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量量子化
icon
搜索文档
唠科|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新华社· 2025-10-08 16:30
2025年 诺贝尔奖项揭晓 唠科工作室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解读 图片来源:瑞典皇家科学院 ©,插画 / 约翰·亚尔内斯塔德 获奖者 ... 约翰 · 克拉克 1942年出生于英国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获奖成果 在F 0 res 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 和能量量子化 评奖委员会 怎么说 CG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成果 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 了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 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 H 让量子现象"肉眼可见"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的开创性发 和 让我们"看见"单口方在 九,江苏IJ 自九 目不同 于微观领域的量子现象,也为 新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基础。 量子力学以 "怪诞"和"反直觉" 的现象而闻名。 米歇尔 · H · 德沃雷 1953年出生于法国 美国耶鲁大学和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约翰 · M · 马蒂尼斯 出生于1958年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 当我们把球扔向墙壁时, 每次都会反弹回来。 然而在微观世界, 单个粒子有时却会"穿墙而过", 这种量子力学现象被称为量子隧穿效应。 hen you t ...
60秒!诺贝尔奖评委让你听懂:今年的物理学奖有多牛
新华社· 2025-10-08 13:26
获奖者与获奖原因 -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位量子物理学家 [2] - 获奖原因为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2] 获奖成就的意义 - 该获奖成就打开了一扇门,使人们能够在更大尺度上研究量子力学世界 [2] - 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成员埃娃·奥尔松用"小球穿墙"的绝妙比喻来解释该成就的重要意义 [2] 颁奖背景 - 颁奖年份2025年恰逢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但瑞典皇家科学院在评审时并未意识到这一巧合,直到颁奖前才发觉 [2]
谈美政府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诺奖得主克拉克: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环球网· 2025-10-08 11:13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8日报道,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2025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克拉克警告称。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政府在执政数月内采取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向顶尖高校施压等措 施,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今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多名职员发表联名信,批评特朗普政府 大幅削减科研资金,称相关政策将科学研究政治化并"浪费公共资源"。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 斯,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法新社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他与另外两名获奖者都是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于获奖一事,克拉克表 示,自己"感到震惊","我这一生从来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报道称,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克拉克表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 题。"这会使美国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陷入瘫痪。"克拉克称,自己认识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在经费方面受 到严重打击。 ...
谈美政府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克拉克: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环球网· 2025-10-08 10:56
法新社称,克拉克出生于英国,他与另外两名获奖者都是美国高校研究人员。对于获奖一事,克拉克表 示,自己"感到震惊","我这一生从来没想过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报道称,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克拉克表示,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 题。"这会使美国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陷入瘫痪。"克拉克称,自己认识一些研究人员,他们在经费方面受 到严重打击。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克拉克警告称。 综合路透社等媒体此前报道,特朗普政府在执政数月内采取大幅削减科研经费、向顶尖高校施压等措 施,在美国国内引发强烈不满。今年6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多名职员发表联名信,批评特朗普政府 大幅削减科研资金,称相关政策将科学研究政治化并"浪费公共资源"。 【环球网报道】据法新社8日报道,对于特朗普政府采取大幅削减科研预算等措施,2025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获得者之一约翰·克拉克在接受采访时称,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 瑞典皇家科学院7日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 斯,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
三名量子物理学家获诺奖,他们让微波通信成为可能
新京报· 2025-10-08 07:37
能量量子化的基本要义是,能量是以最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传递的。能量的吸收或释放必须是 这些能量子的整数倍。 在量子力学诞生百年之际,2025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约翰· 克拉克、米歇尔·H·德沃雷和约翰·M·马蒂尼斯三名量子物理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实现宏观量子力 学隧穿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方面的贡献。 量子力学在1925年诞生,今年正值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主席奥勒·埃里克松当天表示,百年来量 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它大有用处,为数字技术提供了基础。 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相信很多人仍不知就里,甚至满 头雾水。 按照颁奖者的解释,今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芯片上的实验揭示了量子物理学的实际应用,他们展示了 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量子能级可以操控于掌中。 发现微观粒子具有"穿墙术" 简单地看,电路中的宏观量子隧道(隧穿)效应是指宏观物体(如超微颗粒的磁矩或磁通量)表现出穿 过能量势垒的量子行为。这种效应在纳米尺度下比较显著,限制了微电子器件的微型化和信息存储设备 的信息保存时间。 因此,量子隧道效应,就是指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越 ...
专家解读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人为超导量子计算奠基
新京报· 2025-10-07 22:50
"量子系统是微观世界的规律,原子、分子都遵循量子力学的原理,但是能不能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宏 观的量子效应,过去大家都不太清楚。"范桁说,1985年,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设计了一个超导器件,这个器件相对比较大,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有所谓的 量子效应,但他们在这个系统里观测到了量子效应,即他们首先在宏观可控的系统中发现了量子效应, 把量子器件从微观尺度突破到宏观尺度。" 新京报讯(记者张璐)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5时45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和John M. Martinis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了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 和能量量子化"。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桁、北京量子院执行院长常凯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对获奖人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解读。专家表示,三位获奖人为超导量子计算做了一系列奠基性工作。 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三名科学家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贡献获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华 社记者 彭子洋 摄 "他们的发现为基于超导约瑟夫森 ...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超导量子计算机铺平道路
虎嗅· 2025-10-07 20:22
当地时间10月7日11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颁给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米歇尔・H・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和约翰・M・马丁尼斯 (John M. Martinis),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效应与能量量子化现象"。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在一个大到可以手持的电回路系统中,展示了量子隧穿和能量量子化效应,解决了物理学 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一个系统能展示量子力学效应的最大尺寸是多少。这几位获奖者的实验证明,量子力学特性可以在宏观尺度上具体体现。计算机微芯片 中的晶体管,便是我们身边已成熟应用的量子技术实例之一。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下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计算机以 及量子传感器等领域。 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 Olle Eriksson 评论道:"能够庆祝百年量子力学不断带来新的惊喜,真是太棒了。它也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因为量子力学是所 有数字技术的基础。"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告诉"返朴":本次诺奖是"导师+博后+博士生"的三剑客完美组合,他们通过发表两篇《物理评论快报》(P ...
2025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中国新闻网· 2025-10-07 18:17
中新网10月7日电(记者 张奥林)北京时间10月7日下午,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科学家约翰·克拉 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三人获奖,以表彰他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 能量量子化"。 图片来源:诺贝尔奖官网截 图。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殿堂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百年征程,既有加冕,也有遗珠。在这份名单中,华 人科学家们同样留下了印记。回顾近十年的得主,似乎能触摸到科学前进的脉搏。 资料图: 然而,也有许多做出奠基性贡献的物理学巨擘,因种种原因与诺奖擦肩而过。 多位华裔获奖 截至目前,共有多位具有华裔血统的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一同获奖,他们在当时被誉为"物理学圣杯"的宇称守恒定律上取得了突破性发 现,提出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并不守恒。 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介绍称,该理论彻底改变了世人对对称性的认识,在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道 路上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这也是华人科学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 在那之后,丁肇中在1976年因发现了全新的基本粒子——J/ψ粒子,与伯顿·里克特共同获奖;朱棣文在 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 ...
因量子力学领域贡献,3名科学家获颁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一财经· 2025-10-07 18:07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当地时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约翰·克拉克、麦克·H·德沃雷特、约翰·M·马蒂尼,以表彰他 们"发现电路中的宏观量子力学隧道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