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人才培养
icon
搜索文档
金融“知识摆渡人”齐聚太原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内训师大赛展创新活力
中国新闻网· 2025-09-29 14:18
活动概况 - 亚洲金融合作联盟第六届"联盟杯"内训师大赛于9月25日至26日在山西太原举办 为期两天的活动吸引全国24家金融机构的100余位培训负责人和内训师参与[1] - 活动由亚洲金融合作联盟主办 晋商银行和亚联金融研修院联合承办 以"研修赋能成长金融智创未来"为主题[3] - 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参赛选手参与竞赛 最终五位选手荣获最高荣誉"师王"称号 另评选出特等奖9名 一等奖11名 二等奖13名 以及最佳组织奖10家 卓越组织奖9家[9] 战略意义 - 大赛旨在通过竞技交流形式为金融行业挖掘和锻造高素质 专业化的内训师队伍[3] - 内训师被定义为金融机构的"知识摆渡人" 肩负经验传承 技能传递 文化传播三重使命[6] - 活动不仅展示会员单位人才培养方式 更搭建机构交流协作的桥梁纽带[6] 晋商银行角色 - 作为承办方 晋商银行持续完善"育 练 赛 用"一体化机制 纵深推进学习型银行建设[3] - 晋商银行党委书记郝强表示承办大赛是对组织与服务能力的检验 更是与优秀同业学习互鉴的宝贵契机[3] - 山西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潘跃飞肯定晋商银行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久久为功 展现强烈责任感和进取心[6] 行业影响 - 大赛成功举办为金融行业选拔了一批高素质 专业化内训师队伍 促进各金融机构间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9] - 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山西样本"和"联盟方案" 彰显山西银行业开放担当进取的良好形象[10]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指出人才是金融强国的根本基石 内训师是推动行业创新与稳健前行的核心资源[10] 未来展望 - 联盟秘书长提出要以赛促学提升能力 共享资源加深协作 启动内训师标准体系建设与认证机制[6] - 山西省委金融办希望大赛催生更多赋能业务的精品课程 晋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人才培养的"山西经验"[7] - 希望亚洲金融合作联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将更多优质资源引入山西 开展更深层次合作[7]
加强金融监管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 政策与监管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8-18 18:25
强大的金融监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 强大的金融监管是金融机构稳健、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货币稳定的基础,通过准入监管、资本充足率监管等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抵御冲击的能力 [3] - 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质是"法治高地"和"秩序高地",透明高效的监管能吸引全球金融机构、资金和人才,提升国际竞争力 [3] - 金融监管与中央银行协同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保障货币政策有效性,防范汇率波动,确保人民币在国际计价结算中的公信力 [3] - 金融人才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核心引擎,其专业能力和道德水平直接影响金融资产安全、机构稳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4] - 金融行业的高风险特性(如欺诈、操纵、技术故障)凸显了人才队伍在风险防范中的关键作用 [4] 中国金融监管的发展与实践 - 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完善,未发生重大金融风险,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高效监管指明方向 [5] - 党的二十大强调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健全监管机制和问责制度防范重点领域风险,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克服监管碎片化问题 [5] -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结合现代金融规律与国情,金融监管理论研究对多领域监管实践(如消费者权益保护、跨部门协同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6] 金融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方向 - 需总结中国40年金融监管实践,推动自主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建设,服务金融强国目标 [6] - 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应聚焦信息不对称、监管寻租等核心问题,优化社会监督和问责机制 [6] 投稿要求与规范 - 投稿需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内容,风格包括分析研判或解读评论,强调前瞻性和实践性 [11][12][13] - 形式要求简洁,避免复杂模型和过多数据,字数控制在3000-6000字 [12][13] - 投稿需提供作者信息、学术简介及联系方式,采用后需补充身份证和银行账户资料 [14][15][16]
如何打通金融人才培养与就业“最后一公里”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8
金融行业人才需求特征 - 对专业人才要求更高,需具备良好金融业务实践适应性[2] - 数字化转型需要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及金融与技术复合型人才[2] - 风险挑战增多,需要更多风险管理人才以确保合规运营[2] - 需要了解产业内在规律的金融人才[2] - 金融制度型开放加速,需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2] - 数字化进程加快,对从业人员学历要求上移,需跟上技术迭代节奏如AIGC[3] - 中短期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对营销、服务类人员需求持续上升[3] 高校人才培养变革 - 将数据科学、环境科学、公共治理等学科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链条,打造金融科技、绿色金融多学科交叉培养模式[4] - 增设机器学习与资产定价、碳市场机制、ESG投资等课程以适应智能时代[4] - 通过建设实验室、引入案例教学、联合业界人士授课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4] - 培养越来越注重实用化,将高质量发展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4] - 设置金融科技、智慧金融试验项目,增设编程、大数据等课程及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4] 金融专业学生能力提升路径 - 建议立足金融学重要学科问题展开技术学习,如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强化学习等[5] - 通过数理建模刻画金融系统运转及透过理论进行数据实证分析是关键学习框架[6] - 学会使用AI技术提高学习效率与逻辑思维能力[6] - 建立问题导向,提高实践能力,多去金融机构实习[6] - 进行高阶级知识学习和技能练习,多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实现课赛融合[6] - 考取有含金量的专业证书实现课证融通[6] 中学生及高考生知识储备建议 - 除升学必选科目外,可从了解金融热点动态开始培养学科兴趣[7] - 尝试接触编程实践,培养编程思维和数理思维[7] - 关注国际市场新变化、新需求,选择感兴趣领域充实提高[7] - 多读金融投资经典书籍,了解重大金融历史事件[7] - 关注经济金融新闻,理解市场、工具、机构的影响因素[7] - 提前掌握计算机程序和统计方面基础知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