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肿瘤创新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百济神州拟投1.63亿元超募资金加码药物临床试验研发 项目期限延至2026年底
新浪财经· 2025-11-12 19:28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调整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议案 拟使用剩余超募资金约1 63亿元增加对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的投入 [1] - 本次增加的资金将全部投向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中的临床前研究费用子项 [3] - 项目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将根据实施进度分阶段投入 [1][3] 募集资金历史使用概况 - 公司于2021年12月完成A股首次公开发行 募集资金净额为216 3015亿元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募集资金累计使用196 5094亿元 [2] - 药物临床试验研发项目原拟投入募集资金132 4594亿元 增加1 6315亿元后调整为134 0909亿元 项目总投资152 807亿元保持不变 [3] 研发战略与投入重点 - 公司表示持续加码研发是巩固技术优势的关键 拥有覆盖分子靶向药物 免疫肿瘤学疗法等领域的研发体系 [4] - 本次投入将重点用于临床前研究中的试剂 设备器材 场地租赁及人员支出等 以助力完善自主研发平台与体系 [4] - 百悦泽® 百泽安®等产品的成功商业化已验证公司的研发转化能力 [4]
百济神州(06160) - 海外监管公告
2025-08-29 18:53
业绩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未弥补亏损622.17亿元[5] - 2025年1 - 6月营业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03%[28] - 2025年半年度产品收入173.60亿元,上年同期119.08亿元[153] - 报告期内经调整营业利润32.24亿元,上年同期亏损5.92亿元[36] - 报告期内经调整净利润25.8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9.29亿元[36] -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20亿元,上年同期 - 52.02亿元[161] 用户数据 - 百悦泽®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超20万例患者接受治疗[86]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针对R/R MCL向美及全球监管部门递交索托克拉上市申请[41] - 未来18个月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管线迎超20项里程碑进展[44] - 预计2026年启动BGB - 43395两项乳腺癌三期临床试验[10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有望2025年下半年对百赫安用于HER2阳性胃食管腺癌一线治疗三期临床试验进行主要PFS数据读出[160] - BGB - 16673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头对头”对比试验[15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5年8月与Royalty Pharma达成协议,出售塔拉妥单抗中国以外全球销售额特许权使用费权利[49] 其他新策略 - 计划保留资金及盈利用于业务发展,预计一段时间内不现金分红[190]
百济神州(688235) - 美股公告:年度报告10-K表格
2025-02-27 20: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公司全球总收入约38亿美元,较上一年度增加约14亿美元,经营亏损较上一年度减少约6亿美元[17] - 百悦泽®2024年销售额达到26亿美元,在全球70多个市场获批[18] - 合作项目为公司带来15亿美元合作付款[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6亿美元[31] - 自2023年以来,公司当前产品组合和核心产品收入增长73%[31] 用户数据 - 百悦泽全球临床开发项目在超30个国家和地区超35项试验中入组超7100例患者,超180000例患者接受治疗[72] - 截至2024年12月,百泽安®临床试验入组超14,000例受试者,超4,700例来自中国以外地区[82] - 截至2024年12月,欧司珀利单抗开发项目已入组2,000多例患者[83] 未来展望 - 公司计划于2025年将控股公司迁址至瑞士[25] - 公司目前有超70个临床前项目,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多款候选药物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10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sonrotoclax临床项目已入组超过1800例患者[19] - BTK - CDAC相关试验已入组超过500例患者,计划于2025年启动针对匹妥布替尼的3期头对头试验[20] - 2024年公司将13款差异化新分子实体推进至临床[22] - 公司授权引进安进的Tarlatamab用于SCLC处于3期,Xaluritamig用于前列腺癌处于1期,商业化权利均为中国[68] - 公司授权引进Zymeworks的泽尼达妥单抗联合治疗GEA处于3期,单药治疗BTC处于2期,商业化权利为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68] - 公司授权引进SpringWorks的BGB - 32451用于实体瘤处于1期,商业化权利为亚洲以外地区和日本[68] - 公司授权引进辉瑞的SEA - CD70用于MDS、AML处于1期,商业化权利为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68] - 首项3期随机试验CELESTIAL - TN CLL于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入组,用于支持TN - CLL适应症注册的2期研究已开始入组[75] - BGB - 16673全球临床开发项目已有500多例患者接受治疗,获FDA快速通道认定[76] - 针对R/R CLL的潜在关键性2期扩展研究已开始,计划2025年初开展确证性3期研究[78] - BG - C137等多款在研药物正处于1期临床试验评估阶段[93][94][95][96][97][98][100][101][102][10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超过60个市场实现产品商业化[59] - 2024年7月公司启用美国新泽西州临床研发和生物药生产旗舰基地,占地42英亩,大分子生物药产能达8000升[106] - 苏州生产设施占地5.2万平方米,年产能约6亿粒片剂和胶囊,2024年初投入使用,预计2025年中开始商业化产品供应[107] - 广州生产基地面积约15.8万平方米,2024年三期工厂使总产能提升至64000升,增加生物药临床供应产能后总产能达65000升[108]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计划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政年度结束后120天内,递交14A规则代理投票委托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