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框架

搜索文档
别整天喊科学没突破了,今年诺奖全是高手
虎嗅· 2025-10-10 07:44
诺贝尔奖获奖情况概述 - 2025年诺贝尔奖(除和平奖外)已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公布 [1][2][3] - 日本在25年内获得第22个诺贝尔奖,距离其50年拿30个奖的目标进展迅速 [6] - 谷歌在两年内有5名科学家获得3个诺贝尔奖,在企业获奖历史上仅次于贝尔实验室和IBM [7] 生理学或医学奖 - 获奖者为美国科学家玛丽·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日本科学家坂口志文,获奖原因是关于外周免疫耐受机制的开创性发现 [9] - 坂口志文于1995年发现“调节性T细胞”,该细胞负责监督免疫细胞,防止误伤正常细胞 [12] - 玛丽·布伦科和弗雷德·拉姆斯德尔的团队找到了调节性T细胞的总开关Foxp3基因 [13] - 该发现已应用于医学领域,如通过提升调节性T细胞治疗免疫缺陷综合征,以及在癌症治疗中管理肿瘤附近的调节性T细胞 [16] 化学奖 - 获奖者为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理查德·罗布森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奥马尔·亚吉,获奖原因是发展金属有机框架并开创分子建筑学 [18] - 金属有机框架是在分子尺度上构建结构,类似于土木工程 [20] - 北川进于1997年研制出“舌槽式”结构,可在室温下可逆地吸收和释放甲烷、氮气和氧气,使材料具备商用潜力 [26] - 奥马尔·亚吉研发的MOF-5材料耐高温且具有极大的内部比表面积,几克粉末的孔隙面积可媲美一个标准足球场,其气体吸附能力超越当时大部分材料 [28] - 该领域已吸引大量投资,新材料正逐步推广至日常生活,例如用于沙漠地区集水、捕获二氧化碳以促进碳中和等 [30][32][33] 物理学奖 - 获奖者为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获奖原因是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35] - 他们的实验证明在合适条件下,宏观系统也能发生量子隧穿等量子现象,颠覆了量子效应仅存在于微观尺度的传统认知 [37][41][44] - 基于此研究,约翰·马蒂尼斯将具有量子化能级的超导电路用作信息单元(量子比特),进而衍生出量子芯片和量子计算机 [46] - 该技术为未来的量子传感、量子计算等领域奠定了基础 [47] 行业影响与趋势 - 2025年诺贝尔奖全面回归基础科学,相较于去年与人工智能的关联,显得更为纯粹 [50] - 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如金属有机框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量子技术的突破,被视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共同智慧结晶 [52][53]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名科学家因何获奖?
新华网· 2025-10-09 16:42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评委邹晓冬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金属有机框架在许多领域都有重大应用价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应对 气候变暖方面,碳捕获技术的重要一步就是把二氧化碳从其他气体中分离出来。目前,分离步骤的成本约占整个碳捕获成本的70%左右,如果用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来吸附和分离二氧化碳,有望大幅降低成本。 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 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三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7万美元)的奖金。 这是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开发方面 所作出的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 ...
唠科|为化学创造“新空间”的金属有机框架——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 2025-10-09 15:57
66 这项成果是化学领域的重要 发现,获奖者首次实现了金 属离子与有机分子的有序结 合,成功设计出具有较大孔 洞的晶体结构,为合成具有 可控空间的化合物提供了新 方法。今天的研究者正利用 这一技术,为人类面临的资 源、能源与环境挑战寻找解 决方案。 5 P 三位获奖者用他们的发现, Flexible MOF Gas Figure 4. In 1998, Kitagawa proposed that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could be made flexible. There are now numerous flexible MOFs which can change shape, for example when they are filled or emptied of various substances. 图片来源:瑞典皇家科学院 ©,插画 / 约翰·亚尔内斯塔德 奥马尔 · M · 亚吉 则创造出高度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并证明 可以通过理性设计对其进行调控,使其具备 新的理想性能。 MOF Carbon Zinc Cavity Oxygen Figure 5, In ...
多孔MOFs破局之路:金属有机框架获诺奖加持,产业化进程与中国机遇
材料汇· 2025-10-08 23:51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三位奠基者,标志着该技术步入产业化快车道 [2][4] - 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工程师红利和巨大内需市场,在MOFs产业化进程中正从“并跑”迈向“领跑” [4] - 中国MOFs产业预计在2028-2030年迎来第一个爆发期,将在产能和应用创新上定义全球标准 [19] 攻坚克难:MOFs产业化的核心挑战与中国的突破路径 - 产业化需跨越从“克”到“吨”的巨大鸿沟,核心挑战包括成本与规模化生产、稳定性与寿命、成型与加工 [6][7] - **成本与规模化生产突破**:广东碳语新材料实现室温水相合成ZIF-8的百吨级产线,将直接生产成本降低一个数量级;山东纳美德通过无溶剂球磨的机械化学法实现绿色高效合成 [7];中触媒新材料、江苏九天高科布局微通道连续流反应技术,为万吨级产能奠定工程基础 [8] - **稳定性与寿命突破**:吉林大学于吉红院士团队和南开大学通过分子设计提升骨架稳定性;产业端通过原位生长或表面修饰技术制备复合颗粒/模块,增强机械强度以承受工业条件 [9] - **成型与加工突破**:江苏九天高科在MOFs分离膜制备上取得突破,制成大面积无缺陷膜组件用于气体分离;成都贝斯特将MOFs粉末挤出成型为规整颗粒填料用于吸附塔 [11] 群雄逐鹿:中国MOFs产业化企业全景图 - 中国已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生态,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企业在各自赛道崭露头角 [13] - **吸附与分离赛道**:江苏九天高科是MOFs分离膜领军者,其丙烯/丙烷分离膜进入商业化示范阶段;中触媒新材料开发用于氢气纯化、氧气富集的大型吸附剂;山东纳美德是顶级规模化MOF材料供应商,建立百吨级ZIF-8、MIL-101等生产线;上海丛晟新材料专注于高端化学分离,MOF手性色谱填料用于医药中间体纯化 [14] - **能源与环境赛道**:岳阳兴长石化开发的MOF材料进入宁德时代固态电池评测体系;中石化在新疆油田碳捕集先导试验中测试MOF吸附剂;中国宝武在钢厂尾气处理环节开展MOF碳捕集中试;广东碳语新材料的MOF基甲醛吸附剂和VOCs净化模块为多家家电品牌供货 [15] - **生物医药与前沿应用**:上海伯修新材料专注于MOF在药物缓释领域应用,在抗癌药物靶向递送系统取得临床前研究积极数据;北京华科福瑞科技开发MOF基生物传感器,用于疾病早期诊断和重金属检测 [16] 展望:诺奖只是起点,中国MOFs产业迎来黄金十年 - 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科研梯队、最完备的化工产业链、最具潜力的内需市场以及已验证的产业化能力 [19] - 随着成本持续下降和应用场景拓宽,产业将在2028-2030年迎来第一个爆发期,在产能和应用创新的广度与深度上领先全球 [19]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证券时报· 2025-10-08 23:00
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生于1951年,专注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 用开发。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M·亚吉 (Omar M. Yaghi),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 架领域的发展"。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就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于1937年,为金属有机框架的理论基 础做出重要贡献。 奥马尔·M·亚吉 (Omar M. Yaghi)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在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和实 际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 责编:叶舒筠 校对: 李凌锋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 究相关 行 为主体 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 股事会专栏 丨 投资小红书 丨 e公司调查 丨 时报会客厅 丨 十大明星私募访谈 丨 "我们是恋 ...
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券商中国· 2025-10-08 21:35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M·亚 吉 (Omar M. Yaghi),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发展"。 日本京都大学的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生于1951年,专注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就职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生于1937年,为金属有机框架的理论基础做出重要贡献。 奥马尔·M·亚吉 (Omar M. Yaghi)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在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截至2024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116次,有197位获得者,其中63次由1人获得,25次由2人分享,28次由3人共享。其中有8年因故停发;有9年 延迟一年颁发;2位两次获奖;8位女性获奖;一对夫妻获奖;一对母女获 奖。 其中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35年,年仅35岁的他,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共同获奖,从此 开创并保持着这一年 ...
30年前被评审嫌弃“无用”的材料,为何能赢得诺贝尔化学奖?
虎嗅· 2025-10-08 21:08
当地时间10月8日11时45分,2025 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授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亚吉(Omar Yaghi),以表彰"他们对金属-有机框架的发展"。 三位获奖者创造了一种具有巨大空间的分子结构,使气体和其他化学物质能够在其中流动。这些结构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简 称 MOF),可用于从沙漠空气中提取水分、捕获二氧化碳、储存有毒气体,或催化化学反应。 三位获奖者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分子结构架构形式。在他们的设计中,金属离子充当"角石",由长链有机(以碳为基础的)分子相互连接。金属离子与有机 分子共同组装成具有大量空腔的晶体结构。这种多孔材料被称为金属有机框架(MOF)。通过改变 MOF 所采用的构筑单元,化学家可以定向设计出能够 捕获和储存特定物质的材料。MOF 还可以驱动化学反应或导电。 诺贝尔化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海纳·林克(Heiner Linke) 表示:"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巨大的潜力,为定制化的新功能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三 位得主的奠基性发现之后,化学家们已经构筑出 ...
三名科学家因金属有机框架研究获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新华社· 2025-10-08 21:07
"金属有机框架具有巨大的潜力,为实现具有新功能的定制化材料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诺贝尔化学 委员会主席海纳·林克说。 据介绍,在三名获奖者的突破性发现之后,化学家们构建了数以万计不同种类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 中一些材料可能有助于解决人类面临的很多重大挑战。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评委邹晓冬当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金属有机框架在许多领域都有重大应用价 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应对气候变暖方面,碳捕获技术的重要一步就是把二氧化碳从其他 气体中分离出来。目前,分离步骤的成本约占整个碳捕获成本的70%左右,如果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来 吸附和分离二氧化碳,有望大幅降低成本。 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8日电(记者朱昊晨 郭爽)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 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三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开发方面所作出的 贡献。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汉斯·埃勒格伦当天在皇家科学院会议厅公布了获奖者名单及主要成就。今年 的化学奖得主创造了具有较大空腔的分子结构,气体和其他化学物质可以在空腔中流动,被称为金属有 机框架。这类材料可用于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分、捕获二氧化碳 ...
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8:46
(原标题: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地时间10月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理 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和奥马尔·M·亚吉 (Omar M. Yaghi),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 域的发展"。 北川进 (Susumu Kitagawa)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 奥马尔·M·亚吉 (Omar M. Yaghi) 截至2024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116次,有197位获得者,其中63次由1人获得,25次由2人分 享,28次由3人共享。其中有8年因故停发;有9年延迟一年颁发;2位两次获奖;8位女性获奖;一对夫 妻获奖;一对母女获奖。 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时年97岁。他被誉为"锂电池之父",他的研究彻 底改变了手机、电脑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2023年6月,古迪纳夫去世,享年100岁。 近三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 2024年一半授予大卫·贝克,另一半共同授予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分别表彰他们在蛋白质设 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贡献。 20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中国能源报· 2025-10-08 18:09
三位科学家共享202 5年诺贝尔化学奖 。 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格鲁斯本。1 962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 评委会认为,获奖者开发了一种新型分子结构。他们创造的结构——金属有机框架——包含大空腔,分子可以在其中流入和流出。研究 人员用它们从沙漠空气中收集水,从水中提取污染物,捕获二氧化碳并储存氢气。 北川进,19 51年出生于日本京都。1 979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 瑞典皇家科学院8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领域的贡 献"。 奥马尔·M·亚吉,19 65年出生于约旦安曼。199 0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ID:c ne n e rgy) 编辑丨闫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