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出行
搜索文档
“十一”假期自驾出行人次近19亿,多地多措保障加油充电需求
第一财经· 2025-09-30 23:01
出行总量与结构 - 今年“十一”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达18.7亿人次,占出行总量约八成 [1] - 假期出行高峰预计出现在首末两端,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超3.4亿人次,10月7日和8日将出现第二个高峰 [3] 自驾出行市场动态 - 租车市场呈现“大交通+落地租”的主流模式,3天以上中长租预订单占比达58%,超60%订单覆盖9月30日至10月2日 [1] - 北京、成都、广州、深圳、乌鲁木齐为租车需求最高城市,川西、滇西、青甘等环线旅游持续火爆 [1] - 假期前国内成品油价维持较低水平,全国大多数地区92号汽油零售价在7.2元-7.3元/升,降低了车主自驾出行成本 [1] 新能源汽车出行趋势 - 假期期间新能源汽车日均流量约1250万辆,占日均总流量近20%,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30% [3] - 受新能源汽车出行量增长影响,全国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将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3] - 外出充电高峰集中在9月30日22时至24时以及10月1日10时至19时,返程充电高峰预计在10月6日、7日的10时至21时 [3] 充电基础设施与服务保障 - 交通运输部门对全国最繁忙充电服务区采取“一区一策”以提升充电服务保障能力 [4] - 国家电网在9月29日至10月8日期间探索通过充电至80%-90%赠送优惠券的方式,引导用户缩短充电时间并分流至城市充电站 [4] - 行业正加大力度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计划到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并对节假日利用率超40%的设施实施改造 [4]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超23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09-29 04:18
出行总量预测 - 中秋国庆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1] - 预计日均流动量约2.95亿人次 [1] - 日均流动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 [1] 出行方式结构 - 自驾出行是公众主要出行方式 [1] - 预计假期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 [1] - 自驾出行量占出行总量约八成 [1] 旅游出行趋势 - 国内和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 [1] - 上海、成都、北京、广州、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热门城市旅游热度预计将突破去年高位 [1]
交通运输部:预计中秋国庆8天假期人员流动量23.6亿人次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12:00
假期人员流动总量 - 预计中秋国庆8天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到23.6亿人次,日均约2.95亿人次 [1] - 预计人员流动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左右 [1] 假期出行主要特点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达18.7亿人次,占总出行量约八成 [2] - 假期首末将出现高峰,首个高峰预计在10月1日,单日客流量可能超3.4亿人次,第二个高峰预计在10月7日和8日 [2] - 中长距离出行将显著增加,尤其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重点城市群的高速公路和景区道路 [2] - 国内国际旅游出行势头强劲,上海、成都、北京、广州、西安、杭州、南京、重庆等热门城市旅游热度预计超去年高位,赴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的出境游人数将大幅增加 [2] 高速公路交通与新能源车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可能突破日均7000万辆 [2] - 高峰时段新能源车流量可能达到1400万辆 [2] 假期货运情况 - 预计假期日均货车流量在550万-580万辆,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3] - 假期货运量较平日可能下降30%左右 [3] - 能源、粮食、矿石、民生等重点物资需求稳定,铁路、港口、航空货物运输整体波动不大 [3]
交通运输部:中秋国庆假期 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将超23亿人次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10:16
出行总量 - 中秋国庆假期跨区域全社会人员流动量预计达23.6亿人次 [1] - 日均流动量约2.95亿人次 [1] - 日均流动量较去年假期增长3.2% [1] 出行方式结构 - 自驾出行是主要方式,预计假期自驾出行将达18.7亿人次 [1] - 自驾出行占出行总量近八成 [1] 高速公路车流量 - 高峰时段高速公路车流量预计达7000万辆 [1] - 其中新能源车流量预计达1400万辆 [1]
自驾成为跨区域出行主流
快讯· 2025-07-21 10:27
出行方式结构变化 - 自驾已成为跨区域出行的主流方式 [1] - 平均每日自驾出行人次达到1.3亿 [1] - 自驾出行量占跨区域人员流动总量的比例超过70% [1]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全国约90%的县级行政中心可在30分钟内驶入高速公路 [1]
“五一”假期自驾出行火热,旅游公路热度持续攀升
第一财经· 2025-05-03 10:40
旅游出行热度 - 今年"五一"假期旅行热度或将达到2023年以来峰值 [1] - 5月1日浙江省高速公路出口总流量525.48万辆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10.56% [1] - 5月2日全国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出行量预计23330万人次,同比增长2.0% [1] - 全国高速小客车日均流量约5580万辆,占客车比例99%,较2024年同期明显增长 [1] - 假期出行呈现省内短途与跨省中长途交织特点,跨省出行较清明节假期明显增加 [1] 旅游公路发展 - 旅游公路成为推动自驾出行和旅游消费增长的重要抓手 [2] - 杭州、西安、青岛等传统热门城市周边旅游公路热度高,贵州、云南、新疆等远途省份旅游公路异军突起 [2] - 浙江翁金线旅游公路举办盐官古城音乐季,包含五大系列活动、三十多场演出 [2] - 江苏环太湖公路沿线举办书法展、帆船锦标赛等系列活动 [2] - 安徽广德市东亭乡举办马术盛宴,宁沪高速阳澄湖服务区推出非遗集市活动 [2] 新兴旅游项目 - S21阿乌高速旅游公路新增克拉美丽沙漠公园,涵盖一站式休闲娱乐项目 [5] - 贵州坝陵河桥梁博物馆推出"桥上观光+景区"特色套餐,形成消费闭环 [5] - 湖北丹江口环库旅游公路全线覆盖"一部手机游丹江"小程序,提供全方位服务 [5] 交通管理措施 - 江苏、浙江交警部门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时监测路况,发布信息引导出行 [5] - 江苏润扬大桥采用"地+空"立体管控模式,实时监测异常事件 [5] - 上海交通运输部门对24个易拥堵点位、8个易拥堵收费站采取"一路一方案"措施 [6] - 江苏推出全国首个高速"移动充电航母",单枪充电效率最高达120千瓦 [6] - 安徽利用"皖美高速大脑"平台动态监测全路网信息,及时调度干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