)装置和4套聚丙烯装置,单套装置规模和单体工厂产量位居世界首位 [5] - 拥有全球最大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装置,设备国产化率达99.5%,为行业最高 [5] - 创下10项全球首台套设备、8项全国首台套设备纪录,包括全球最大PDH装置和共聚聚丙烯装置 [5] 绿色高效 - 通过循环经济模式,能源利用率提升40%,碳排放降低30% [5] - 丙烯丙烷分离塔高度达138米,能耗水平领先国内同类装置 [5] 战略规划 - 公司计划通过集约化生产、数字化管理降低综合成本,增强全球市场话语权 [5] - 目标成为千亿级BOPP全产业链企业 [5] 行业地位 - 项目被定位为中国高端石化产业自主创新的"国家名片" [2] - 实现从工程设计到智能制造的全程国产化跨越 [5]
30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开工
起点锂电· 2025-07-24 17:38
贵州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进展 - 项目桩基工程于7月18日正式开工,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 - 项目总投资约730亿元,是贵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产业项目 [3] - 由青山集团、华友控股及华峰集团联合投资建设 [3] - 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将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30万吨磷酸铁锂等装置 [3] - 全部建成后年产值预计超过1200亿元,相当于2024年毕节市GDP的三分之一 [4] - 预计带动就业14,000人以上 [4] 项目技术特点与优势 - 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将磷化工、煤化工及园区热岛深度融合 [4] - 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解决产业互补和余热余压问题 [4] - 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等指标对标国内先进水平 [4] - 项目亮点包括规模效应、绿色低碳、耦合互补、高效利用 [4] 贵州资源优势 - 毕节煤炭探明储量达281亿吨,磷矿储量超14亿吨 [5] - 毕节煤、铁、铜、铅、锌、稀土保有资源量位列贵州省第一位 [5] - 开阳县磷矿储量19亿吨,远景储量31亿吨,富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 [6] - 开阳县磷矿伴生的氟资源平均含量3.05%以上 [6] 相关产业布局 - 开阳县已聚集多个磷酸铁锂相关项目 [6] - 安达科技45万吨/年磷酸铁锂前驱体项目总投资40亿元 [6] - 中伟股份布局先进电池材料全球研发中心中试平台建设项目 [6] - 开阳县计划在2025年形成磷酸铁锂20万吨的产能规模 [7] 磷酸铁锂行业现状 - 行业产能过剩已成定局,进入深度洗牌期 [7] - 市场两极分化严重,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紧缺 [7] - 具备三代及以上技术产品的企业享受市场红利 [7] - 头部厂商将主导新一轮竞争,需聚焦工艺壁垒和客户绑定 [7] 磷酸铁锂技术代际对比 - 第二代产品压实密度2.40-2.50g/cm³,快充能力2C,产能过剩 [8] - 第三代产品压实密度2.50-2.60g/cm³,快充能力2C-3C,主流产品 [8] - 第四代产品压实密度2.60-2.70g/cm³,快充能力4C-6C,供不应求 [8] - 第五代产品压实密度≥2.70g/cm³,快充能力>6C,处于研发验证阶段 [8]
骑士乳业20250526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公司:内蒙古齐氏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5月28日,2023年10月13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是集牧草、玉米和甜菜种植、奶牛养殖、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生产销售、白砂糖及其副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生产商,聚焦乳、糖产业,采用业务协同循环经济模式,旗下有11家子公司,总资产超20亿元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业务情况 - 养殖业务:有成母牛近1.2万头,日产鲜奶350吨左右 [2] - 乳制品业务:乳制品工厂有奶粉、酸奶等生产线20余条,日处理鲜奶1500吨 [2] - 制糖业务:现代化制糖工厂日处理甜菜5000吨,年产10万吨白砂糖,2024年收购甜菜约65万吨,加工量基本达设计规模 [2] 行业市场情况 - 市场格局:全国市场份额集中于一线品牌,区域市场份额集中于区域强势品牌,无产品和渠道优势的中小企业面临淘汰 [3] - 市场空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未达饱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差距大,市场空间巨大 [3] 公司股权与募资情况 - 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12月31日,股东8410人,总股本2亿零905万3000股,限售股份9954万8030股,前10大股东持股1亿1019万5310股,占比55.35% [4] - 募资情况:募集资金定额2亿2340万零8919.65元,2024年度募投项目投入2214万8678.20元 [4] 公司经营业绩不佳原因 - 产品价格:中端产品尤其是生鲜乳销售价格下降,影响整体盈利 [5] - 生产成本:气候影响使制糖原料含糖量低,白砂糖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5] - 期货业务:为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期货业务操作,未达预期且损失大 [5] - 牛只处置:养殖行业不景气,牛只售价低,处置牛只损失大 [5] 公司财务指标情况 - 偿债能力:流动比率0.73,速动比率0.34,资产负债率61.85% [6] - 营运能力:应付账款周转率2.74,同比降8.05%;应收账款周转率18.87,降18.42%;存货周转率3.15,降6.53%;总资产周转率0.57,降8.06% [6] - 现金流量: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90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净增加额 -1.94亿元 [6] - 市场表现:2024年成交额152.74亿元,流通市值从年初6.85亿元增至7.69亿元,总市值从年初17.94亿元降至14.68亿元 [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分季度股东户数情况有图示展示 [4] - 2024年度股价涨跌幅走势情况有图示展示 [6]
研判2025!中国对氯甲苯行业产业链、进出口贸易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国内产能跃升替代进口致对氯甲苯进口额锐减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40
行业概述 - 对氯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7H7Cl,分子量126.58,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熔点6-8℃,沸点162℃,闪点60℃,易燃有毒 [2] - 按化学结构分类,对氯甲苯既属于芳烃类化合物又属于卤代芳烃 [2] - 对氯甲苯是农药、医药、染料等行业的关键中间体 [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生产技术落后,主要依赖进口,2005年产能仅约5万吨/年,产量约4.5万吨,生产工艺以甲苯直接氯化法为主,对氯甲苯产率仅35%-45% [4] - 2005年至2010年为快速扩张阶段,产能从5万吨/年增至13万吨/年,年均增长率达60%,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技术突破提升产率降低成本,2010年国内消费量达13万吨 [4] - 2010年至201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消费量年均增速超20%,2013年或达18万吨,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出口量增加 [5] - 2015年至今为成熟优化阶段,市场逐渐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技术升级提高对氯甲苯选择性,绿色合成技术应用增加,应用领域向高端制造延伸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甲苯、氯气、催化剂等原材料和氯化反应器、精馏塔等生产设备 [8] - 中游为对氯甲苯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新材料等 [8] - 2025年5月中国甲苯周产量28.62万吨,同比增长16.89%,价格5435元/吨,同比下降28.11%,甲苯占对氯甲苯生产成本60%-70% [11]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1-4月中国对氯甲苯进口数量1千克,较往年持平,进口金额13美元,同比下降72.92% [1][13] - 同期出口数量75800千克,同比下降76.52%,出口金额78216美元,同比下降76.99% [1][13] - 进口下降因国内技术突破产能释放替代进口,出口下降因全球需求减少和贸易壁垒增加 [1][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巍华新材为全球氯甲苯及三氟甲基苯系列产品龙头,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定向氯化技术,对位选择性超75%,2024年上交所主板上市,2025年一季度营收1.91亿元同比下降38.45%,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下降63.17% [15][17] - 安徽海华科技对氯甲苯产能超5万吨,市场第二,成本优势显著,依托自产甲苯、氯气实现产业链一体化 [15] - 中盐常州化工依托央企背景及氯碱产业链协同,氯气自给率达100%,产品纯度99.5%以上 [15] -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技术领先,采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提高对位选择性 [17] - 江苏超跃化学产品出口占比超60%,通过REACH、FDA等国际认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驱动高端化转型,安徽海华科技计划产能提升至8万吨/年,巍华新材建设含氟新材料项目,绿色化学技术如电化学氯化工艺逐步替代传统工艺 [20][21] - 下游需求向高端应用领域迁移,农药领域需求稳步提升,医药领域高纯度需求增加,新材料领域成为新引擎,电子级聚酰亚胺纯度要求提升至99.9%以上 [22] - 绿色生产成为共识,安徽海华科技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8%,废水排放减少25%,巍华新材溶剂回收率超95%,行业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23]
荔枝保鲜有妙招!广东发布“荔枝保鲜加工一棵树”
南方农村报· 2025-06-13 18:35
荔枝保鲜加工技术体系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发布"荔枝保鲜加工一棵树"系统,以树状图形式梳理从田间采摘到终端市场的全链条保鲜加工技术与产业发展路径 [2][3][4] - 保鲜技术体系包括保鲜基础技术(有机/无机保鲜剂、护色剂、气体调节剂等)和加工创新应用 [6] - 保鲜材料涵盖保鲜膜/袋、保鲜纸、自发气调保鲜袋、可降解保鲜膜、智能标签等 [7] - 保鲜装备包括冷库、冰水预冷设备、气调库、压差预冷库、冷藏运输车等 [8] 荔枝加工产业链 - 加工产品包括荔枝果干、荔枝汁/浆、速冻荔枝、荔枝罐头、荔枝发酵果汁、荔枝果酒等 [9][10] - 副产物加工利用领域包括高浓度多酚制剂(化妆品原料)、活性炭产品(年产5000吨)、功能性食品添加剂等 [11][24] - 广药集团建成国内首条荔枝全自动榨汁生产线,年处理鲜果能力突破10万吨 [20] 广东省荔枝产业现状 - 广东省荔枝种植遍及97个县(市、区),种植面积超400万亩,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全球三分之一 [12][13] - 通过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部分荔枝品种保鲜时间从6天延长至1个月,实现全年销售和全球供应 [17][18] - 全省新建1700余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推进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研发 [21] - 冷链运输装备嵌入温湿度智能监控系统,实现荔枝流通全程数据可追溯 [22]
【世相百态】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 需全链条发力
证券时报· 2025-06-06 01:55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新规实施 - 修订后的《快递暂行条例》6月1日正式施行 填补快递包装治理制度空白 明确全链条各环节责任主体[1] 全链条治理关键环节 生产环节 - 中国快递业每年消耗胶带可绕地球赤道数百圈 传统包装企业需转向可降解材料技术革新[1] - 部分企业已研发淀粉基环保胶带、蘑菇菌丝缓冲材料等创新产品 技术进步需政策与市场支持[1] 电商与物流环节 - 某电商平台"原箱发货"计划优化包装设计 减少15%材料使用[2] - 物流企业可通过循环箱系统、包装回收点等举措 将线性消耗转为循环经济模式[2] 消费环节 - 消费者习惯影响系统运行逻辑 需通过环保教育和激励机制改变一次性包装偏好[2] - 日本、德国经验显示公众环保意识觉醒是推动系统性变革的关键动力[2] 行业变革方向 - 快递包装绿色治理需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与消费习惯重塑三方面协同[2] - 全链条合力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未来 实现环境足迹根本性改变[3]
美锦能源(000723) - 000723美锦能源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1 15:44
业绩亏损原因 - 2024 年公司整体业绩承压,出现近年首次亏损,源于煤炭及焦炭两大核心产品价格与成本的结构性失衡,销售价格降幅均超过同期销售成本下降幅度,产品毛利率显著收窄 [1] - 焦炭业务是经营性亏损主要来源,2024 年焦炭市场“跌多涨少”,价格下行源于终端需求疲软以及成本支撑减弱,且焦炭成本跌幅不及价格降幅 [1][2] 氢能商用车推广问题及解决措施 - 美锦能源与国氢科技合作“全国推广一万台氢能商用车”计划,面临成本高、加氢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 [2] - 采取多维度解决方案,通过“车—站—氢—场景”产业闭环和绿电制氢加氢一体站模式降低成本,推动加氢站网络布局,呼吁政府加大补贴和支持 [2] 政策参与与支持 - 山西省发布《山西省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2 - 2035 年)》《山西省氢能产业链 2025 年行动方案》,美锦能源作为氢能产业链核心企业深度参与政策落地 [2] 股权投资基金影响 - 2025 年公司参与设立安徽浚安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先进制造及新能源产业,短期增强氢能与燃料电池领域技术储备,挖掘前沿领域创新机会 [3] - 长期聚焦破解“卡脖子”难题,构建自主可控技术体系,整合产业链资源,布局氢能商业化应用生态,实现全链条战略升级 [3] 政府补助情况 - 2025 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同比增长 186.18%,主要是氢能产业政府补助增加,一季度政府补助 0.16 亿元,占营业利润比例为 3.5%,对盈利影响不大 [4] - “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奖励政策”延续性有不确定性 [4] 传统能源与氢能业务协同 - 美锦能源依托传统焦化产业链与氢能业务深度协同,利用焦炉煤气提纯制氢,构建“焦化 - 氢能”循环经济模式 [5] - 山西美锦氢能产业园与传统业务共享资源形成产业闭环,未来规划延伸氢能产业链,推进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复制成功模式构建氢能走廊 [6] 氢能规模化应用 - 交通领域,截至 2024 年底,全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约 2.4 万辆,建成加氢站超 540 座,综合能源服务站占比达 58%,主要应用场景为重卡运输、城配物流、冷链运输 [7] - 工业领域在冶金、化工、玻璃等行业有突破,储能与综合应用方面,氢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在数据中心替代传统柴油发电机,港口、跨境运输场景逐步进入规模化应用 [7] 应收账款问题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增长 6.84%,原因是下游客户行业不景气、资金紧张 [7] - 公司从多方面评价客户偿债能力和信用资质,动态监控欠款方,设立催款小组,财务部门定期进行账龄分析,按规定核销坏账 [8] 股价稳定措施 - 公司通过强化焦化主业运营、推进氢能产业商业化、控股股东动态管理质押风险、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加强与投资者沟通等措施稳定股价,降低质押风险 [9] 氢能业务发展情况 - 2025 年一季度氢能业务快速发展,系统内运营氢燃料汽车累计超 1100 辆,累计推广近 4000 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总运营里程突破 2 亿公里,累计减少碳排放约 20 万吨 [10] - 旗下飞驰科技中标 500 辆冷藏车订单,金额达 2.875 亿元,深化合作推进相关计划和产业闭环构建,预计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车辆推广规模扩大,推动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10][11]
爱丽家居2024年财报:营收13.09亿,净利润增长77.09%,北美市场布局成效显著
搜狐财经· 2025-05-02 02:3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通过数智化部署、产能全球化推进和研发创新实现2024年业绩稳步增长 未来将聚焦核心主业 深化全球化技术壁垒构建 推动可持续发展 [1][7] 分组1:2024年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09亿元 同比增长11.30% [1] - 归属净利润1.38亿元 同比增长77.09% [1] - 扣非净利润1.42亿元 同比增长86.58% [1] 分组2:数智化部署 - 完成全球SAP系统部署 实现全球组织管理变革和业务流程重塑 加强集团业财一体化管理 [4] - 引入AI新技术开发 提升自动化部署运维能力 [4] - 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引入堡垒机及全栈运维平台 实现全球网络节点和数据运维统一管理 [4] - 自研数字平台不断升级 提升数智化能力 [4] 分组3:产能全球化 - 与主要客户HMTX合资建设的美国子公司进入产能爬坡阶段 墨西哥工厂完成大客户验厂并即将启动生产 [5] - “亚美供应链闭环”初步形成 提升对北美市场就近供给和贴身服务能力 [5] - 增强供应链效率和韧性 化解主要客户对供应链安全的担忧 [5] 分组4:研发创新 - 深耕Non - PVC地板开发 优化PET弹性地板生产工艺 研发全生物基板材提升产品性能 [7] - 开发储能地板和湿区地板 拓展地板应用范围 [7] - 构建含动态配方数据库 部署数字智能化生产线 提升产品稳定性并降低成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