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肥胖防控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重磅发力,减肥正式提上新高度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8 18:18
肥胖现状与趋势 - 中国25岁及以上超重和肥胖人数已达4.02亿,全球肥胖人口最多国家[5] - 2030年预测成年人与儿童超重肥胖率将分别达70.5%和31.8%[4] - 当前全国超重肥胖率已达50.7%,"三高"人群突破3亿[10] 健康与经济影响 - 肥胖与200余种疾病相关,占全部疾病负担70%以上[6] - 肥胖相关医疗支出每年超3000亿元,2030年或占医保总支出22%[10][11] - 肥胖群体劳动生产率比健康人群低10%-20%[11] 肥胖年轻化特征 - 2019年中小学生超重肥胖率较2010年上升9-11个百分点(小学生26.2%、初中生23.1%、高中生21.0%)[7] - 18-29岁人群年均肥胖增长率达7.4%(2013-2018年)[14] - 25-29岁"胖癌"发病率15.28%,远超60-64岁人群的1.55%[7] 成因分析 - 城镇化率从不足20%升至67%,第一产业GDP占比从30%降至15%[14] - 国人日均静坐时间8.8小时,睡眠时长从2013年8.8小时降至2024年6.7小时[14] - 金融从业者腰臀比超标率67%,程序员脂肪肝检出率81%[16] 国际应对措施 - 日本"全民瘦腰计划"要求男性腰围≤85cm、女性≤90cm,2020年肥胖率仅4%[23][24] - 英国2016年实施"糖税",西班牙2022年推出200项儿童减肥措施[23] - 哥伦比亚2023年征收超加工食品税[23] 政策干预效果 - 体重管理投入1元可节省3-5元医疗支出,肥胖率降10%可减数百亿医疗费用[22] - 2024年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4.4%),支出2.97万亿元(+5.5%)[20] - 日本75岁以上人均医疗费用96.5万日元,是75岁以下3.8倍[24]
“10人中竟有7人超重!”国家出手,全面吹响减肥号角
GLP1减重宝典· 2025-07-20 17:23
肥胖问题现状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率从2015年的42%飙升至2020年的50.7%,预计2030年将达到70.5% [4] - 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从2015年的16%上升到19%,预计2030年将达到31.8% [4] - 中国肥胖人口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增速是欧美的2-3倍 [5] - 北方省份肥胖率显著高于南方,河北肥胖率21.9%为全国最高,海南8.9%为最低 [7][9] 肥胖原因分析 - 一线城市超过一半外卖订单以高碳水、重油重辣和多肉食为主,北京高碳水订单占比20.3%,重油重辣17.0%,多肉食19.3% [5] - 国人每天平均静坐时间高达9小时,体力活动不足的人接近三分之一 [5] - 北方高热量饮食文化(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与南方清淡饮食(精致小炒、靓汤养生)形成鲜明对比 [9] - 经济发达地区肥胖率相对更低,与健康意识、饮食管理和健身资源相关 [9] 肥胖影响 - 肥胖与200多种疾病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14] - 2019年全国11.98%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高BMI,死亡人数54.95万 [14] - 预计2030年因超重和肥胖导致的医疗支出将达4180亿元,约占全国医疗总费用21.5% [18] 应对措施 - 国家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全面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3] - 在中小学校园推广"健康副校长"制度,社区设立营养门诊,食品行业推行"三减"标准 [21] - 河南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校园周边500米禁售高盐高糖高脂食品 [21] - 新疆要求2024-2026年成年人和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年均增幅总体下降10% [21] 行业动态 - 女性健身消费者占比达61.93%,较2021年大幅增长 [13] - 女性在万元以上健身及相关消费支出超过男性 [13]
2025全民营养周:揭示中国肥胖现状与防控要点(China Obesity Fact List)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GLP1减重宝典· 2025-05-30 16:26
中国肥胖疾病负担 - 2020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超重率34.3%,肥胖率16.4% [9] - 2021年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及肥胖率约30% [9] - 2021年全国25岁及以上超重肥胖人群达4.02亿,全球第一 [9] - 2019年成年男性超重率41.1%高于女性27.7%,男性肥胖率18.2%高于女性9.4% [9] - 2020年农村超重率36.9%首次超过城市35.3% [9] - 2023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升至57%,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 [9] - 预计2030年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将达70.5%,学龄儿童31.8%,学龄前儿童15.6% [9] 肥胖诊断标准 - 成年人BMI≥24为超重,≥28为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85cm属腹型肥胖 [10] - 6-18岁儿童青少年采用《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 [10] - 6岁以下儿童采用WHO身高别体重Z评分或BMIZ评分标准 [10] 肥胖健康危害 - 增加200多种疾病风险,90%肥胖者至少患1种并发症,60%患2种及以上 [12] - 超重者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体重2.5倍,肥胖者达3.3倍,腹型肥胖者高2.3倍 [12] - 肥胖者糖尿病风险是正常体重3倍,腹型肥胖者达10.3倍 [12] - 23%冠心病病例和11.98%心血管疾病死亡归因于超重肥胖 [12] - 儿童肥胖增加性早熟、胰岛素抵抗及成年心血管疾病风险 [12] 肥胖社会经济影响 - 预计2030年超重肥胖相关医疗费用达4180亿元,占全国医疗支出22% [14] - 肥胖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缺勤率上升,影响职业发展 [13][14] 肥胖危险因素 - 儿童主要风险:母亲孕前超重、母乳喂养不足、高糖饮料摄入、屏幕时间过长 [15] - 成人主要风险:高脂饮食、蔬果摄入不足、缺乏运动、睡眠不足 [15] 肥胖防控策略 - 每日能量摄入建议:男性18-29岁2150千卡,30-49岁2050千卡;女性1700千卡 [16] - 运动建议: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 [16] - 儿童青少年每日应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16] - 限制屏幕时间:学龄前儿童<1小时/天,学龄儿童<2小时/天 [16] 肥胖治疗方法 - 建议每月减重2-4公斤,每日减少300-500千卡能量摄入 [19] - 推荐每日60-9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5-7天 [19] - 国内已批准奥利司他、司美格鲁肽等药物辅助治疗 [19] - 重度肥胖可考虑袖状胃切除术或胃旁路手术 [19]
减肥竟成为国家大事!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GLP1减重宝典· 2025-05-23 15:14
肥胖问题现状与政策背景 - 北京朝阳医院肥胖专病门诊号源紧俏 每周仅开三次 最快预约需等待十天 [4] - 国家卫健委要求2025年6月底前实现国家及省级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 鼓励设立肥胖防治中心 [5] - 京东买药推出"减一斤体重奖励100元现金"活动 反映社会减重风潮兴起 [5] - 2022年全球每8人中就有1人患肥胖症 2019年约500万人因高BMI死于慢性病 [10] 肥胖成因与防控难点 - 男性肥胖主因是久坐和应酬 女性则与生育及心理问题相关 [9] - 生活方式干预效果难以维持 营养门诊六年数据显示体重反弹现象普遍 [7] - 食品工业营销力度远超健康科普 消费者形成"克制食欲不近人情"的观念 [20] - 英国1992年以来14项肥胖防控战略和689项政策未能遏制肥胖率上升 [12] - 中国1995-2010年慢性病干预措施未能跟上疾病蔓延速度 [12] 防控体系执行困境 - 社区卫生服务站慢性病管理面临居民配合度低的问题 科普讲座需发放礼品才能吸引参与 [13] - 英国肥胖政策因新自由主义理念影响而表述模糊 回避对个人生活的直接干预 [15] - 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缺乏明确的效果监督和问责机制 [20] 肥胖的社会经济影响 - 慢性病照护负担使贫困家庭陷入经济困境 影响子女教育和发展 [17] - 北京城六区养老院费用远超普通老人退休金 独生子女家庭面临沉重照护压力 [17] - 肥胖相关慢性病照护负担正成为必须应对的公共政策问题 [17] 政策转向与行业响应 - 国家卫健委将肥胖防控从"倡导"升级为"行动" 列为《健康中国2030》重要抓手 [18] - 贵州省人民医院计划开设"国家卫健委减重食谱窗口" 并与国企合作开展减肥训练营 [20] - 营养科联合普外科、内分泌科开展专项减重义诊 显示医疗系统内部资源整合趋势 [20]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在佛山召开
人民网· 2025-05-14 15:39
会议概况 - 第二届中国肥胖防控大会于5月10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主题为"共建健康体重,共享健康中国" [1] - 会议汇聚400多名现场参会者和3万多名线上参会者,涵盖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代表 [1] - 设置主会场和4个分会场,聚焦肥胖预防与控制的科学和实践问题 [2] 参会机构与专家 -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华预防医学会、广东省卫健委等机构高层领导出席开幕式 [2] - 中国疾控中心、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医院等机构专家分享肥胖防控最新研究进展 [3] -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专家介绍全球肥胖防控进展 [2] 会议内容 - 主会场议题包括健康体重管理行动解读、全球肥胖防控措施、糖尿病临床研究、广东省"体重管理年"实践 [2] - 分会场内容涵盖肥胖与代谢性疾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职业健康管理 [2] - 专家从基础代谢率、饮食干预策略、运动减重等多角度分享研究成果 [3] 成果发布 - 会议发布《职业人群健康生活方式促进行动倡议》和《2025体重管理洞察》白皮书 [3][8] - 会议为健康体重管理和慢病防控体系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 [8]
世界肥胖联盟呼吁——采取行动应对超重和肥胖问题
人民日报· 2025-05-12 06:21
全球肥胖趋势 - 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持续增加,2010年和2015年分别为16亿和20亿成年人,预计到2030年将影响近30亿成年人,约占全球18岁以上人口的一半 [1] - 美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是因超重和肥胖致残和致死人数最多的地区 [1] - 肥胖患者可能一生都需要进行医疗干预,给各国医疗系统带来压力 [1] 肥胖相关健康风险 - 肥胖是糖尿病、癌症、心脏病和中风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因素 [2] - 全球每年因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导致约400万人死亡,比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更多 [2] - 预计到2030年,93%的国家在应对肥胖问题时医疗资源不足 [2] 应对肥胖的政策措施 - 全球有2/3的国家没有实施或仅实施了一项应对肥胖的5项关键政策 [2] - 5项关键政策包括:对含糖饮料征税,对高糖高脂高盐食品征税,对健康食品提供补贴,限制向儿童促销不健康食品,通过税收和激励措施促进体育活动 [2] - 改变不健康饮食习惯和加强体育运动有助于降低肥胖率和减少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 [2] 国际社会行动 - 2024年9月将举行联合国大会第四次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高级别会议,审查应对肥胖进展并制定下一阶段措施 [3] - 当前是推进应对肥胖问题行动的关键时刻,优先采取行动是减少非传染性疾病全球影响的关键机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