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费雪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钱为何越来越不值钱
经济观察报· 2025-08-01 20:27
货币价值与通货膨胀 - 全球范围内利率持续走低,中国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逆回购利率以平衡经济增长与债务风险[2] - 物价上涨现象显著,蔬菜水果等价格攀升,银行存款利息难以覆盖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导致货币"缩水"焦虑[2] - 货币价值波动并非当代独有现象,早在1914年欧文·费雪便在《货币缩水》中揭示了货币购买力变化的深层逻辑[2][6] 货币与财富的本质 - 财富包括土地、房屋、原材料等实物资产,其核心在于使用价值,能够直接或间接满足人类需求[8] - 货币是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商品,主要功能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和储藏手段,其价值源于社会共识而非物理属性[9] - 货币与财富的根本区别在于财富是实物资产,货币仅是交换媒介,不能将货币数量等同于财富多寡[10] 货币交易方程式(MV=PT) - 费雪方程式MV=PT揭示了货币数量(M)、流通速度(V)、物价水平(P)和交易量(T)的动态关系[12] - 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会推高物价,例如量化宽松政策导致通货膨胀率显著上升[12] -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会增强购买力,进而推动物价上涨,而经济不景气时流通速度减缓会减轻通胀压力[13] 银行信用创造与物价影响 - 银行通过贷款和支票存款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借款人购买力,从而推高商品和服务需求并导致物价上涨[14] - 银行支付结算服务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间接增强了货币购买力并对物价产生影响[14] - 贸易顺差导致货币流入增加供应量,可能引发物价上涨,而贸易逆差则可能使物价下跌[15] 常见错误观念的澄清 - 将生活成本高归咎于商家贪婪或进口商品增加缺乏依据,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实际有助于降低长期生产成本[17] - 错误信念可能导致不合理政策(如价格管制)和资源配置扭曲,破坏市场运行机制[18] - 费雪的理论至今仍为理解货币与物价关系提供关键框架,尤其在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背景下[18][19]
钱为何越来越不值钱
虎嗅· 2025-08-01 18:16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利率与货币价值的微妙变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率持续走低,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降息举措。例如,中 国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逆回购利率,试图在经济增长与债务风险间寻找平衡。 费雪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被称为美国第一位数理经济学家。1867年,费雪出生在美国的一个中产家庭,自幼便展露非凡的聪慧天资。在学术之 路上,他一路高歌猛进,24岁时,以全校第一名的傲人成绩斩获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此后,费雪的学术生涯更是成果丰硕,31岁就被耶鲁大学聘请 为教授。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直观感受到钱似乎越来越不值钱:物价不断攀升,蔬菜水果等价格悄然上涨,银行存款利息跑不赢物价涨幅,投资理财收益难以覆盖 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等,货币"缩水"焦虑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这种经济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货币的价值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 动?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普通民众,也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深入思考。 其实,这种焦虑并非当代独有。早在1914年,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便在其著作《货币缩水》中揭示了货币价值波动的深层逻辑。彼时,世界尚处 于金本位时代,物价不稳定,货币的购买力"缩水 ...
货币为何“缩水”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51
记者 周可乐 在当下的经济环境中,我们时常能感受到利率与货币价值的微妙变化。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利率持续走低,不少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降息举措。例如,中国 央行多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与逆回购利率,试图在经济增长与债务风险间寻找平衡。 与此同时,普通民众直观感受到钱似乎越来越不值钱:物价不断攀升,蔬菜水果等价格悄然上涨,银行存款利息跑不赢物价涨幅,投资理财收益难以覆盖教 育、医疗等刚性支出等,货币"缩水"焦虑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这种经济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经济逻辑?货币的价值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动?这 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普通民众,也引发了经济学家们的深入思考。 《货币缩水》 [美]欧文·费雪| 著 李佳楠| 译 其实,这种焦虑并非当代独有。早在1914年,耶鲁大学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便在其著作《货币缩水》中揭示了货币价值波动的深层逻辑。彼时,世界尚处于 金本位时代,物价不稳定,货币的购买力"缩水"。费雪敏锐地指出:货币并非价值的"锚",而是"用承诺交换承诺"的信用媒介。他提出的"交易方程 式"(MV=PT)精准阐述了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与商品交易量之间的动态关系,成为宏观经济学领域分析货币现象的重要工具, ...
美元的归途:破百的条件和时机?(民生宏观林彦)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3 21:42
美元短期走势 - 美元指数在特朗普当选后完成折返跑行情 目前波动率明显下降 处于特朗普当选时的点位[1] - 短周期反弹取决于市场预期与现实的再收敛 美国紧缩政策雷声大雨点小 政府支出削减从原计划2万亿美元改为1万亿美元[1] - 今年前两个月财政支出较往年未缩减 较2024年同期增长14% 裁员方面仅完成11万联邦雇员裁减 其中7.5万为买断计划[1] 美元长期下行风险 - 美国处于长周期下行边缘 债务周期是核心驱动因素 经济由消费主导 而消费取决于收入预期和企业盈利[2] - 企业盈利受资产收益率和财务杠杆影响 在技术未跃迁前提下 债务成为最关键变量 当前债务压力接近承受极限[2] - 达利欧债务周期模型显示美国处于第三阶段边缘(泡沫破裂阶段) 债务扩张呈现庞氏特征 依赖举新还旧[3] 债务周期演变路径 - 大债务周期传导路径为私人部门→政府→美联储 当前处于央行处理第二步(央行亏损)到第三步(政府信用下滑)之间[4] - 债务控制路径包括金融压抑(降息续命)和财政控制(压降非利息赤字) 但美联储不愿配合前者 DOGE进展缓慢[4] - 央行最终通过五步处理危机:扩表货币化债务→利率上升导致央行亏损→政府信用下滑→债务重组贬值→新周期建立[4] 美元指数定价因子分析 - 美德实际利差显示德国经济弹性有限 5000亿欧元特别基金分12年筹款 对年内德债冲击小 美国经济下修空间更大[4] - 通胀方面美国压力显著 特朗普低能源政策利好欧洲通胀回落 美国面临关税冲击和劳动力供需失衡带来的服务业涨价压力[5] - 货币政策方面市场预期美联储和欧央行均降息3次 但美联储面临更大宽松风险 需应对移民/裁员/减支政策冲击及流动性脆弱性[6] 美元破百条件与时机 - 美元指数破百主动权取决于美国 可能时间窗口在第二和第三季度[6] - 场景一为美国经济在特朗普政策下大幅放缓 Q1 GDP环比大概率负增长 Q2增速继续为负或接近零[6] - 场景二为通胀压力导致美联储宽松犹豫 引发美股再跌10%以上或高收益债收益率大幅走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