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均值回归定律
icon
搜索文档
适度逆向 在重复坚持中得超额
中证网· 2025-09-02 14:09
今年以来,A股市场拾级而上,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亦显著提升,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规模止跌回升。天 相投顾数据显示,权益市场回暖背景下,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公募基金管理规模达34.05万亿元,相 比一季度末增长2.24万亿元,增幅达7%。主动权益管理规模企稳回升,背后的核心驱动力在于主动管 理创造超额收益的能力回归。 潮水涨落之际,可持续的阿尔法显得愈发珍贵。截至今年二季度,作为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东方红资产 管理的周云的业绩可谓稳扎稳打,以其代表产品东方红新动力混合A为例,自基金成立(2014-01-28) 至今年二季度末,基金累计净值增长率为412.39%,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68.13%,表现非常优秀。 能够在巨大的市场波动里持续跑出超额,周云的投资方法和理念自有其独特之处。长盈之下,其中最关 键的点就在于:适度逆向。 在周云看来,逆向投资容易有价值陷阱,因为我们很难避免用过去的经验去线性外推,很容易刻舟求 剑。实际上,所有的价值投资,都是在更大的趋势中做逆向,如果趋势没有破坏,历史上每次逆向,都 是很好的买点,但最后一次可能就是价值陷阱。所以,在大脑中要有一根弦——时刻关注大趋势到底有 没有改变。 在201 ...
从世界首富到财富缩水95%:堤义明的资本悖论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18
泡沫破裂后的资本异化 1987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次将一位亚洲面孔推至榜首——堤义明以200亿美元现金资产登顶,此后连续七年霸榜。彼时他掌控的西武集团坐拥日本 六分之一土地,铁路、酒店、滑雪场构筑起庞大商业帝国。但2016年,这位曾经的世界首富财富较巅峰时缩水95%,从商业神坛跌落至财务欺诈被告席。堤 义明的兴衰史,堪称一堂关于资本逻辑与人性执念的经典案例课。 裙带资本主义的红利与陷阱 堤义明的崛起始于父亲堤康次郎打造的"政商共生"模式。20世纪20年代,这位农民之子通过收购土地、铁路积累原始资本,更以议员身份游走于权力场,为 西武集团攫取政策红利。到60年代,西武已成为横跨实业与地产的巨无霸,这种"商业+政治"的双重基因,为堤义明后来的扩张埋下伏笔。 1964年,堤康次郎临终前的继承安排颇具深意——跳过长子堤清二,将核心资产(铁路、酒店、土地)交予私生子堤义明。这一看似反常的决策,实则暗含 对资本控制权的精准判断:堤义明身上的"果敢与冷酷",恰是维系家族式资本集权的必要特质。这种决策模式本身就违背现代公司治理原则,却在特定时代 背景下催生了商业奇迹。 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期间,堤义明将"土地崇拜"发挥 ...
美联储迷雾中,A股暗藏玄机,大资金已行动
搜狐财经· 2025-07-31 21:54
美联储政策与经济数据矛盾 - 美国失业率4.1%看似健康但新增就业远低于历史水平[1] - AI投资火热但服务业消费连续下滑[1] - 美联储决策面临遏制衰退与误判通胀的两难困境[1][13] 市场消息面与价格关系 - 消息面对股价作用并非引导而是强化趋势[7] - 中东冲突等事件常被大资金用作调仓借口而非真正诱因[4] - 散户错误将消息面归为价格变动主要原因导致误判[4][7] 机构交易行为特征 - 机构回补行为是震仓典型手法如神州细胞案例[11] - 缺乏机构参与的反弹难以持续如华东医药表现[11] - 量化数据可识别机构真实意图与资金动向[11][16] 市场运行机制理论 - 反身性理论导致股价与消息形成马太效应[12] - 均值回归定律使偏离价值的波动最终回调[12] - 价格波动类似钟摆运动存在动能与位置变化[12] 投资策略建议 - 放弃猜测美联储政策转向关注交易行为数据[16][18] - 避免追逐热点消息面因信息存在不对称性[4][16] - 量化数据可作为识别机构资金动向的有效工具[11][16]
高收益幻觉:投资亏损之根源
雪球· 2025-03-17 15:55
文章核心观点 投资者易陷入“高收益幻觉”,应避免依据买入前的高收益或未落袋的高收益进行投资决策,同时不应追求过高收益目标,普通投资者适合偏债混合型基金 [3][5][11] 分组1:买入之前看到的高收益与投资者无关 - 大部分投资者未意识到买入前产品的高收益与自身无关,据此推定之后也有高收益会产生“高收益幻觉” [5] - 以小仓位尝试获高收益后全仓或加杠杆买入,易被套牢 [5] - 投资产品价格遵循均值回归定律,“盛极”时因高收益幻觉买入易亏钱 [5] 分组2:未落袋为安的高收益与投资者无关 - 证券投资是博弈,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会被放大,获高收益应及时落袋为安或锁定部分利润 [8] - 很多投资者沉浸在高收益幻觉里舍不得止盈,期望“复利”却等来“过山车” [9] 分组3:高收益目标是危害最大的高收益幻觉 - 投资者追求最高投资收益会采取激进、高风险投资方式,但绝大部分激进型投资者连市场平均收益都拿不到 [11] - 最适合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方式是偏债混合型基金,以80%以上固收产品为安全垫,20%以内权益仓位追求稍高收益 [11] - 股债均配应成为普通投资者的天花板,因其平衡混合型基金历史平均最大回撤超30%,会让投资者不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