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券商定增
icon
搜索文档
什么情况?这家上市券商股票遭拍卖!
证券时报· 2025-07-18 16:00
拍卖事项 - 联合创业集团持有的501.08万股中泰证券无限售流通股将于2025年7月28日10时起在京东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竞价周期1天 [1][4] - 实际起拍价为拍卖日前20个交易日收盘均价乘以501.08万股的95%,当前平台展示价3103.69万元(基于6月25日收盘价6.52元计算)非最终价格 [5] - 截至7月17日,标的股票市值约3347万元(按6.68元/股计算) [2] 公司基本面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达7.2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0.09%,主要因财富管理、投资及资管业务收入提升 [11][12] - 60亿元定增计划持续推进,募集资金拟投向信息技术(≤15亿元)、另类投资(≤10亿元)、做市业务(≤10亿元)等六大领域 [14][15][16] - 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承诺认购36.09%定增份额(≤21.66亿元),发行后实际控制人仍为山东省国资委 [16] 股东与分红 - 拍卖标的持有人为未达信披标准的小股东,上市公司未公告此事 [9] - 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8.33亿元,最近三年分红比例达年均净利润的57.18%,2024年首次实施中期分红 [17]
回复融资必要性、投资收益猛增等问题,中泰证券60亿定增进度更新
第一财经· 2025-07-16 18:07
券商定增进展 - 年内有3家券商推进定增,包括中泰证券、天风证券和南京证券,各自进度不同 [2] - 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已于6月下旬落地,发行14.76亿股,控股股东宏泰集团持股比例从15.9%提升至28.14% [7]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方案延期一年,已通过审核问询,将进入证监会批复阶段 [8] 中泰证券定增详情 -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已"候场"两年,2023年7月首次发布预案,期间两度延期,最新延期至2025年10月 [3] - 定增方案拟发行不超过20.91亿股,控股股东枣矿集团认购36.09%(21.66亿元),募资用途从偿债25亿元调整为15亿元,新增债券投资和财富管理业务各5亿元 [3] - 上交所关注融资必要性,公司回应称60亿元规模低于行业平均募资88.8亿元(占净资产22.54%),其13.99%的占比具备合理性 [4] 中泰证券财务表现 - 2024年投资收益20.77亿元(同比+47%),2025年一季度7.2亿元(同比+182%),主要因减持信达证券股份确认收益8.9亿元和3.45亿元 [2][6] - 2024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4亿元,源于另类投资项目公允价值减少 [4] 南京证券历史募资 - 2018年IPO募资净额9.37亿元,2020年完成43.75亿元定增,2023年4月再推50亿元定增方案 [8] - 公司称前次定增资金已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和营运资金,当前净资本规模处于行业中游,需通过定增提升竞争力 [8]
证券行业2025年中报前瞻:2Q25业绩修复有望持续,关注龙头与高弹性标的
民生证券· 2025-07-08 18: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25上市券商业绩有望延续高增,预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自营与经纪收入或小幅降速但仍处高位,投行收入拖累减弱,ROE回升趋势未结束,资管业务修复有望加速 [1][4] - 政策呵护夯实券商业绩基本盘,并购重组与定增融资有序推进,头部券商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中型与区域性券商通过并购定增提升业绩弹性,小型券商关注轻资本业务特色标的 [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务展望:25Q2自营与经纪仍有支撑,业绩高增势头或延续 - 2025年二季度外围贸易扰动淡化,资本市场触底反弹,交投热度回升,两融余额同比高位,再融资与债权承销放量,科创板新政或推动IPO规模修复,投行业务收入有望重回增长 [12] - 预计2Q25上市券商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自营/经纪/资管/信用/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26%/-8%/-6%/+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 [1][12] - 自营业务:二季度股债两市向好,预计自营投资收益率保持3.3%高位,金融投资规模扩容,预计自营投资收入同比增长30% [15][16] - 经纪业务:2Q25市场交投热度高,两市日均股基成交额1.49万亿元,成交总额89万亿元同比增长60%,假设佣金率小幅下探,预计经纪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 [18][19] - 资管业务:5月末集合资管AUM同比转负,公募基金净值提升,预计2Q25末资管AUM同比降约5%,管理费率调降,预计资管收入同比下降8% [23][24] - 信用业务:融资余额先降后升,2Q25末为1.85万亿元同比增长25%,资金利率下行,息差收入承压,预计信用收入同比下降约6% [29] - 投行业务:2Q25 IPO规模同比增速回正,再融资规模大幅放量,债权承销规模同比增长25.2%,承销费率承压,预计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 [4][32] 投资策略:基本面向好,关注高弹性标的 行业主线:业绩修复有望持续,关注并购与定增进展 - 政策积极叠加流动性宽松,主要股票与债券指数有望延续增长,自营收入推动行业收入和盈利提升,并购重组市场活跃,科创板新政助力投行收入修复 [37] - 预计2Q25上市券商自营与经纪收入降速但仍支撑业绩,投行收入拖累减弱,净资产增厚,ROE回升,经济反弹和财富效应加速资管修复 [38] - 头部券商业务优势稳固受益于市场回暖,中型与区域性券商通过并购定增提升业绩弹性,小型券商关注轻资本业务特色标的,推荐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建议关注国泰海通等 [5][38] - 上半年港股热度走高,一级市场集资额同比增400%,二级市场成交额同比增110%,利好内地券商港股业务 [40][41] - 并购重组交易延续,2025年下半年有望推进,提升运营效率,推升行业集中度 [43] - 二季度券商定增稳步推进,补充资本金助力业务扩张,为业绩增长提供基础 [48] 重点公司:龙头优势稳固,投行与国际业务或迎增量 - 中信证券:2Q25业绩增速有望维持高位,自营收入有望增长,资管业务规模放量,经纪业务优势巩固,投行业务受益于科创板新政,国际业务受益于港股热度和境外IPO增长 [50][51] - 华泰证券:财富管理基本盘稳固,资产负债结构优化提升自营收益,经纪业务用户增长,投行业务持续修复,资管业务有望增长 [57][58]
3家券商定增有了新进展:释放两大“破冰”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0:23
中泰证券定增申请进展 - 中泰证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60亿元,控股股东枣矿集团将参与认购,认购金额不超过21.66亿元,占发行股票数量的36.09% [1][2] - 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总股本的30%,即不超过20.91亿股 [2] - 募集资金将用于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投入(不超过15亿元)、另类投资业务(不超过10亿元)、做市业务(不超过10亿元)、财富管理业务(不超过5亿元)、购买国债等证券及偿还债务 [3] - 公司认为定增有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优化收入结构、培育新利润增长点及推进数智化转型 [3] - 定增预案曾于2023年9月修订,新增"购买国债等证券"和"财富管理业务"投向,与申报稿一致 [5] 券商定增市场动态 - 2023年1月至2025年5月,共有7家上市券商披露定增计划,其中天风证券、南京证券、中泰证券在2023年上半年首次披露,中原证券、国联民生、浙商证券已停止实施,国信证券处于"股东大会通过"阶段 [1] - 天风证券定增申请于2025年5月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拟募集不超过40亿元,控股股东宏泰集团为唯一发行对象 [6][8] - 南京证券定增申请于2025年5月获上交所受理,拟募集不超过50亿元,控股股东资金集团拟认购5亿元 [6][8] 券商定增的共同特点 - 近期更新定增进展的3家券商(中泰、天风、南京)均包含控股股东参与认购,且募资投向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相关业务 [2][8] - 3家券商均在定增申请前修订预案,调整募资投向以符合监管要求,强调"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10] - 监管对券商定增审核未放松,要求符合"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导向,强调合理融资与实体经济服务功能 [10][11] 国资股东参与意义 - 天风证券表示控股股东参与定增有助于强化公司地方骨干金融机构地位,更好服务地方和国家战略 [9] - 国资股东支持体现券商在地方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性,如天风证券深耕湖北,服务"十四五"发展机遇 [9]
60亿!又一家券商“出手”
中国基金报· 2025-05-29 11:25
中泰证券60亿元定增进展 - 公司60亿元定增事项已推进至监管层面 需上交所审核及证监会注册后方可实施 [2] - 上交所于5月28日正式受理公司定增申请并启动审核程序 [3][4] - 定增议案有效期从原2024年10月9日延长12个月至2025年10月9日 [7] 募集资金用途 - 总募资上限60亿元 拟投入方向包括: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15亿元(占比25%)、另类投资10亿元(16.7%)、做市业务10亿元(16.7%)、债券投资5亿元(8.3%)、财富管理5亿元(8.3%)、偿债及补流15亿元(25%)[5][6] -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总股本30%(20.91亿股) 控股股东枣矿集团拟认购36.09%份额(对应21.66亿元) 发行后控制权不变 [6] 行业动态 - 5月内已有三家券商定增取得进展: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获上交所通过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获受理 [8][9] - 天风证券募资用于财富管理/投资交易/偿债补流 控股股东全额认购并承诺5年锁定期 [9] - 南京证券修订原50亿元定增方案 将募投方向从5项增至7项 新增财富管理/IT/合规风控投入 [9]
南京证券净利超10亿创上市后最高 50亿定增推进两年获受理提升资本实力
长江商报· 2025-05-20 01:07
上市券商再融资松绑迹象 -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认购5亿元 [1][2] - 2023年8月以来A股融资阶段性收紧 近期券商定增出现松动信号 国联民生、国泰海通定增落地 天风证券40亿定增获批 [4][5] - 当前监管体系以净资本和流动性为核心 资本实力成为券商防范风险和竞争的关键要素 [1][6] 南京证券定增方案细节 - 定增方案修订后募资投向七大领域:投行业务5亿、财富管理5亿、债券投资5亿、资管业务5亿、子公司投入10亿、IT及风控7亿、偿债补流13亿 [3] - 2023年4月启动定增 原计划发行11.06亿股 后响应监管要求调整业务投向 降低自营业务占比 [2][3] - 本次为上市后第二次股权融资 2020年曾定增募资43.75亿元 三大国资股东合计认购7.5亿元 [7] 南京证券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31.47亿元(+27.12%) 净利润10.02亿元(+47.95%) 创2018年上市后新高 加权ROE达5.70%(+1.67pct) [1][6] - 四大业务全线增长:经纪业务16.55亿(+12.71%) 证券投资16.28亿(+34.46%) 投行1.88亿(+17.03%) 资管1.06亿(+23.24%) [7] - 2024年末净资本152.25亿元(+1.04%) 行业排名第34位 但2025Q1净资产回落至150.37亿元 [1][6] 业务发展亮点 - 投行业务逆势增长 主承销债券规模319.24亿元(+36.11%) 完成可转债及新三板等项目10单 [7] - 长三角区域优势显著 超半数营业网点位于该地区 固收、债权融资、资管业务增长良好 [6] - 2025Q1营收7.79亿元(-11.62%) 但净利润2.77亿元(+5.32%) 展现盈利韧性 [7]
50亿定增获受理,南京证券作为年内第二家“上岸”券商,带来什么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5-19 22:58
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进展 - 公司于2025年5月16日收到上交所受理通知,定增申请进入审核阶段,尚需上交所及证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1] - 本次定增计划历时两年,2023年4月首次发布预案,2023年6月修订后与当前方案一致 [2][7] - 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1.06亿股(总股本30%),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控股股东紫金集团拟认购5亿元 [3] 定增背景与行业监管动态 - 公司强调资本实力是券商防范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募资旨在聚焦主业、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2] - 2023年证监会要求券商再融资审慎,避免盲目扩张,行业整体节奏放缓 [2][8] - 2024年5月证监会修订规定,明确券商再融资需结合股东回报、发展战略等合理确定规模,严格规范资金用途 [9] 募资用途调整与业务转型 - 第一版预案中50%资金(25亿元)拟用于证券投资业务,修订后转向轻资产方向 [6][7] - 最新方案分配:四大传统业务(投行、财富管理、自营、资管)各投入不超过5亿元,另类及私募子公司投入10亿元,信息技术与合规风控投入7亿元,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13亿元 [4][5] - 调整反映行业三大变化:业务模式转型(从资本驱动转向轻资产)、监管引导效应(限制高资本消耗业务)、行业理性化趋势 [7] 券商再融资市场现状 - 2025年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与南京证券成为年内仅两家定增获受理的上市券商 [3][10] - 2023-2024年中原证券、浙商证券等4家券商终止定增计划,仅国海证券完成32亿元募资,并购重组类融资优先 [10] - 监管审核呈现从严导向,要求券商证明融资必要性、资金使用效率及风险可控性,单纯规模扩张型再融资被严格限制 [10]
天风证券不超40亿元定增迎关键进展
证券日报· 2025-05-13 01:40
天风证券定增进展 - 天风证券不超过40亿元定增申请获上交所审核通过 拟发行A股不超过14.98亿股 发行价2.73元/股 [2] - 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营运资金及偿还债务 其中财富管理业务不超过15亿元 投资交易业务不超过5亿元 偿债及营运资金不超过20亿元 [2] - 控股股东宏泰集团拟全额现金认购定增股份 当前宏泰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24.34% [3] 股东支持路径 - 宏泰集团持续赋能天风证券 除全额认购定增外 去年6月拟以5-10亿元集中竞价增持 已累计增持1.49亿股(占总股本1.72%)[3] - 中小券商普遍加强与股东业务协同 例如长城证券借助股东华能资本在电力能源领域资源 打造绿色金融特色投行业务 [4] - 股东增资是重要支持方式 如华福证券去年12月完成增资扩股 17家参与主体含4家原股东 [4] 行业趋势分析 - 证券行业马太效应显著 中小券商通过股东资金与资源支持提升差异化竞争力 [3] - 经济学家指出股东增资可增强中小券商资本实力 支撑创新业务发展 在细分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