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然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有新要求,相关规则进一步明确
第一财经· 2025-06-20 16:17
正在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省级整合优化成果。整合优化成果成熟一批、批 复一批。 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正在进一步调整,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目前各地已按照整合优化规则,陆续 公布新的整合优化名单。 2024年10月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公示了《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国家林草 局表示,目前该整合优化方案仍未获批,"不能作为生效依据"。 国家林草局同时表示,各省级林草主管部门可按拟报国务院的《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开展重 点项目前期工作。对确需占用自然保护地的重点项目,可按程序调整功能区或范围。对涉及国家级风景 名胜区的重点项目,由省级林草主管部门核准项目选址方案。 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全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对外发布后,由于为数不少的自然保 护地被列入撤销、合并名单,加之随之而来的管理机构、人员就业等变动,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6月6日,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发文要求进一步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该文件要 求,"对现有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进一步完善,形成省级整合优化成果""整合优化成果成熟一批、 批复一批""确保整合优化工作程序规范严谨、 ...
生态环境部:正编制国家公园等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
第一财经· 2025-05-30 13:59
国家公园与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标准 - 生态环境部正编制国家公园、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为首个行业标准,将提升监管水平 [1] - 两项国家标准《国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自然公园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估技术规范》公开征求意见 [1] - 标准依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和《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科学评估 [1] 评估制度与现有研究基础 - 总体方案要求引入第三方评估制度,评价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体系 [2] - 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针对保护地系统或具体自然保护地,但缺乏针对国家公园整体保护效果的定量指标体系 [2] - 现有自然保护地评估标准主要针对自然保护区,由原环保、林业、海洋等部门制定 [2] 国家公园评估内容与方法 - 国家公园评估涵盖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物种多样性、水环境质量、违法违规情况等8项内容,周期为5年一次 [3] - 违法违规情况包括新增问题及整改率,均为扣分项指标 [3] 自然公园评估内容与指标 - 自然公园评估聚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物种及自然遗迹,指标包括受保护生态系统面积、物种种群数量、遗迹完整程度 [3] - 评估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涉及自然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胁迫等5项内容 [3] 评估结果等级调整机制 - 出现特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或被中央环保督察通报未整改,评估结果直接调整为差 [4] - 发生较大/一般突发环境事件或被省级督察通报未整改,评估结果降一级 [4]
“未至之境”2025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启动仪式在广东举办
人民网· 2025-05-23 16:40
活动概述 - 2025中国野生生物影像年赛启动仪式在广东佛山举办 正值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 - 活动由《中国国家地理》主办 主题为"未至之境" 旨在用科技力量传递生命力量 [1][2] - 高通公司旗下骁龙品牌连续第六年成为年赛独家影像技术合作伙伴 [1][2] 活动规模与历史数据 - 年赛创办六年以来 已获得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关注 [2] - 累计收到157125部参赛作品和超过60000分钟自然影像素材 [2] 技术合作与创新方向 - 骁龙将AI赋能移动影像技术应用于"未至之境"系列自然纪实影片 [2] - 合作项目包括珠峰秘境探索和海洋生物拍摄 展示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形态 [2] - 技术目标包括支持专业摄影师极限拍摄 同时降低普通用户参与门槛 [2] 传播渠道升级 - 线上与抖音平台战略合作 发起主题挑战赛并展映历届获奖作品 [2] - 线下与"遇见博物馆"合作 在五座城市开展巡展 [2] - 粤港澳大湾区特别展览将于5月28日至8月25日在佛山举行 [2] 行业影响 - 活动推动移动影像技术在自然保护领域的应用创新 [2] - 通过技术赋能 拓展公众对生态保护的认知边界 [2] - 平台化运作模式助力实现"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行业愿景 [2]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绘就“人虎安澜”幸福景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5-21 14:59
中国自然资源报 在线投稿 https://www.iziran.net 美能猫保护研究中心2018级熊猫宝宝集体 解锁"熊丁兴旺"的密码 王永跃 苏亚玲 5月18日,我国旅居马来西亚 10年的"福 娃""凤仪"回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 这个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大熊猫保 护研究机构,长期致力于珍稀物种、旗舰物种和 明星物种大熊猫的保护工作,为我国大熊猫保 护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技的进步,大熊猫的健康能得到更全面的 障。"大熊猫疾控专家说。 保障大熊猫健康是熊猫中心的重要工 近年来,熊猫中心全面推广大熊猫饲养标准 管理,从环境、营养、饲养方式上不断提高大 猫福利。此外,熊猫中心还通过开展大熊猫 息地调查监测、野外生态研究、救助病俄残理 大熊猫等方式,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和野生大 猫。同时,熊猫中心还开展了巴贝斯虫流行 人工繁育,保存大熊猫珍贵种源 大熊猫数量稀少,一度濒临灭绝。为保存 这从800多万年前走来的、我国独有的物种种 源,熊猫中心肩负使命,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研 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经历外国 专家撤走、科学研究屡屡失败等重重考验,熊猫 中心率先攻克了大熊猫繁育领域"发情难、配种 ...
时隔百余年 海南发现壁虎属新物种
新华网· 2025-05-15 15:58
据了解,海南此前分布有中国壁虎、蹼趾壁虎和海南壁虎。其中,海南壁虎于1923年由国外人员首次在海南发现和命名。自然保护地壁虎则是该 地区百余年来发现并命名的第二个壁虎属物种。 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 周润邦认为,自然保护地壁虎的发现,丰富了海南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完善了壁虎属物种谱系和进化研究,也印证了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 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良好成效。 2024年12月8日,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的自然保护地壁虎。(周润邦 摄) 新华社海口5月15日电(记者陈凯姿)经反复核实论证,海南省林业局15日确认,时隔百余年,海南再次发现一个壁虎属新物种——自然保护地壁 虎。这也是首个由我国人员在海南本土发现并命名的壁虎属物种。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期刊《动物分类杂志》上发表。 2024年10月,海南林业工作者周润邦和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陈凯峥等人员,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片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 一种绿色壁虎。此后,通过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差异和形态比较,科研人员确认其与已知壁虎属物种存在明显的遗传和形态差异,为新的壁虎属 物种。因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