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节约型发展
搜索文档
南京证券50亿定增过会,年内第三家,传递何种信号?
新浪财经· 2025-10-04 18:21
南京证券定增方案核心要点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方案于9月29日顺利过会,从受理到过会耗时4个多月 [2] - 募资投向从最初版本侧重证券投资业务,调整为聚焦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方向,更贴合监管“聚焦主业”导向 [2] - 公司强调净资本是券商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此次定增将增强资本实力,为未来发展提供支撑 [3] 南京证券定增资金具体投向 - 投资银行业务拟投入不超过5亿元,用于团队建设和强化“全链债融”债权融资承销能力 [1][2] - 财富管理业务拟投入不超过5亿元,用于人才建设、区域布局优化、网点升级及产品建设 [1][2] - 资产管理业务拟投入不超过5亿元,未来三年认购集合资管计划所需自有资金预计新增5.60亿元至8.40亿元 [1][2] - 另类及私募子公司拟投入不超过10亿元,投向巨石创投和蓝天投资以扩大业务规模 [1][2] - 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拟投入不超过7亿元 [1] - 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拟投入不超过13亿元 [1] 前次融资成效与行业背景 - 公司2020年实施的42亿元定增资金已全部使用完毕,显著推动业务发展 [3] - 2022年、2021年投资业务收入分别为9.18亿元和1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24.73%和31.05% [3] - 2022年、2021年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分别为4.93亿元和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45.43%和10.95% [3] - 券商定增市场从过往侧重自营等重资本业务模式,向投行、财富管理等轻资本领域倾斜,与2024年5月监管规定中“聚焦主业、审慎扩张”要求一脉相承 [2][7] 券商定增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券商定增市场显现松绑态势,多家机构计划加速推进,释放“破冰”信号 [1][4] - 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方案从受理到注册生效仅耗时两个多月,其中20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15亿元投向财富管理业务 [4]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方案已提交注册,其中15亿元投入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展现对金融科技的重视 [5] - 东吴证券于7月10日披露60亿元定增预案,指南针于5月14日更新29.04亿元定增修订预案 [5] - 自2023年以来,中原证券、浙商证券等4家上市券商已终止定增计划,而以并购重组为核心诉求的券商定增表现更为顺利 [5]
三家券商定增获放行 控股股东认购、募资投向精准化为共同点
金融时报· 2025-06-06 09:50
券商再融资市场动态 - 5月内天风证券、南京证券、中泰证券3家上市券商定向增发获监管放行,其中天风证券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南京证券和中泰证券定增申请被受理并进入审核阶段 [1] - 此次进展标志着停滞近两年半的券商再融资"补血"重启,但并非行业闸门全面放开,而是监管引导下券商优化业务结构、深化服务实体经济的结果 [1] - 3家券商定增对象中均有控股股东以现金参与认购,体现大股东支持 [1] 定增项目具体进展 - 天风证券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2023年4月已发布预案,5月9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2] - 南京证券计划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50亿元,5月16日申请获受理 [2] - 中泰证券拟募资不超过60亿元,5月28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书 [2] - 3家券商定增计划从最初公告到取得进展均历时近两年 [2] 募资方案共同特征 - 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天风证券控股股东宏泰集团拟全额认购,南京证券控股股东紫金集团认购5亿元(占10%),中泰证券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承诺认购不超过21.66亿元(占36.09%) [4] - 募资投向调整后更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天风证券拟投入不超过15亿元于财富管理、5亿元于投资交易、20亿元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 [4] - 南京证券修订后方案对投行、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倾斜,四大传统业务各投入不超过5亿元 [5] - 中泰证券拟投入不超过15亿元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10亿元于另类投资,10亿元于做市业务 [5] 监管政策导向演变 - 2022年华泰证券280亿元配股方案引发市场争议,监管明确倡导证券公司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路线 [6] - 2023年8月证监会建立金融行业大额再融资预沟通机制,关注融资必要性和时机 [7] - 2023年监管文件强调券商需合理确定融资规模与时机,严格规范资金用途,聚焦主责主业 [7] - 此次定增放行是监管对符合政策导向(优化业务结构、服务实体经济)的券商再融资需求的针对性支持 [7]
50亿定增获受理,南京证券作为年内第二家“上岸”券商,带来什么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5-19 22:58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定增申请进入审核阶段,尚需上交所及证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 - 本次定增计划历时两年,2023年4月首次发布预案,2023年6月修订后与当前方案一致 [2][7]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1.06亿股(总股本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认购5亿元 [3] 定增背景与行业监管动态 - 公司强调资本实力是券商防范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募资旨在聚焦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2023年证监会要求券商再融资审慎,避免盲目扩张,行业整体节奏放缓 [2][8] - 2024年5月证监会修订规定,明确券商再融资需结合股东回报、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规模,严格规范资金用途 [9] 募资用途调整与业务转型 - 第一版预案中50%资金(25亿元)拟用于证券投资业务,修订后转向轻资产方向 [6][7] - 最新方案分配:四大传统业务(投行、财富管理、自营、资管)各投入不超过5亿元,另类及私募子公司投入10亿元,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投入7亿元,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13亿元 [4][5] - 调整反映行业三大变化:业务模式转型(从资本驱动转向轻资产)、监管引导效应(限制高资本消耗业务)、行业理性化趋势 [7] 券商再融资市场现状 - 2025年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与南京证券成为年内仅两家定增获受理的上市券商 [3][10] - 2023-2024年中原证券、浙商证券等4家券商终止定增计划,仅国海证券完成32亿元募资,并购重组类融资优先 [10] - 监管审核呈现从严导向,要求券商证明融资必要性、资金使用效率及风险可控性,单纯规模扩张型再融资被严格限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