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裙带资本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SPAC重燃热潮:特朗普与MAGA资本再点燃华尔街投机热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21:41
随着市场涌入大量SPAC,许多SPAC开始与资质欠佳的公司合并,同时宣称营收将实现高达300倍的增 长;这一现象引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打击,投资者也以亏损为由起诉SPAC发起人。 特朗普政府领导下的SEC放松了相关限制,而MAGA阵营的人物迅速抓住了这一机会。卢特尼克主导的 一只SPAC正计划与"二十一资本"(Twenty One Capital)合并——这家比特币公司与软银集团(SoftBank Group)和泰达控股(Tether Holdings)存在关联。卢特尼克旗下六只SPAC中的另一只,正与一家名 为"BSTR"(全称"比特币标准金库公司",Bitcoin Standard Treasury Co.)的机构合并,以投资比特币代 币。 帕里哈皮蒂亚则为"美国卓越收购公司A"(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cquisition Corp. A)募集了3亿美元, 该SPAC计划收购一家涉足特朗普青睐领域(如去中心化金融、人工智能)的公司。其股价在上市最初几 周上涨13%,成为尚未宣布合并交易却表现最佳的SPAC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7日,今年已提交IPO申请或完成 ...
“印度奇迹”背后:权力寻租与裙带资本
虎嗅· 2025-10-09 19:05
印度经济增长与结构 - 自1991年经济自由化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实现显著增长,特别是在2004年至2014年的“黄金十年”期间,年均增长率超过8% [1] - 从1990年到2013年,印度全社会基尼系数从45上升到51,1%的顶层阶级拥有印度58%的财富 [14] - 印度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而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导致“无就业增长”的悖论,未能有效吸纳每年新增的上千万年轻劳动力 [14] 信实集团业务与发展 - 信实集团是印度首屈一指的私人联合企业,业务范围包括石油化工、电信服务、媒体等领域,2023年以1095亿美元营收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88位 [4] - 集团创始人德鲁拜·安巴尼在管制经济时代通过高效获取稀缺工业许可证、进口许可和优惠贷款完成资本积累,其子穆克什·安巴尼接管后将业务推向新高度 [7][9] - 信实工业旗下电信公司Jio在2015年进军电信业,通过收购小公司获得牌照,并凭借母公司雄厚财力提供数月近乎免费的4G服务,迅速占领超过1亿用户市场 [10][11] 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 - 印度企业利润很大程度上并非来自技术创新或提升生产效率,而是来自对政府政策、特许经营权、自然资源等“租金”的攫取 [8] - 电信监管部门在信实获得牌照后修改规则允许开展网络电话业务,为Jio商业模式扫清障碍,其成功被视作政商勾结导致金钱交易的胜利 [10][11] - 2008年印度政府电信牌照招标中,政商勾结的黑箱操作导致政府损失260亿美元资金,相关官员及公司高管入狱 [16][17] 富豪家族与商业模式 - 印度超级富豪家族的崛起与从封闭管制走向开放的转型过程紧密交织,其财富建立在债务和垄断之上,而非坚实的创新和效率基础 [7][12] - 除安巴尼家族外,流亡英国的酒业与航空大亨维贾伊·马尔雅通过游说政府设置高关税壁垒和保护性政策建立商业帝国,后因资金链断裂欠债出逃 [11][12] -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福布斯亿万富豪排行榜上只有2名印度人,到2010年增至49人,人均财富均超过10亿美元 [13]
亿万富豪格里芬抨击特朗普大搞企业裙带关系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6 08:21
核心观点 - 对冲基金Citadel创办人格里芬批评特朗普政府实行裙带资本主义 偏袒大型企业和关系密切公司 认为挑选赢家的做法不应发生在美国[2] - 格里芬指出政府与大企业达成协议规避关税政策全面实施 此类协议实质上是反美行为[2] - 格里芬称若美国继续推行关税政策 企业排队争取关税豁免的行为令人作呕[2] 企业行为动态 - 美国企业正争相与白宫达成协议以避免自身受到损害[2] - 包括苹果和英伟达在内的多家大企业最近数月宣布重大本土投资计划 外界认为是为博取特朗普政府欢心[2] 政策影响 - 政府参与挑选赢家和输家会导致所有人都成为输家[2] - 特朗普政府通过与大企业达成特殊协议来规避关税政策的全面实施[2]
亿万富豪格里芬抨击特朗普大搞企业裙带关系
第一财经· 2025-09-26 08:10
特朗普政府政策批评 - 对冲基金Citadel创办人格里芬抨击特朗普政府实行裙带资本主义 偏袒大型企业和关系密切公司 认为挑选赢家做法不应发生在美国[3] - 格里芬指出政府与大企业达成协议规避关税全面实施 此类协议实质上是反美行为[3] - 格里芬称政府参与挑选赢家和输家会导致所有人都输的结局[3] 企业应对策略 - 美国企业正争相与白宫达成协议以避免自身受到政策损害[4] - 包括苹果和英伟达在内的多家大企业最近数月宣布重大本土投资计划 外界认为是为博得特朗普政府欢心[4] - 格里芬批评众多企业在白宫门外排队争辩免除进口关税的行为令人作呕[4]
从世界首富到财富缩水95%:堤义明的资本悖论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18
公司发展历程 - 1987年堤义明以200亿美元现金资产登顶《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并连续七年霸榜[2] - 1964年堤康次郎将核心资产(铁路、酒店、土地)交予堤义明继承[3] - 80年代西武集团年均营收增长率达18% 旗下酒店数量从20家增至80家[4] - 1990年财富峰值约200亿美元 2000年缩水75%至50亿美元 2004年降至30亿美元[6] - 2016年财富仅剩巅峰时期的5% 与西武公司以2.23亿美元和解财务欺诈诉讼[7] 资产规模与结构 - 巅峰时期掌控土地面积相当于日本国土的1/6(《日本经济新闻》1989年数据)[3] - 将90%以上资产集中于房地产和铁路(西武集团1991年财报)[4] - 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地价暴跌60% 导致资产负债表恶化[4] 公司治理模式 - 连续七年不开董事会 所有决策由个人独断[4] - 拒绝稀释股权的融资行为 1990年拒绝金融厅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要求[4] - 2004年将西武铁路实际持股比例从64%谎报为43% 通过假名账户隐藏股份[6] - 2005年因内幕交易、伪造会计记录被逮捕 两名高管自杀身亡[6] 商业扩张策略 - 采用"政商共生"模式获取政策红利 横跨实业与地产[3] - 泡沫经济期间延续土地囤积策略 日本地价年涨幅达20%[3] - 快速多元化拓展滑雪场、棒球队等业务[4] 行业经济环境 - 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期间土地估值水涨船高[3] - 1990-2000年日本经历"失去的十年" 泡沫经济显现破坏力[5] - 经济周期使脱离价值支撑的财富出现均值回归[7]
国际观察丨马斯克的黯然退场——起底美国制度性腐败
新华社· 2025-05-29 22:29
马斯克离职与政府效率部改革 - 马斯克宣布离职美国政府效率部,称联邦机构官僚程度远超预期,改善华盛顿状况是艰苦战斗[1] - 马斯克在任期间帮助特朗普大幅削减联邦经费和裁员,触及利益集团利益[1] - 特朗普任命马斯克为政府高官,同时为特斯拉站台,存在利益输送嫌疑[1] 对外援助领域的腐败问题 - 特朗普政府计划削减对外援助机构预算,重点针对美国国际开发署等机构[2] - 美国国际开发署年度预算超400亿美元,但援助资金仅有不到10%真正抵达受援地区[3] - 外援资金通过多层级分包合同被截留,形成"幻影援助"现象[3] 联邦政府部门财务问题 - 美国社会保障署被指控存在欺诈,每年向身份不明者发放超1000亿美元福利金[4] - 美联储总部翻修工程开支达25亿美元,被质疑资金使用合理性[4] - 美国防部是唯一从未通过财务审计的联邦部门,已发现8000万美元浪费资金[4] 马斯克的利益冲突 - 马斯克旗下公司与17个联邦机构签订100个合同,存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身份冲突[5] - 马斯克为特朗普竞选捐款近3亿美元,随后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5] - 特朗普政府可能通过监管松绑等方式回馈马斯克,如减少对特斯拉的监管障碍[6] 政商关系与制度性腐败 - 美国历史上存在"政治分肥"制度,获胜政党用官职奖励金主和支持者[8] - "旋转门"机制盛行,官员与商界人物频繁转换身份谋取利益[8] - 国会议员利用立法权谋私,如佩洛西家族股票市值一年增长71%[9] 公众认知与制度本质 - 民调显示70%美国人认为腐败是政府主要问题,三分之二不认为政府效率部能解决[9] - 美国政治制度本质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资本主义制度,腐败具有系统性[10] - 恩格斯曾指出美国政治家将政治变成生意,表面服务国民实际掠夺国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