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证券(601990)
搜索文档
南京证券:以务实举措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中国经济网· 2025-11-25 15:09
自2022年起,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江苏证监局的指导下,南京证券联合南京大学构建"四合一"投教进校 园合作机制,通过课程共建、实践赋能、赛事开发与就业衔接四大路径,将投资者教育系统融入高校人 才培养体系。与南京大学合作开设《期权交易与投资实务》《金融科技实践》系列课程,目前已分别开 设至第六期和第四期,将市场前沿实践引入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金融科技项目的研发,进一步提高同学 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持续举办"寻找财智超新星"大学生金融知识挑战赛等竞赛活动,吸引超6000 名学生参与,以赛促学深化学生对资本市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通过"访企拓岗""青柠实践课堂"等活 动,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 把投资者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投资者教育进校园,是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记 者从南京证券获悉,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新"国九条"及其配套政策体系, 深入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和证券行业核心文化理念,积极响应证监会、教育部"推动投资者教育纳入 国民教育体系"的战略部署,坚持"以投资者为本",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校企合作与专业赛事支 持,深化在校学生的金融素养培育,助力筑牢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9:41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李剑锋表示,南京证券通过精准锚定科 技与文化的协同逻辑,创新性提出"科创文化"建设思路,以"科技引领、文化铸魂"为核心理念,从组织 建设、产学研融合、业技融合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 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大局。 战略构建:明势知变锚定融合方向 "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文化强国战略纵深推进,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 表'和'助推器',正肩负着'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双重时代使命。"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 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当前,金融科技正深刻重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生态。"我们深刻感受到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双向变 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从交易系统到客户服务,从风险管理到运 营效率,科技已成为券商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李剑锋表示。 与此同时,随着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推进,证券行业"五要五不"的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文化 从口号式宣传转变为驱动业务发展、凝聚团队合力的内在引擎。"我们认识到,单纯技术投入易陷入'重 基建、轻生态'误区,脱离科 ...
南京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剑锋: 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6:51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性提出“科创文化”建设思路,以“科技引领、文化铸魂”为核心理念,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大局 [1][3] 战略构建 - 金融科技正深刻重塑证券行业竞争格局与发展生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渗透,科技已成为券商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 [2] - 证券行业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文化从口号式宣传转变为驱动业务发展、凝聚团队合力的内在引擎 [2] - 公司精准锚定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协同逻辑,创新性提出企业“科创文化”建设思路,定义其为“以责任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以协同为支撑、以价值为导向” [2][3] 实践推进 - 公司从组织建设、产学研融合、业技融合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让文化理念融入技术研发、业务创新的各个环节 [4] - 组织建设层面,公司从凝聚力、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四个维度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打破部门壁垒,形成“一个公司”思维,并运用OKR管理体系和红黄绿灯预警机制 [4] - 产学研融合层面,公司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与监管单位联合申报课题,并与南京大学合作开设金融科技实践课程,累计培养数百名复合型人才 [5] - 业技融合层面,公司推行ITBP模式让技术人员深入业务一线,以IT服务台联动分支机构,智能客服系统使客户问题解决时效与满意度大幅提高 [5] 社会责任与价值成效 - 公司将科技赋能理念延伸到社会责任领域,开展行业开源治理和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课题,通过区块链技术赋能区域股权市场,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系统,实现业务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 [6] - 科创文化取得三重成效:技术能力从支持保障向推动引领转变,科技人才队伍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有力支撑 [6] 未来战略目标 - 公司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投资银行”战略目标,未来将健全公司级数智化战略机制,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投入占比,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信创升级等领域 [7] - 公司将以客户为中心,发展“AI+”战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同时深化社会责任履行,将科创文化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绑定 [7] - 公司将持续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定向引进高端人才,搭建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推行跨职能轮岗机制 [8]
科创文化双驱动 激活行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证券报· 2025-11-22 04:09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性提出“科创文化”建设思路,以“科技引领、文化铸魂”为核心理念,旨在推动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助力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大局 [1] 战略构建与背景 - 行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金融科技驱动的深刻变革,科技已成为券商生存发展的基础设施 [2] - 公司精准锚定科技赋能与文化铸魂的协同逻辑,以科技为载体、文化为内核,创新性提出企业“科创文化”建设思路 [2] - 政策导向明确,新“国九条”要求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应用,金融“五篇大文章”将科技赋能置于核心位置 [3] - 公司将科创文化定义为“以责任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以协同为支撑、以价值为导向” [3] 实践推进体系 - 公司围绕“组织建设、产学研融合、业技融合”三个维度持续发力,让文化理念融入技术研发与业务创新环节 [3] - 组织建设层面,从“凝聚力、执行力、学习力、创新力”四个维度搭建人才培养体系,并采用OKR管理体系和红黄绿灯预警机制确保执行闭环 [3] - 产学研融合层面,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课题研究,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并与监管单位合作提升合规能力 [4] - 业技融合层面,推行ITBP模式让技术人员深入业务一线,并通过IT服务台联动分支机构,智能客服系统使客户问题解决时效与满意度大幅提高 [5] - 将科技赋能延伸至社会责任领域,如开展开源治理和个人信息保护课题,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区域股权市场,构建大类资产配置系统 [5] 未来战略目标 -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投资银行”的战略目标,把科技基因更深融入文化内核 [6] - 锚定“数智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在“十五五”期间持续提升信息技术投入占比,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数据治理、信创升级等领域 [6] - 聚焦“客户价值与社会责任双导向”,发展“AI+”战略,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智能化服务,并将科创文化与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度绑定 [6] - 夯实“人才与文化双驱动”保障体系,完善科技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推行跨职能轮岗机制 [7]
南京证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涉及关联交易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11-19 21:36
公司融资活动 - 南京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 [2] - 公司计划向新工集团和交通集团发行股票 新工集团拟认购金额不超过3.50亿元 交通集团拟认购金额不超过3.27亿元 [2] - 本次发行构成关联交易 因新工集团和交通集团均为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东 [2] 公司治理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11月19日召开 审议通过了本次涉及关联交易的发行议案 [2] - 本次关联交易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2]
南京证券(601990)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涉及关联交易的公告
2025-11-19 18:30
股票发行 - 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获证监会同意注册批复,募资不超50亿元[5][6] - 发行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首日,价格有规定[10] 认购情况 - 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出资5亿认购,已获股东会通过[4][7] - 新工集团拟认购不超3.5亿,交通集团拟认购不超3.27亿,均用自有资金[3][6] 关联交易 - 新工、交通集团认购构成关联交易,无需股东会审议,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3][7][14] - 截至公告日未签认购协议,最终对象和金额待确定[6][11][14]
南京证券(601990)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11-19 18:30
会议信息 - 股东大会于2025年11月19日在南京召开[3] - 出席股东和代理人585人,持股2029623930股,占比55.0576%[3] 人员出席 - 14位董事11人出席,6位监事全出席,董秘参会[3] 议案表决 - 修订章程议案同意票2000891251,占比98.5843%[5] - 选举董事议案同意票2024597218,占比99.7523%[6] 选举结果 - 本次会议选举潘志鹏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7] 会议效力 - 本次股东大会召集、召开及表决合法,决议有效[8]
南京证券(601990)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11-19 18:30
会议情况 - 南京证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25年11月19日召开,15名董事均出席[1] 议案表决 - 《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涉及关联交易的议案》13票同意,潘志鹏、刘杰回避表决[1] - 《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授权的议案》9票同意,陈玲等6人回避表决[2] 发行策略 - 若发行股数低于拟发行数量70%,董事会授权管理层调整价格至达70%[2]
南京证券:11月19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8:28
公司董事会会议 - 公司第四届第十四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11月19日在公司总部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1] - 会议审议了《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相关授权的议案》等文件[1] 公司财务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证券投资业务占比62.31%[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经纪业务占比46.02%[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投资银行业务占比5.12%[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资产管理业务占比2.05%[1] - 2025年1至6月份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为内部抵销占比-0.34%[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311亿元[1]
南京证券(601990) - 南京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说明书(注册稿)
2025-11-19 18:17
发行计划 -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8][10][11][22][29]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发行前总股本的30%,按董事会决议日总股本计算不超1,105,908,310股[8][29] - 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认购5亿元[8][154][156][177] 资金投向 - 投资银行业务拟投入不超5亿元[11][161][185] - 财富管理业务拟投入不超5亿元[11][162][185] - 购买证券拟投入不超5亿元[11][185] - 资产管理业务拟投入不超5亿元[11][185] - 增加对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投入拟不超10亿元[11][185][195] - 信息技术、合规风控投入拟不超7亿元[11][185][196][197] - 偿还债务及补充其他营运资金拟不超13亿元[11][185][197]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8,325,589.32万元,净资产15,723,117.09万元[49] - 2025年1 - 6月,公司营业收入1,061,320.68万元,利润总额498,301.04万元,净利润418,080.87万元[49] - 2025年1 - 6月,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收入72601.67万元,证券投资业务收入98295.07万元,投资银行业务收入8077.02万元,资管及投资管理业务收入3232.62万元[109] 股东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股本3,686,361,034股,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1,998,681,352股,占比54.22%[37][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紫金集团控制公司28.48%股份,为控股股东;国资集团控制32.48%股份,为实际控制人[42][46] 业务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有21家分公司、107家营业部,宁证期货设5家分公司和5家营业部[110][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上线销售场外开放式基金10,189只,代销其他金融产品32只[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91家营业部开展期货中间介绍业务,116家分支机构开展融资融券业务[120][122] 子公司情况 - 全资子公司蓝天投资和巨石创投注册资本均为5亿元[128][133] - 截至报告期末,巨石创投在管基金8只,认缴规模约32.90亿元,2家所投资企业成功在A股IPO[137] 未来展望 - 公司战略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现代投资银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和居民财富管理布局[139] - 证券经纪业务推动向财富管理转型,提高投资顾问和研究咨询水平[140] - 证券投资业务提高投研核心能力,灵活调整资产配置结构[141] - 投资银行业务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扩大业务规模,打造“精品投行”和“全链债融”品牌[142] - 资产管理业务提高投研核心能力和产品业绩,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领域[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