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职业病防治
icon
搜索文档
余杭把体检车开进厂区
杭州日报· 2025-08-13 11:27
核心观点 - 余杭区启用移动职业病体检车为制造业企业员工提供便捷职业健康服务 推动职业病防治一体化体系建设 [1][2] 服务模式创新 - 配备DR胸片机 电测听机 肺功能仪等专业设备的移动体检车相当于浓缩的职业病移动体检站 [1] - 单次标准化体检流程仅需20分钟 已为400多名员工提供检查服务 [1] - 重点针对噪声 粉尘等危害因素配置检测项目 包含肺功能 听力 血常规等全套检查 [1] 区域合作机制 - 余杭区卫生健康局与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1] - 建立职业病筛查 诊断 治疗 康复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1] - 组建驻企健康医管家团队和区级职业健康讲师团 提供定制化职业健康咨询和体检报告解读 [2] 服务覆盖范围 - 仁和街道作为工业发达区域 集中制造 纺织 化工企业 职业病健康管理需求较大 [1] - 体检车重点服务仁和街道 服务频次相对较高 [1] - 计划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 加强医企联动 提升公立医疗机构职业健康检查能力 [2]
以制度牵引完善职业健康保障
经济日报· 2025-06-02 06:28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发布 - 新版目录新增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两类职业病 [1] - 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与"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大类别 [1] - 目录调整精准回应制造业工人、医护人员、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的职业健康痛点 [1] 职业病防治现状与挑战 - 当前职业健康保障面临覆盖不足、认定复杂、配套滞后等问题 [1] - 部分职业病诊断标准不够明确具体,认定程序繁琐导致劳动者维权困难 [1] - 应针对新增职业病进一步明确诊断标准、治疗流程和认定程序 [1] 职业病防治改进方向 - 需定期开展职业健康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各类职业群体健康数据 [2] - 应及时发现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并进行科学评估 [2] - 应不断更新完善职业病目录以确保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2] 职业健康教育 - 劳动者对职业病认识不足且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2] - 用人单位应定期组织职业健康培训并普及防治知识 [2] - 劳动者需提高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鼠标手”纳入职业病目录是防治第一步
北京青年报· 2025-05-13 09:22
今年4月25日至5月1日是第23个全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要 求,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下称《目录》)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 碍"两个类别,将职业性腕管综合征、创伤后应激障碍纳入《目录》,直击制造业工人、医疗卫生人 员、消防救援人员等群体的职业健康"痛点"。 也应看到,职业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职业病的种 类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和完善职业病目录,确保防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 性。另一方面,职业病防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政府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用人单位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为劳动者提供安全、 健康的工作环境。同时,还应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用人单 位则应切实承担起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积极改善工作条件,为劳动者配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备, 减少重复性劳损。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危 害因素。劳动者自身也应提高健康意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强度,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电脑 ...
关注职业健康 提升应对技能
科技日报· 2025-04-29 09:12
职业病目录调整 -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8月1日起施行 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类别 [1] - 新增职业病种包括腕管综合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 前者因长期重复劳动导致肌肉骨骼损伤 后者因严重创伤事件引发心理行为症状 [3] -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诊断标准要求用人单位改进工艺技术 减少重复作业时间和负荷 [3] - 职业性创伤后应激障碍诊断标准要求用人单位配备心理干预设备和专业支持 [3] 职业健康防护措施 - 2024年组建3000多支技术团队进入6万多家中小微企业 指导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和治理 [1] - 遴选64项创新防护技术在矿山、冶金、化工和机械制造行业推广 提升防护效果 [2] - 17万多家企业已完成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改造设施设备使危害因素达标 [2] 心理健康促进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将考核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 - 职业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指南已印发 5月1日开通全国心理援助热线"12356" [4] - 焦虑抑郁是职业人群常见问题 建议通过绿色植物、香薰精油等正向感官刺激管理情绪 [4]
守护劳动者健康,多部门合力筑牢职业健康防线
新华社· 2025-04-28 21:04
职业健康防护体系建设 - 建成900家尘肺病康复站 实现尘肺病患者集中的乡镇全覆盖 [2] - 颁布660多项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技术标准 17万多家企业完成职业病危害专项治理 [2] - 2024年全国对50万个重点岗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对500万名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尘肺病筛查 [2] 职业病分类与防治措施 - 2024年修订《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新增2类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增至12类135种 [3] - 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防治建议包括改进工艺技术 减少重复作业 工间进行放松活动 [3] - 创伤后应激障碍防治重点人群为抢险救灾人员 需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培训及演练 [3] 工会与企业健康管理 - 全国高危行业企业签订劳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50.5万份 覆盖职工6448.18万人 [4] - 2021-2024年全国工会投入"送清凉"专项资金近60亿元 慰问职工近9000万人 [4] - 北京京港地铁引进全封闭通风系统 2024年开展职业健康培训2万余人次 [4] 新兴业态健康风险 - 快递 网约车等新业态从业人员需避免长时间工作或熬夜 注意劳逸结合 [5] - 职业人群常见心理问题为焦虑抑郁 可通过运动 倾诉等方式调节情绪 [5] - 全国心理援助热线"12356"为劳动者提供节假日心理咨询服务 [5]
国家卫健委:职业病目录新增两个类别 加强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
第一财经· 2025-04-28 20:27
职业病防治现状 - 尘肺病、噪声聋等传统职业病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小微企业职业健康保护基础亟需加强 [1] - 全国新发职业病病例数从2013年的26393例下降至2023年的12087例,降幅达54.2% [2] - 物理因素导致的职业病呈上升趋势,2017年数据比2008年增加102.39% [4] 职业病目录调整 - 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两个职业病类别,总数调整为12类135种 [2] - 新增腕管综合征,主要影响制造业生产流水线上从事重复作业的劳动者 [2] - 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于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2] 职业性腕管综合征 - 临床表现包括手腕部麻木、疼痛、前臂疼痛,严重时导致拇指功能障碍 [3] - 防控要求包括改进工艺技术、减少重复作业时间、加强健康检查和宣传教育 [3] 噪声聋防治 - 职业性噪声性耳聋新病例数逐年上升,2001-2019年呈增长趋势 [5] - 汽车行业工人高频噪声听力损失患病率为28.8% [5] - 中国疑似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为21.3%,其中30.2%与高频噪声有关 [5] - 全球16%的听力损失可能由工作场所噪声暴露导致 [4] 行业风险分布 - 矿山、机械制造业噪声超标问题突出,职业病风险较高 [1][4] - 交通运输、采矿业和制造业工人噪声性听力损失患病率达21.3% [5]
国家卫健委: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精神和行为障碍成为职业健康新挑战
快讯· 2025-04-28 15:28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及目录更新 - 全国第23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于4月25日至5月1日举行 主题为关爱劳动者职业健康 [1]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健康司副司长李军强调《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重要依据 [1] -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劳动者生理 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病和精神行为障碍成为新挑战 [1] 新版职业病目录调整内容 - 职业病目录新增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和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2个类别 与国际劳工组织及多数国家保持一致 [1] - 调整后我国法定职业病增至12类135种 新版目录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 [1] - 目录调整基于三方面考虑:突出重点病种 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保持连续性与可操作性 [1]
河南打造职业健康“新生态” 身心同护 健康共筑
河南日报· 2025-04-28 07:32
职业病防治实践与成效 - 河南省"十四五"职业病防治规划目标已基本实现,取得明显成效 [2] - 开展重点行业领域职业病危害集中整治行动,针对粉尘、化学毒物和噪声超标企业实施"一企一策"精准治理,纳入治理企业7700余家 [2] - 将牙科诊所、宠物医院等纳入放射性危害因素专项治理范围 [2] - 建成56家尘肺病康复站并实行星级化管理,建立省级尘肺病康复诊疗信息管理平台 [2] 技术支撑网络建设 - 构建省、市、县三级职业病技术支撑网络,延伸至乡镇街道 [3] - 现有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1家、市级10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308家实现县区全覆盖 [3] - 职业病诊断机构34家实现省辖市全覆盖,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63家,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41家 [3] - 建设运行河南省职业健康质量控制平台 [3] 新业态职业健康应对 - 针对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劳动者,2024年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惠及2.8万余人 [4] - 2022年以来调查新业态劳动者5600余人,快递外卖业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提高16.6% [4] - 推广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解决肌肉骨骼疾病,构建中医现代化心理预警体系 [4] 心理健康服务创新 - 自1990年起开展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研究防治工作 [5] - 在医学高校特设心理咨询专业,融入职业心理健康课程 [5] - 连续三年为煤炭企业管理者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5] - 各地创新服务模式:焦作开通心理热线,郑州开设专科门诊并开展筛查,新乡成功干预20余例心理危机,驻马店覆盖100余家企业1万名职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