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效应
icon
搜索文档
前瞻全球产业早报: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前瞻网· 2025-10-21 18:2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 -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 [2] - 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509元,同比名义增长5.1%,实际增长5.2% [2] 区域经济与产业动态 - 前三季度贵州省互联网数据服务用电量同比增长达72.92%,反映出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3] - 前三季度深圳累计进出口总额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规模保持内地外贸城市首位 [3] - 前三季度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值4.1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3.16万亿元,首破三万亿大关 [4][5] 人工智能与算力基础设施 - 贵州省在建及投运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算力规模突破100EFLOPS,智算占比超过98% [3] - 微软已向英特尔下达其下一代AI芯片Maia 2的晶圆代工订单,计划采用18A或18A-P制程 [12][13] - 软银集团与日本初创企业JDSC就AI代理开发达成资本及商业联盟协议 [13] 人形机器人行业 - 宇树科技发布H2仿生人形机器人,高180cm,重70kg,展现出较高的运动灵活性和平衡控制能力 [6]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获得超6.3亿元订单,近期中标1.26亿元采购项目 [9] 消费电子与半导体 - 三星计划于10月27日至31日发布第六代12层HBM4,并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量产 [11] - 魏思琪接替王腾出任小米中国区市场部总经理 [10] 汽车行业 - 京东汽车披露车身制造工艺,采用高强度笼式设计,高强度钢占比超70% [7] - 蔚来汽车内部会议强调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目标,重点在于车型营销、供应链降本和软件交付 [8] 企业融资与资本市场 - 航空混合电推进系统研制商北京电擎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2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 [16] - 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由宁德时代旗下产业投资平台溥泉资本领投 [16] - 禹王生物营养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提交IPO申请,文远知行港交所IPO通过聆讯 [16] - 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创业板指涨1.98%;港股三大指数亦集体反弹,恒生指数涨2.42% [16] 企业动态与交易 - 开云集团即将将其美妆部门以约40亿美元出售给欧莱雅,交易涉及香水品牌Creed及多个时尚品牌的美妆产品开发权 [13] - 美国多家公司网络服务出现宕机,受影响企业包括亚马逊、Coinbase、罗宾汉、Snapchat等 [14] 前沿科技研究 -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在有机材料中观测到高效光能转化为电能的量子效应,有望推动太阳能电池发展 [15]
科学家在有机材料内观测到量子效应
科技日报· 2025-10-20 07:21
科学突破 - 首次在有机半导体材料P3TTM中观测到曾被认为仅存在于无机金属氧化物中的“莫特-哈伯德绝缘体”量子效应 [1] - 该材料中每个分子的核心有一个不成对的“单身”电子,使其具备独特的磁性与电子行为 [1] - 当分子紧密堆积时,相邻“单身”电子相互作用,促使它们交替上下排列,展现出特殊的量子现象 [1] 技术原理 - “单身”电子吸收光能后瞬间获得能量,跃迁至邻近分子,在原位置留下带正电的“空穴”,实现正负电荷的干净利落分离 [2] - 这些自由移动的电荷可通过外部电极收集,形成持续电流 [2] - 新材料仅凭单一物质即可完成整个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而传统有机太阳能电池需要两种材料分别提供和接收电子 [2] 性能与应用潜力 - 基于P3TTM薄膜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在光照下实现了近乎完美的电荷收集效率,几乎每一个入射光子都被转化为可用电流 [2] - 新分子结构可调节分子间接触与电荷分离所需的能量平衡 [2] - 该突破有望催生更简单、更轻便、更廉价的太阳能电池,使用低成本、轻质的材料制造 [1][2]
极端条件下稳定工作的量子传感器问世
科技日报· 2025-09-16 07:11
技术突破 -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新型量子传感器 能在超过大气压3万倍的极端高压条件下稳定工作并实现高灵敏测量[1] - 该传感器是首个在如此高压环境中成功运行的量子传感器 为探索物质在极端状态下的量子效应开辟新途径[1] - 测试结果显示 新型传感器能够探测到二维磁体磁场的微小变化 证明其在高压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和高灵敏度[2] 技术原理与优势 - 团队利用中子辐射束从氮化硼薄片中击出硼原子 在晶格中留下空位 这些空位可捕获电子 通过追踪每个电子的自旋能在量子层面深入洞察材料特性[1] - 相比此前基于三维结构钻石缺陷的传感器 新型传感器使用氮化硼薄片 厚度可小于100纳米(约为头发丝宽度的千分之一)[1] - 传感器本质上是嵌在二维材料里 与被测材料之间的距离不到1纳米 极大提升了信号分辨率[1] 装置设计与应用前景 - 装置设计包含"钻石砧" 由两块宽约400微米(大致相当于4颗尘埃颗粒宽度)的平坦钻石表面组成 在高压腔中挤压产生极端环境[2] - 新型传感器为超导研究提供新契机 可在高压条件下收集更准确的量子探测数据 为室温超导等研究提供可靠依据[2]
科学家利用量子效应原理造出首个自发光生物传感器
科技日报· 2025-07-01 15:29
技术突破 -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科学家首次开发出无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利用量子效应原理实现检测 [1] - 该技术基于非弹性电子隧穿现象,电子穿过极薄绝缘层时释放光子,通过特殊纳米结构大幅提升光发射概率 [1] - 传感器结构由超薄氧化铝绝缘层和金层组成,电子激发等离激元振荡产生光子,光子特性随环境生物分子变化实现检测 [2] 技术优势 - 新型传感器无需复杂外部光学设备,突破传统光学生物传感器对光源的依赖 [1] - 检测过程高度灵敏、实时且无需标记,适用于蛋白质或氨基酸等纳米尺度分子探测 [2] - 技术简化传感器结构,为便携式设备和现场快速诊断提供可能 [2] 应用前景 - 该技术有望应用于家庭健康监测、偏远地区疾病筛查和环境污染物快速识别 [2] - 推动新一代微型化、高性能生物检测设备发展,拓展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诊断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2] 行业影响 - 光学生物传感器在精准医疗、个性化诊疗及环境监测中发挥关键作用,新技术将提升其便携性和普及性 [1] - 纳米光子结构此前需依赖外部光源,新技术解决了这一限制,为行业带来革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