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规则输出
icon
搜索文档
争气了!从被西方封锁到牵头定标,东大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新浪财经· 2025-11-09 01:14
标准发布与意义 - 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全球首个工业5G国际标准IEC PAS 63595:2025,填补了工业5G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 [1] - 该标准由中国与德国联合提出,美国、法国、日本等12国专家联合研制,标志着在5G与工业融合应用领域取得里程碑意义的国际成果 [1] - 标准扉页的署名是对所谓“技术脱钩”论调的有力回应 [1] 历史背景与行业突破 - 2016年3GPP会议上,中国方案以59票对37票的优势被写入5G控制信道标准,打破了西方企业的优势 [1] - 尽管中国科技企业手握全球42%的5G标准必要专利,但在2019年后海外市场屡屡受限,陷入“标准有份、市场受限”的尴尬局面 [2] - 工业5G成为破局关键,其高可靠、低时延特性恰好满足柔性制造、远程运维等传统工业网络的短板需求 [2] 技术产业与话语权进展 - 在技术层面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引领”的跨越 [3] - 在产业层面采取“标准制定与应用试点同步推进”策略,在标准研制期间同步开展了15个行业的试点项目,形成了“实践-标准-产业”的闭环 [3] - 标准发布后立即有200多家企业宣布适配,破解了“标准与产业脱节”的世界难题 [3] - 在话语权层面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塑造”的转变,标准中65%的技术建议来自中方团队,涉及网络安全、同步精度等关键章节 [3] 市场优势与国际竞争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30%,工业5G改造需求是欧洲的3倍,庞大的应用市场是推动标准制定的关键因素 [2] - 欧盟已启动“工业5G行动计划”,计划在2027年前推出替代标准 [5] - 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重金扶持本土企业研发工业5G芯片 [5] 战略影响与未来展望 - IEC 63595的成功为从5G到新能源、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高技术产业提供了范本,证明当技术实力、产业生态与国际合作形成合力时,所谓的“技术围堵”终将被打破 [3] - 标准发布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考验在于落地环节,但国际竞争对中国而言是发展的机遇 [5]
稀土技术管制后,外媒惊觉事态严峻,带你看清全球产业链谁说了算
搜狐财经· 2025-10-22 10:43
中国稀土出口管制新政核心内容 - 新政不仅管制稀土原材料出口,还全面覆盖技术、产品中稀土比例及最终用途 [3] - 设定0.1%的极低占比红线,任何最终产品只要含有中国稀土成分均需经过审批 [3] - 管控最具杀伤力的环节是技术输出,特别是在纯度要求苛刻的高端领域 [5] 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与中国主导地位 - 中国供应全球70%的稀土精炼产量,中重稀土比例高达90%甚至更高 [3] - 美国F-35战机每架需要四百多公斤稀土,ASML顶级光刻机严重依赖中国稀土 [3] - 欧洲计划到2028年实现稀土本土加工40%的目标,但在设备、工艺、环保标准方面面临巨大挑战 [9] 新政对全球产业链的直接影响 - 4月至5月欧洲市场氧化镝价格从谷底上涨两倍多,铽价格达到3000美元一公斤 [5] - 德国汽车协会承认原材料供应环节已出现问题,产能和交付节奏受到直接影响 [9] - 影响范围从电动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延伸至手机、电饭锅等日常家电 [5] 中国新政的战略意图与规则制定 - 中国采取"设门槛定规则"策略,而非直接封杀,为合规申请提供绿色通道 [7] - 规则设计借鉴了美方在全球科技战中使用的长臂管辖套路,如0.1%占比和直接产品规则 [7] - 商务部在全球场合明确表示将为欧盟开设绿灯,主动掌握游戏规则制定权 [7] 全球替代方案的现实困境 - 美国尝试自建稀土供应链十年仍未成型,反而导致市场价格剧烈波动 [5] - 欧洲因环保标准、劳动力成本和技术壁垒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小批量自给自足 [5] - 资本和项目积极寻找新稀土来源,但中国技术目前没有可行的B方案 [5] 德国及欧洲制造业的脆弱性 - 德国作为欧洲制造门面,汽车、新能源、装备制造全面依赖中国稀土 [9] - 德国媒体指出欧洲高端制造业链面临断裂风险,供应链环节已经跳针 [3] - 稀土供应问题直接影响高端磁材、动力电池和小型马达等核心零部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