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产业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黑龙江省出台17条政策助推航空航天产业协同发展
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 - 该省出台17条政策措施聚焦航空装备"整机+配套"协同发展、航天产业研发制造服务一体化等5个方向,旨在打造航空航天领域新增长点并扩增产品谱系 [1] - 政策重点包括促进市场主体量质齐升、支持创新应用场景拓展,以持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1] - 该省将航空航天产业列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推进"整机+配套+服务"一体化发展,加速民用化和商业化转型 [2] 产业基础与竞争优势 - 该省是国内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较早区域,已形成涵盖整机研制、核心部件、关键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1] - 产业链拥有中航工业哈飞、广联航空等整机企业及中国航发东安为代表的50余家配套企业 [1] - 产品覆盖AC312系列直升机、Y12系列涡桨通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精密传动系统等,成为国内最大民用直升机制造基地和航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 [1] 发展方向与战略布局 - 产业重点发展面向民用领域和商业化应用的航空航天系列产品 [2] - 以扩大消费需求为牵引,强化综合服务能力保障,加快打造航空航天产业大省强省 [2] - 依托雄厚的研发能力、技术人才储备及丰富应用场景,推动固定翼/旋翼无人机等产品发展 [1]
黑龙江:支持航空装备整机做强做优做大
快讯· 2025-07-03 19:36
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政策 - 黑龙江省出台《黑龙江省支持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支持航空装备整机产业做强做优做大 [1] - 政策鼓励航空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或项目引进方式加速整机产品适航取证和市场开拓 [1] - 对取得航空器整机型号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按取证产品年度销售收入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型号最高奖励1000万元 [1] - 对取得航空发动机整机型号合格证或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单个型号最高奖励500万元 [1] 航空装备产业激励措施 - 政策明确以型号取证为奖励节点,航空器整机奖励金额是航空发动机的2倍(1000万元 vs 500万元) [1] - 奖励机制直接与产品商业化挂钩,采用"销售收入50%"的动态计算方式而非固定补贴 [1] - 该政策将显著降低航空装备制造企业的前期研发和市场开拓成本 [1]
星际荣耀董事长:成都“造火箭”项目下月开工,多家合作伙伴将落户川渝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20
公司动态 - 星际荣耀在四川实现"德阳-绵阳-成都"三地协同布局 [1] - 公司落地成都项目总投资超30亿元 预计下月开工 达产后将具备年产20发双曲线三号火箭的总装试验能力 [2] - 双曲线三号火箭总装总测将在成都进行 项目预计7月开工 明年上半年封顶 [5] 产品进展 - 双曲线三号火箭是对标SpaceX猎鹰9的产品 将为我国巨型低轨互联网星座提供组网发射服务 [4] - 目前正在绵阳开展推进剂和组装试验 很快进行发动机试车 [4] - 预计2025年底完成首次"入轨+海上回收"飞行试验 2026年6月完成复用飞行试验 [4] 行业环境 - 成都市发布商业航天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四川省发布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8] - 四川航空航天产业基础良好 供应链完备 项目推进效率高 [8] - 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将聚焦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 发布总规模600亿元的链主基金行动计划 [6] 合作发展 - 星际荣耀作为链主企业 将带动多家产业链合作伙伴落户川渝 [1] - 公司期待通过招商大会与更多产业上下游建立密切联系 推进协同合作 [6]
航天工程(603698.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3386.09万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163.97%
新浪财经· 2025-05-01 10:0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8.47亿元,在已披露同业中排名第33,同比增加6.10亿元,涨幅256.78% [1] - 归母净利润为3386.09万元,同业排名第51,同比增加2103.33万元,涨幅163.97% [1]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497.28万元,同业排名第50,同比增加3.95亿元 [1] - 摊薄每股收益0.06元,同业排名第90,同比增加0.04元,涨幅200.00% [4] 资产负债与盈利能力 - 最新资产负债率41.57%,较上季度下降0.15个百分点 [3] - 最新毛利率18.41%,ROE为0.99%,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 [4] - 总资产周转率0.10次,同业排名第82,同比增加0.06次,涨幅125.80% [4] - 存货周转率2.71次,同业排名第2,同比增加2.21次,涨幅446.32% [4]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37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4.06亿股,占总股本75.75% [4] - 第一大股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持股45.98%,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合计持股26.21% [4] - 第六至第十大股东均为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3.5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