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空票价市场化
icon
搜索文档
中银晨会聚焦-20251030
中银国际· 2025-10-30 09:14
核心观点 - 报告重点关注中国东航,认为其作为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公司之一,坐拥京沪“两市四场”双核心枢纽,拥有中国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宽体机队 [3][6] - 航空行业面临飞机供给增速放缓、出行需求受旅游市场升温拉动、以及航空煤油价格同比下降等关键因素影响 [3][6][9] 10月金股组合 - 报告列出了10月金股组合,包括南方航空、中远海特、桐昆股份、雅克科技、宁德时代、岭南控股、晶合集成、深南电路、歌尔股份、捷顺科技等十只股票 [2] 市场与行业表现 - 主要市场指数普遍上涨,其中创业板指涨幅最大,达2.93% [4] -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电力设备行业表现最佳,上涨4.79%,而有色金属和非银金融行业分别上涨4.28%和2.08% [5] - 银行行业表现最差,下跌1.98% [5] 中国东航公司分析 - 公司是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公司之一,成立于1988年,是首家在港、纽、沪三地上市的中国民航公司 [7] - 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客运服务,常态下客运业务占总营收超九成,2024年占比为92% [7] - 2024年公司营收达1321.20亿元,同比增长16.11%,销售毛利率为4.26% [7]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7] - 剔除疫情影响,公司运力投放总体呈增长趋势,且RPK(收入客公里)位于国内前列 [7] 航空行业分析 - 中国商业航空市场以国航、东航、南航为龙头,2024年三大航运输总周转量比重合计达62.64% [8] - 2024年国内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86%,创历史新高 [8] - 2024年货邮运输量达898.30万吨,同比增长22.15% [8] - 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8] - 近20年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民航客票价格逐步市场化,运价全面市场化已成为大趋势 [8] 行业关键驱动因素 - 飞机供给:中国民用机队规模增速呈“下台阶式”趋势,且受全球供应链扰动影响,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 [3][6][9] - 出行需求:国内人均乘机次数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提升空间,人均GDP稳定上升及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将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9] - 成本因素:油价和汇率是影响航司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2025年前9月航空煤油均价为85.85美元/桶,较去年同期下降11.93%,有利于降低公司成本 [9]
中国东航(600115):建设现代化年轻机队,坐拥京沪“两市四场”双核心枢纽
中银国际· 2025-10-29 15:3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首次覆盖中国东航,给予“增持”评级,原评级为未有评级 [1] - 报告核心观点认为,中国东航作为中国三大国有骨干航空公司之一,坐拥京沪“两市四场”双核心枢纽,拥有中国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宽体机队 [1][4] - 行业层面,中国民用机队规模增速呈“下台阶式”趋势,且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供给受限;同时,旅游市场升温及人均GDP增长将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1][4][9] - 成本端,2025年前9月航空煤油均价为85.85美元/桶,较去年同期下降11.93%,有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9] 公司概况与竞争优势 - 中国东航成立于1988年6月25日,是首家在港、纽、沪三地上市的民航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东航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 [17][18] - 公司以上海、北京为核心枢纽,以昆明、西安为区域枢纽,航线网络可通达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个目的地 [18][19][22] - 截至2025年半年报,公司运营由816架飞机组成的现代化年轻机队,拥有中国规模最大、商业和技术模式领先的互联网宽体机队,并成功实现C919国产大飞机商业运营 [23] - 公司主营业务为航空客货运输,常态下客运业务占比超九成,2024年客运收入占比达92% [24][3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运营数据:2024年公司ASK(可用座公里)为2969.09亿客公里,同比增长21.20%;RPK(旅客周转量)为2458.94亿客公里,同比增长34.89%;客座率为82.76% [28][33][34] - 财务数据: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1321.20亿元人民币,创近十年新高,同比增长16.11%;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668.22亿元,同比增长4.09% [38][45] - 盈利能力:公司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仍为亏损,分别为-81.90亿元和-42.26亿元,但实现减亏;2025年上半年亏损14.31亿元 [46][47][48] - 现金流: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达373.14亿元人民币,已突破疫情前峰值(2019年为289.72亿元) [48][52] 行业分析与发展趋势 - 市场格局:2024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运输总周转量比重合计达62.64%,市场集中度高 [55] - 行业规模:2024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86%;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9][65][66] - 票价市场化:近20年票价改革持续推进,民航客票价格逐步市场化,2020年末放开3家以上航企参与运营的国内航线运价 [9][75][76] - 供给约束:疫情后中国民用飞机机队增速呈现“下台阶式”趋势,2010-2019年均增速为10.44%,2020-2024年均增速降至2.85% [80][81] 关键驱动因素与预测 - 需求驱动:中国人均GDP稳定上升,2024年人均乘机次数为0.47次,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将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9][98][99] - 国际航线恢复:2025年1-9月,中国东航国际ASK累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3.44%,国际旅客运输量累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6.93% [88][95][121][122] - 盈利预测: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31.82亿元、1521.07亿元、1594.99亿元,同比增长8.4%、6.2%、4.9% [6][8] - 净利润预测:报告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05亿元、45.28亿元、70.5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并持续增长 [6][8]
南方航空(600029):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营收居三大航之首
中银国际· 2025-08-22 19:3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南方航空"增持"评级 [1][3][5] - 目标市场价格为人民币5.76元 [1] - 板块评级为"强于大市" [1] 核心观点 - 南方航空机队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载客量在国内航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1][3] - 中国民用机队规模增速呈"下台阶式"趋势 主要飞机制造商订单交付能力下降 [1][3][8] - 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拉动航空出行需求 2024年国内旅客运输量达7.3亿人次同比增长17.86% [1][3][8] - 2025年前6个月航空煤油均价85.67美元/桶 较去年同期下降14.8% 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 [3][8] - 公司坐拥北京广州双核心枢纽 2022年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时刻份额突破50% [3][8] 公司概况 - 南方航空是中国机队规模领先的航空运输服务商 航线数量、航班频率、市场份额均居国内航司首位 [3][8] - 旅客运输量连续44年居国内各航空公司之首 是国内首个运输量过亿的航空公司 [3][8] - 控股股东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9% 实际控制人为国资委 [3][17] - 2024年营收1742.24亿元同比增长8.94% 创近十年新高 [8][39] - 2024年客座率84.25% 近10年每收费客公里收益保持在0.5元左右 [8][2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853.97/1968.16/2077.56亿元 同比增长6.4%/6.2%/5.6%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6.93/66.85/92.55亿元 [5][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20/0.37/0.51元/股 [5] - 预计2025-2027年PB分别为2.7/2.3/1.9倍 [5][6] 行业分析 - 2024年三大航运输总周转量比重达62.64% 行业集中度高 [8][49] - 近15年航空旅客运输量增长172.8% 2024年货邮运输量898.30万吨同比增长22.15% [8][60] - 民航客票价格逐步市场化 2020年末放开3家以上航企运营的国内航线运价 [8][69] - 2024年国内人均乘机次数0.47次 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8][88] - 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56.2亿人次同比增长14.80% 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 [8][88] 关键驱动因素 - 飞机供给受全球供应链扰动 2016-2019年波音空客年均交付674和767架次 2020-2024年降至371和668架次 [8][73] - 2025年1-5月主要航司国内ASK较2019年同期增长11.43%-143.84% 国际ASK恢复率84.00%-283.47% [8][80][83] - 油价和汇率是影响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每变动1%影响南航净利润2.89亿元 [8][115] - 2024年航空煤油均价95.20美元/桶同比下降9.06% 2025年前6个月进一步降至85.67美元/桶 [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