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新规
icon
搜索文档
机构行为专题一:机构投资债基监管框架全梳理-20251105
中邮证券· 2025-11-05 18: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我国金融机构投资基金监管体系经历从影子银行初步整治到统一穿透监管的系统性演进,监管框架影响金融机构投资债券基金的行为和债基设计,机构偏好底层公开、流动性高、杠杆低的产品,未来或向被动化与自主管理转型[3][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历史回顾:从分业分散到统一穿透 - 2008 - 2012 年影子银行问题浮现与初步规范,银监会要求银信合作资产回表,证监会将私募基金纳入监管框架,但“堵漏式”监管难覆盖创新业务[11] - 2013 - 2016 年杠杆激增下基金监管趋严,银监会设定理财投资非标资产集中度监管指标,央行等明确同业业务监管,证监会确立行业“八条底线”[12][13] - 2017 - 2021 年“资管新规”落地与统一监管体系成型,提出“打破刚兑、限制嵌套、净值化管理”,各机构整改实现平稳衔接,资管行业完成转型[14][16] - 2022 - 2025 年监管体系法制化与资管行业重塑,构建了“穿透监管、风险计提、去嵌套、去套利”的监管基本逻辑[3] 监管框架:各类金融机构投资债券基金的制度梳理 - 银行自营以资本节约与流动性管理为核心目标,资本新规要求穿透识别底层资产并计提资本,银行更偏好底层透明、杠杆低、嵌套少的基金[19][20][22] - 银行理财净值化改革后更重视流动性管理,理财资金配置公募基金比重提升,投资有资产配置、流动性管理和投研补充等动因,监管明确投资范围、穿透要求与风险隔离机制[28][31] - 保险资金投资债券基金作为有效补充,有收益结构优化、资产负债匹配等动因,监管防范通道套利,要求风险穿透,建立比例监管原则[35][39][42] 发展趋势:从监管框架看机构类债基产品设计 - 债券基金产品设计呈现透明化、定制化与被动化趋势,底层资产公开透明、定制化专户和“定制债基”、被动指数化投资受青睐[46][47] - 监管变化在费率与税收方面影响机构基金配置意愿,费改强化长期投资导向,税收政策短期内利好公募基金,中期或使机构转向“自主管理”[49][50]
齐鲁银行: 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发行的公开发行债券定期跟踪评级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32
公司概况 - 齐鲁银行是山东省区域性商业银行,在济南市存贷款市场份额排名分别为第4位和第6位,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影响力[13] - 公司股东结构多元均衡,包括境外战略投资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公众股东,中外方股东在业务技术与风控方面提供支持[1] - 2024年末总资产6895.39亿元,同比增长14.01%,贷款总额3371.42亿元,存款总额4490.34亿元[11] 业务发展 - 公司贷款占比74.37%,个人贷款占比25.63%,对公贷款重点投向租赁商务服务业(21.82%)、批发零售业(10.76%)和制造业(9.29%)[11][15] - 零售存款占比提升至50.24%,其中定期零售存款1861.14亿元,同比增长16.30%[15] - 资金业务规模3161.48亿元,政府及中央银行债券投资占比60.36%,信托及资管计划规模持续压降[16]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贷款率1.19%,较上年下降0.0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22.38%[18] - 公司贷款不良率0.95%,个人贷款不良率2.00%,主要不良集中在制造业(3.76%)、房地产业(7.21%)和批发零售业(1.07%)[19][20] - 逾期6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68.58%,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为56.74%[18]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24.96亿元,同比增长4.55%,净利润49.45亿元,同比增长15.83%[11] - 净息差2.88%,利息净收入90.31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64亿元[19]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00%,一级资本充足率12.57%,资本充足率15.74%[7] 行业环境 - 2024年商业银行总资产增速7.2%,城市商业银行降幅最小,贷款增速整体放缓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幅领先[4] -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但关注类贷款占比攀升,农村商业银行资产质量表现仍较弱[4] - 资本新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节约资本,2024年中小银行资本工具发行加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