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牌代工

搜索文档
【聚焦IPO】同富股份再战IPO:近九成收入靠贴牌,毛利率低于同行,应收账款高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7:24
公司概况 - 同富股份成立于2017年,定位跨境B2B电商企业,主营不锈钢保温器皿(占营收85.15%),同时拓展塑料器皿、玻璃器皿及户外产品,旗下拥有TOMIC、水魔王、BottleBottle等自主品牌 [10] - 公司为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之一,合作客户包括星巴克、沃尔玛、Takeya等国际品牌,产品销往全球近80个国家 [10] - 2024年营收达27.6亿元,较2022年19.73亿元增长39.89%,2024年营收增速30.35% [10][12] 业务模式 - 贴牌业务占比高达90%,自有品牌收入仅占10%,形成"重贴牌、轻自有"的被动模式 [10][12] - 不锈钢器皿外协生产比例达65%,自主生产仅35%,远低于同行哈尔斯(80%自主)和嘉益股份(基本全自主) [18][19] - 外销收入占比超80%,美洲和欧洲市场合计贡献74%销售额,2024年美洲地区收入占比升至69.13% [22][2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滑(25.86%→26.51%→24.74%),低于行业均值28.84%-30.69% [12][13] - 2024年应收账款达44.77亿元,占营收16.22%,增速32.84%超过营收增速,周转率仅6.62次低于行业均值 [14][15]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33.81%降至2024年16.35%,股东权益增至11.77亿元 [11] 经营策略 - 销售费用率长期高于行业均值(2024年8.48% vs 行业3.72%-4.41%),电商平台费用占比从23.85%升至31.26% [17] - 研发投入严重不足,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1.55%,远低于行业均值3.51%,同期哈尔斯研发投入1.22亿元 [18] 上市计划 - 拟北交所IPO募资8.2亿元,投向年产3500万只不锈钢器皿及1500万只塑料器皿项目(7.25亿元)和研发检测中心(9531万元) [20][21] - 实控人曾因2018年不正当竞争纠纷被起诉,募资方案较此前砍掉补流和跨境电商营销项目 [20][21]
环球产业观丨单价低至1元,东方甄选的卫生巾如何挣钱?
环球网· 2025-07-02 11:50
东方甄选进军卫生巾市场 - 东方甄选近期上线自营卫生巾产品"甄选安心卫生巾",首次切入女性护理市场,会员售价每片低至1元 [1] - 该产品宣传点围绕舒适度、透气性等,最大卖点是单片价格低至1元,部分规格低至0.8元/片 [3] - 产品由天津倍舒特代工生产,该公司专注于高品质生活用纸及女性经期舒适产品 [4] 低价策略分析 - 东方甄选通过省去明星代言和分销代理费用,在低售价下仍可保证一定毛利 [3] - 行业近期出现多个低价品牌:黄子韬朵薇套装平均0.8元/片,辛选"棉密码"低至0.6元/片 [3] - 代工模式优势在于削减投入成本、降低试错风险,但存在产品质量把控难题 [5] 行业影响与潜在问题 - 低价策略短期可能引发价格战,但1元级超低价难成市场常态,更可能作为促销或引流工具 [6] - 长期低价可能导致消费者对产品合理价值产生误判,影响行业在品质提升、技术创新上的投入 [6] - 行业普遍跟进低价可能引发品质问题,如吸收芯缩水、材料降级、隐性添加剂增多等 [6] 产品质量与监管 - 东方甄选强调"安全"和"健康"为产品底线,去年自营产品检测费用超过4000万元 [4] - 竞品朵薇曾被投诉"黑点问题",棉密码被投诉含不明污染物和硫脲含量超标 [7] - 2024年7月1日起将实施新版卫生用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卫生巾等产品的监管 [7]
巴兰仕闯关北交所:外销贴牌贡献超七成营收
经济观察报· 2025-05-19 22:28
IPO审核状态 - 公司IPO审核状态为"问询阶段",正在接受北交所的第二轮审核问询 [1] - 公司自2017年首次尝试IPO以来历经多次调整,最终于2024年9月向北交所递交申请 [1] - 计划募资3亿元用于智能化改造及扩产项目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研发与生产,主要产品包括拆胎机、平衡机、举升机以及冷媒回收加注机 [1]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1] 境外销售与贴牌模式 - 公司境外销售以贴牌(OEM)为主,2020年及2021年境外销售收入中贴牌占比分别为89 05%和90 14% [1] - 2022年后虽未明确具体比例,但公司多次强调"外销以贴牌销售为主,销售额占比90%以上" [1] - 贴牌模式下公司仅为国际品牌商代工,产品不显示自有品牌,终端用户无法识别其制造商身份 [1] - 报告期内(2021-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74 42%-75 91%,而贴牌收入占外销收入的90%以上 [1] - 2024年上半年外销收入3 79亿元中贴牌收入约3 41亿元,贴牌代工对整体营收的贡献超过70% [1] 北交所问询与风险提示 - 北交所在两轮问询中均指出公司外销高度依赖贴牌模式 [2] - 公司承认贴牌模式下缺乏品牌溢价,议价能力受限 [2] - 长期面临外销政策变化、供应链稳定性(如依赖进口液压阀等核心零部件)以及品牌建设滞后等风险 [2] - 当前地缘政治波动与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公司面临"贴牌突围战"的挑战 [2] - 若无法突破品牌瓶颈或优化市场结构,公司资本市场之路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