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光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5
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学科发展 - 量子光学是研究光场量子特性及其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前沿学科,揭示了光的量子态如相干态、压缩态和量子纠缠等非经典现象 [2] - 量子信息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处理和传输信息的新兴交叉学科,以量子比特为信息单元,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 [4] - 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是量子光学基础理论,其创新在于将量子理论系统引入信息领域,使信息量子化后性能远超经典信息 [4] 中国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研究历程 - 1984年郭光灿主持举办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最初仅几十人参会,至2024年第二十一届时参会人数超过800人 [2] -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成立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后升级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5] - 2001年申请到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973项目”,组建了来自10多个研究所和大学的50多名研究人员团队 [5] 量子计算技术产业化与人才培养 - 2017年联合创立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目标是研发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7] - 公司已推出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其中第三代“本源悟空”被139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访问超2500万次,完成38万余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8] - 通过“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等活动培养后备力量,三届赛事累计吸引超5000名高校学子参与 [8] 量子计算机技术构成 - 超导量子计算机主要包含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和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9] -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的心脏,需要极低温稀释制冷机提供高度隔离的运行条件,并配备高效率导热组件 [10] - 量子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量子语言编译器、应用软件及集成开发环境,负责将程序转换为硬件指令信号 [10]
四十余载追寻量子之光(弘扬科学家精神)
人民日报· 2025-10-14 06:20
郭光灿院士的学术贡献与领导作用 - 郭光灿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之一,长期从事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率先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 [2] - 从上世纪80年代将量子光学理论体系引入国内,到90年代率先在国内开展量子信息科学研究,再到后来致力于打造我国自主可用的量子计算机,郭光灿在量子领域已经深耕了40余年 [2] 量子光学在国内的起步与发展 - 上世纪80年代初,量子光学研究在中国还是空白,郭光灿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公派学者赴加拿大学习后,决心将量子光学研究做起来 [3] - 1984年,郭光灿主持举办了全国第一个量子光学学术会议,当时只有几十人参会,到2024年第二十一届时,参会人数超过800人,显示该领域关注度大幅提升 [3] - 郭光灿在国内开设了第一门量子光学课程,课程讲义于1991年结集出版,培养了大量量子研究的中坚力量 [4][5] 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与机构建设 - 20世纪90年代初,郭光灿敏锐意识到量子信息是极具价值的新兴交叉学科,其核心是以量子比特作为信息单元,旨在突破经典信息技术极限,主要涵盖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精密测量三大方向 [6] - 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郭光灿在中国科大成立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开放实验室,此后升级为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7] - 2001年,郭光灿申请到量子信息领域的第一个“973项目”,组建了由50多名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覆盖量子密码、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网络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量子信息实现由“从0到1”到“从1到100”发展的转折点 [7] 量子计算产业化与人才培养 - 2017年,郭光灿和郭国平带领实验室团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量子计算公司——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目标是研发工程化量子计算机 [8] - 依托本源量子,团队已陆续推出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其中第三代“本源悟空”被139个国家和地区用户访问超2500万次,成功完成38万余个全球量子计算任务 [9] - 郭光灿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其参与的“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三届累计吸引超5000名高校学子参与,为量子计算事业储备新生力量 [10] 量子计算机的技术构成 - 以超导量子计算机为例,其主要包含量子芯片、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极低温环境支撑系统和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方面 [11] - 量子芯片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心脏,负责执行关键的运算加速过程,其高效运行需要极低温稀释制冷机及配套设施构成的高度隔离运行条件 [11] - 量子计算机还需要一套完整的软件系统支持,包括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量子语言编译器、量子应用软件等,为用户提供编程和操作界面,并确保高效执行计算任务 [12]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分子量子比特 可运行于现有电信技术频率
科技日报· 2025-10-10 07:33
技术突破核心 - 开发出新型分子量子比特,能够弥合光与磁之间的鸿沟,并在与现有电信技术相同频率下运行 [1] - 该突破为构建可扩展的量子技术提供了一个极具前景的新平台,有望与当前广泛使用的光纤网络实现无缝集成 [1] - 新型分子量子比特的核心成分是稀土元素铒,其独特的物理特性使其能在保持光学跃迁干净的同时与磁场发生强烈相互作用 [1] 技术原理与特性 - 研究巧妙结合了量子光学与合成化学两个领域,构建出能连接光与磁的分子级功能单元 [1] - 新设计的分子结构使得信息可被编码在其磁性自旋态中,并通过特定波长的光进行读取和操控 [1] - 这些光的频率恰好与现有的硅基光子电路和光纤通信系统兼容 [1] - 分子可充当磁学世界与光学世界之间的纳米级桥梁,能在分子的磁态中存储量子信息,并用与现代光通信基础设施完全匹配的光信号访问 [2] 技术验证与应用前景 - 研究团队利用光谱学和微波技术,验证了铒基分子量子比特可在与硅光子学兼容的频率下工作 [2] - 硅光子学是支撑现代电信、高性能计算和先进传感器的核心技术,高度兼容性有望加速基于分子—光子混合架构的量子网络发展 [2] - 研究证明通过合成化学手段可在分子尺度上精确设计和调控量子材料的行为,为开发面向量子网络、高灵敏度传感和下一代计算的定制化量子系统指明路径 [2]
美股异动丨盟云全息盘前大涨20% 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在量子光学中或有重要应用
格隆汇· 2025-09-23 17:04
股价表现 - 公司股票在盘前交易时段大幅上涨20.32%,报6.69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5.21美元上涨1.13美元 [1] - 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5.56美元,当日上涨0.35美元,涨幅为6.72% [1] - 当日股价振幅达到14.97%,最高价5.68美元,最低价4.90美元,成交量为513.31万股,成交额为3015.79万美元 [1] 公司基本面 - 公司总市值为8099.43万美元,流通市值为7761.62万美元 [1] - 公司总股本为1456.73万股,流通股为1395.98万股 [1] - 公司市盈率(TTM)为1.95,市净率为0.20,换手率为36.77% [1] 技术进展 - 公司提出了一种控制量子光子态的创新解决方案,该方案可能在量子光学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1]
Quantum puting (QUBT)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16 05:3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一季度收入为3.9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7万美元有所增长 [14] - 毛利率下降至33%,去年同期为41%,毛利率在当前收入水平下仍具波动性 [14] - 营业费用为830万美元,去年同期为630万美元,员工相关费用是同比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15]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收入约为1700万美元,或每股基本收益0.13美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640万美元 [15] - 净收入增长主要由于与Q Photon合并相关的认股权证衍生负债按市价调整产生的2600万美元非现金收益 [1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总资产约为2.425亿美元,相比2024年底的1.536亿美元有所增加 [1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8750万美元,季度末达到1.664亿美元,主要得益于第一季度通过普通股发行筹集的总计约9360万美元净收益 [17] - 总负债为2170万美元,相比2024年底减少约2500万美元,主要由于前述认股权证负债的非现金市价调整 [17] - 股东权益增至2.208亿美元,反映了资本实力的增强 [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量子光子芯片代工厂(亚利桑那州坦佩)已完成建设,进入测试工具和最终认证阶段,并开始增加客户交付 [8] - 代工厂获得来自加拿大领先研究机构的第五份服务采购订单,验证了全球需求 [9] - 量子机器业务方面,与Sandoz Ture Institutional Therapeutics Discovery Institute(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洛克菲勒大学和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联合机构)达成合作,通过云访问其DIRECT3量子优化机支持计算化学和生物分子建模研究 [10] - 季度后获得通过Analytic Mechanics Associates支持NASA兰利研究中心的新分包合同,应用Direct3量子机器处理星载LiDAR数据中的太阳光噪声 [11] - 季度后获得两笔新客户订单:向荷兰DEF理工大学出售量子光子测振仪用于无损检测研究;向一家大型汽车制造商出售免疫组织化学计算设备用于研发 [12]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使命是提供易于使用、价格合理的量子机器和光子解决方案,以解决现实世界问题,而非数十年后的未来 [7] - 公司愿景是通过利用薄膜铌酸锂和先进光子工程,使高性能量子解决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变得实用、可扩展且具有影响力,适用于从科学研究到工业应用的各个行业 [7] - 公司专注于两个关键领域:解决复杂优化、机器学习和传感问题的量子机器;为下一代电信、人工智能和量子应用提供关键构建模块的薄膜铌酸锂光子管代工厂 [8] - 坦佩代工厂是应对数据通信和电信领域显著且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的多阶段战略的第一阶段 [9] - 董事会已积极寻找下一任CEO,以帮助把握市场中的重大机遇 [6] - 公司通过参加关键贸易展览来拓展客户和合作伙伴关系,并加强了董事会,新增了拥有20多年融资、并购和企业战略经验的Eric Schwarz [12][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进入2025年在运营和财务方面均保持强劲势头 [18] - 代工厂预计今年将产生适度的初始收入,随着规模扩大和客户增加,收入增长预计在2026年开始加速 [9] - 公司正在推进量子及光子技术的实际应用,建立跨政府、研究和行业的宝贵合作伙伴关系,并为长期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 [18] - 随着代工厂的完成、客户活动渠道的增长以及资产负债表的增强,公司处于有利地位,能够继续履行其使命 [18] - 公司认为其量子系统正在产生影响,而非五年或十年之后 [1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董事长Yuping Huang兼任临时CEO,原CEO Bill McGann已退休 [5] - 公司在截至2025年1月的三个月内进行了三笔独立融资,加强了资本状况 [1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坦佩代工厂的产能限制及未来扩张计划 [21] - 管理层承认预计未来会出现产能限制,但强调公司正在开发颠覆性技术,需要时间建立开放、包容、互利的生态系统,让客户发现并验证其产品 [21] - 去年财务困难时期公司决定削减成本,将资源集中于建设代工厂和支持生产,这是代工厂能按时完成并拥有多产品供应的原因 [22] - 目前财务实力增强,公司将加强销售和业务开发团队,以快速扩大客户基础,为收入快速增长做好准备 [22] - 关于第二家工厂(Fab two),在开业典礼后,团队与董事会举行了为期两天的联合研讨会,深入讨论了下一步计划,包括Fab two,预示着令人兴奋的发展前景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