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中国
搜索文档
美国学者:中国依托自身模式取得非凡成就,美国不得不正视现实丨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13:58
中国发展模式的核心优势 - 中国模式具有极强稳定性,已持续极长周期 [2] - 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实现举国协同以抵御危机,避免了美国政体因两党对立导致的政策“钟摆效应”和内耗式博弈 [2] - 通过选贤任能机制和长期系统评估干部政绩来确保体制质量 [3] - “五年规划”体现强大执行力,中央设定目标后,各省市行业制定落实方案并形成全民共同践行的路线图 [3] 产业政策与执行成效 - 产业政策是中国的终极战略优势,顶层确立方向后汇聚高校、国企、私企、部委顶尖人才,配以政府补贴与十年蓝图形成高效行动方案 [5] - 改革开放模式汇聚顶尖人才、凝聚全民共识、以产业政策锚定方向、以五年规划保障执行、以问责机制强化落实 [5] - 未来几年中国预计将占据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40%,而美国占比恐仅剩个位数且持续下滑 [6] - 在5G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例如华为成为5G全球领军者,DeepSeek引发关注 [7] 文化价值观与社会共识 - 儒家价值观核心是每个人肩负自我精进的责任,通过勤奋与教育提升自我以造福家庭与社会,形成集体主义思维 [5] - 同文同种的优势使国民在相同儒家价值观与族群背景下成长,国家动员时因共享世界观更易达成共识 [5] - 《孙子兵法》主张“不战而胜”的“止战于未发”智慧,被视为中国的隐性实力 [6] 中美关系与竞争态势 - 美国近七到八年采取“遏制中国”战略,但因中国STEM人才储备远超美国,该战略注定失败 [7] - 中国多位学者在美国公开表态“你们遏制不了中国”,华为以更低成本推出媲美iPhone的手机 [7] - 美国试图将生产线迁回本土面临根本性挑战,包括缺乏重建制造业所需的人才储备,以及产品质量更低而成本更高导致投资吸引力不足 [8]
美国知名学者:希望美国认清“遏制中国”不切实际丨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16:07
核心观点 - 美国学者彼得·沃克在演讲中表示希望美国认清“遏制中国”是不切实际的,并指出中美两国利益高度契合,在诸多领域有广阔合作空间 [1] 中美关系与思维差异 - 演讲以东西方文化与思维的本质差异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前中美两国各自发展模式的未来方向 [1]
拿到稀土后,欧盟变脸,取消中欧对话,冯德莱恩找特朗普“告状”
搜狐财经· 2025-06-19 00:54
特朗普贸易政策对欧盟的影响 - 特朗普上任初期采取"敌友不分"的强硬贸易政策 令欧盟面临巨大压力 [1] - 欧盟采取双管齐下策略应对美国压力:强硬表态反制关税威胁 同时调整对华政策寻求合作 [1] - 欧盟高层主动联系中方 表达加强经贸合作意愿 暗示"联华制美"战略意图 [1] 中欧经贸互动 - 中国积极回应欧盟示好 暂停部分"双反"调查 给予稀土出口优惠待遇 [3] - 中国商务部长明确表示将为欧盟稀土出口开设绿色通道 展现合作诚意 [3] - 中欧在电动汽车、白兰地等贸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改用最低价格限制替代加征关税 [4] 欧盟立场转变 - 欧盟单方面取消中欧高层经济对话 借口贸易对话进展缓慢 与事实不符 [4] - 欧盟在G7峰会上转变态度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用磁铁象征性抗议中国稀土政策 [9] - 欧盟试图向美国传递信号 愿意配合"遏制中国"战略 换取美国关税让步 [6][9]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试图通过加剧中美冲突从中渔利 效仿马克龙策略 [9] - 欧盟讨好美国暴露其对美关税威胁的恐惧心理 可能成为美国经济剥削对象 [11] - 欧盟在中美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 难以持续利用"联华制美"策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