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蛋白质结构预测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券商中国· 2025-10-08 21:35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及贡献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发展 [1] - 北川进专注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 [3] - 理查德·罗布森为金属有机框架的理论基础做出重要贡献 [6] - 奥马尔·M·亚吉在金属有机框架的合成方法和实际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9] 诺贝尔化学奖历史数据 - 截至2024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发116次,有197位获得者 [12] - 奖项分布情况为63次由1人获得,25次由2人分享,28次由3人共享 [12] - 最年轻得主为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获奖时35岁 [12] - 最年长得主为约翰·古迪纳夫,获奖时97岁,其研究彻底改变了手机、电脑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 [12] 近三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回顾 - 2024年奖项一半授予大卫·贝克,另一半共同授予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贡献 [13] - 2023年奖项授予莫吉·巴旺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埃基莫夫,以表彰他们发现和合成量子点 [14] - 2022年奖项授予卡罗琳·贝尔托齐、莫滕·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利斯,以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 [15]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三位科学家共同获奖
中国新闻网· 2025-10-08 19:46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情况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开发领域的贡献 [1] -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836万元人民币 [1] 诺贝尔化学奖的跨学科性质 - 诺贝尔化学奖因其获奖成就常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重学科而被调侃为"理科综合奖" [2] - 2017年化学奖颁给在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领域做出贡献的三位生物物理学家,2018年化学奖颁给在"进化控制"方面做出贡献的三位生物学家 [2] - 2024年化学奖与人工智能"擦出火花",授予在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 [2][5]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成就 -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戴维·贝克、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以表彰他们破解了蛋白质结构的密码 [5][12] - 戴维·贝克成功构建了全新的蛋白质种类,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了预测蛋白质复杂结构的突破 [5] - 蛋白质结构预测凸显了人工智能的力量,使人工智能方法应用于蛋白质设计,大大提高了设计能力和准确性 [5] 化学奖成果的产业化应用 - 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道夫·冯·拜尔推动实现了靛蓝的工业化生产,使牛仔布得以普及 [6] - 全球每年售出的牛仔裤超过45亿条,其中大部分使用合成靛蓝染色 [7] - 1953年和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在高分子化学领域的突破推动了塑料工业技术发展,使塑料制品遍布生活各个场景 [8] 近十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成就 - 2023年化学奖授予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以表彰其在发现和合成量子点方面的贡献 [13] - 2022年化学奖授予卡罗琳·贝尔托齐、莫滕·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沙普利斯,以表彰其在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 [13] - 2021年化学奖授予戴维·麦克米伦和本亚明·利斯特,以表彰其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 [13] - 2020年化学奖授予玛纽埃勒·沙尔庞捷和珍妮弗·道德纳,以表彰其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贡献 [14] - 2019年化学奖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以表彰其在锂电池研发领域的贡献 [15] - 2018年化学奖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乔治·史密斯和格雷戈里·温特利,以表彰其在酶的定向演化及噬菌体展示技术方面的成果 [16] - 2017年化学奖授予约阿希姆·弗兰克、理查德·亨德森和雅克·杜博歇,以表彰其发展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17] - 2016年化学奖授予让-皮埃尔·索维奇、弗雷泽·斯托达特和伯纳德·费林加,以表彰其设计和合成分子机器 [18] - 2015年化学奖授予托马斯·林达尔、保罗·莫德里奇和阿齐兹·桑贾尔,以表彰其在基因修复机理研究方面的贡献 [18]
刚刚,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证券时报网· 2025-10-08 18:46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者与贡献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理查德·罗布森和奥马尔·M·亚吉,以表彰他们在金属有机框架领域的发展 [1] 诺贝尔化学奖历史数据 - 截至2024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已颁发116次,共有197位获奖者 [2] - 奖项分布情况为:63次由1人获得,25次由2人分享,28次由3人共享 [2] - 历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35年获奖时年仅35岁 [2] - 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约翰·古迪纳夫,2019年获奖时97岁 [2] 近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奖回顾 - 2024年奖项一半授予大卫·贝克,另一半共同授予德米斯·哈萨比斯和约翰·江珀,表彰他们在蛋白质设计和蛋白质结构预测领域的贡献 [3] - 2023年奖项授予莫吉·巴旺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埃基莫夫,表彰他们发现和合成量子点 [4] - 2022年奖项授予卡罗琳·贝尔托齐、莫滕·梅尔达尔和卡尔·巴里·夏普利斯,表彰他们在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方面的贡献 [4]
南开大学郑伟等开发蛋白结构预测新模型:AI+物理模拟,超越AlphaFold2/3
生物世界· 2025-05-26 16:38
蛋白质结构预测技术突破 - 南开大学郑伟教授团队开发了新型蛋白质结构预测工具D-I-TASSER,在CASP15比赛中表现优于AlphaFold2和AlphaFold3 [2][3] - D-I-TASSER成功预测了人类蛋白质组中19512个蛋白质,覆盖率达95%,能够折叠81%的蛋白质结构域和73%的全长序列 [3][12] - 该技术融合深度学习和物理模拟,实现了高精度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预测 [3] AlphaFold的局限性 - AlphaFold在多结构域预测方面存在短板,80%的人类蛋白质含多个结构域,传统方法常忽略域间相互作用 [6] - AlphaFold是静态模型,难以捕捉蛋白质动态变化,对缺乏同源序列的蛋白质预测能力骤降 [6] - 纯数据驱动方法可能丢失蛋白质折叠的底层物理规律 [6] D-I-TASSER技术创新 - 深度融合深度学习与物理模拟,整合多源信息并利用物理引擎迭代优化结构 [8] - 首创自动切割-独立预测-动态组装的流程,域内精度达0.858,较AlphaFold2提升2.8%,域间取向误差降低17% [8] - 采用升级版DeepMSA2搜索宏基因组数据库,多序列比对信息量提升6.75倍 [11] 技术性能表现 - 在CASP15盲测中,对困难靶标的预测精度比AlphaFold2高29.2% [11] - 成功解析超过3000个氨基酸残基的超大蛋白质,如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捕捉开放/闭合双构象 [11] - 无序区域构象多样性比AlphaFold高59%,系统注释了ATP结合、铁硫簇组装等关键功能位点 [14][15] 当前挑战 - 对孤儿蛋白(同源序列<1%)预测精度降至0.67 TM-score [20] - 尚未涉及蛋白质复合体的结构预测 [20] - 计算耗时仍高于纯深度学习模型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