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压力

搜索文档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5.10-5.16)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17:55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可能是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涉及关税压力测试系列分析[5][6] - 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印证中国制造业的"难替代性",九个行业细分商品具备这一特性,包括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0]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贸易谈判可能拆分议题推动局部协议,核心利益难以轻易妥协[7][29] - 增量政策可能因时因势推出,关注内外博弈下的政策变局[12][21] 高频跟踪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14][15] - 4月通胀受关税冲击PPI较大,但消费需求改善支撑核心CPI[17][18] - 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后海外资产走势分化,原油价格大幅反弹[1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基建开工边际改善,人流出行强度大幅上行[24] -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等[26] - 4月M2增速跳升,随政策加力微观主体预期或趋稳[27][28]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0期讨论关税终局、贸易冲突及稳增长政策路径[33][34] - "洞见"系列第60期聚焦金融压力对美联储转鸽的影响[35][36] - "洞见"系列第61期探讨贸易冲突终局及关税压力测试[37][38]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5.10-5.16)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7 18:07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可能是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关税压力测试系列分析显示金融环境对政策转向的影响显著[5][6] - 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难替代性",特别是在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10] - 中国制造业中满足多重难替代性条件的行业包括橡胶塑料制造业、化学制品业、杂项制造业等[10]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显示贸易谈判可能采取更灵活手段,但核心利益分歧仍存[7][29] - 关税谈判不确定性下,增量政策可能需要"因时因势"推出,关注政策灵活调整[12] 高频跟踪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14][15] - 4月通胀数据显示关税对PPI冲击较大,但消费需求改善支撑核心CPI[17][18] - 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后海外资产走势分化,原油价格大幅反弹[19] - 5月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基建开工边际改善,人流出行强度显著提升[24] - 4月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跳升,反映货币政策宽松效果显现[26][27] 政策动态 - 央行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26]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2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26] - 房地产政策方面加快出台适配新发展模式的融资制度,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26] - 资本市场政策包括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范围600亿元,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26]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0期讨论关税终局问题,分析近期市场核心关注点[33][34] - "洞见"系列第60期探讨金融压力作为美联储转鸽主要矛盾的议题[35][36] - "洞见"系列第61期聚焦贸易冲突终局问题,分析关税压力测试结果[37][38]
金融压力或是美联储“转鸽”的主要矛盾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未提及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金融压力影响美联储决策** - 核心观点:金融压力是影响美联储决策的重要因素,综合衡量融资条件、违约风险和风险偏好,通过短端利率传导至长端利率影响经济[1][3] - 论据:当前美国经济可能处于滞胀状态,金融压力不容忽视,即将公布的 CPI 数据和二季度数据可能偏向通胀,影响美联储决策;金融市场动荡会恶化居民消费意愿,金融条件收紧可能影响制造业投资,美联储或更关注经济下行风险[1][2][4] - **历史上金融压力提升使美联储转鸽** - 核心观点:过去十年间,多个案例显示金融压力提升导致美联储转向鸽派[5] - 论据:2016 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2019 年美联储超预期加息偏鹰、2020 年新冠疫情冲击、2024 年美国非失业率上升至 4.3%,这些情况均使金融市场被动反应,迫使美联储采取鸽派立场降息稳定市场[5][6][7][8] - **2015 - 2016 年美联储加息情况** - 核心观点:2015 - 2016 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金融市场动荡使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美联储仅加息一次并下修加息空间[9] - 论据: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动荡,欧洲和中国经济疲弱,通胀稳定但经济状态不稳,金融压力提升成为美联储转鸽信号[9] - **过去几年美联储重要政策调整案例** - 核心观点:过去几年美联储有多次重要政策调整[10] - 论据:2018 年 9 月鹰派加息致美股回撤 20%,美联储转鸽并下修加息空间;2020 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美联储迅速降息至零并开启量化宽松;2021 年失业率升至 4.3%,美联储 9 月降息 50 个基点;2022 年高通胀时美联储不顾金融压力提升进行加息[10] - **2025 年美联储降息节奏预测** - 核心观点:预计 2025 年美联储将在 7 月、10 月和 12 月分别降息,7 月降息概率较高,6 月较低,股票市场或实体利差出现压力可能使货币宽松在 3 月开启[11] - 论据:美国经济未来主线将从滞胀风险转向经济走弱风险,当前市场有此预期[11] - **不同情景下美国利率和股票市场变化** - 核心观点:未来金融市场不同情景下,利率通常上行,股票下行,股票下行致金融压力上升可能打破美联储僵局[12] - 论据:未来可能出现衰退交易、通胀交易或滞胀交易、债务上限与减税法案推行等情景,股票市场再现压力或实体利差出现问题可能成为货币宽松开启重要时间点[1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对等关税缓和基于 90 天暂停期或豁免期进行,6 月份降息概率仍难以确定[3] - 根据 2018 - 2019 年关税经验,关税导致的通胀上行压力通常是暂时性的,此次关税变化更快,更显暂时性效果,目前对等关税基本倒退至 4 月 2 日左右水平,对美国经济冲击至少在一个百分点以上,2025 年美国是否能保持稳态或出现潜在下调仍难以确定[4]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或是美联储“转鸽”的主要矛盾 ——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六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1 22:18
核心观点 - 面对关税引发的滞胀风险,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分歧,金融市场压力可能成为其政策转向的关键因素 [2][8] - 2025年美联储仍可能降息,首次降息时点或位于三季度 [5][37][42] 滞胀环境下的美联储决策困境 - 关税冲击导致经济呈现"滞胀"特征:制造业PMI和短期通胀指标显示风险临近 [3][9] - 美联储5月FOMC会议采取"事后反应"立场,目标利率区间维持在4.25-4.50% [9][10] - 双重使命平衡困难:1)短期内通胀风险可能超过增长压力 2)金融压力上行会加剧经济下行风险 3)关税引发的通胀具有暂时性特征 [3][16] 金融压力对政策的影响机制 - 金融压力可通过融资条件、违约风险和风险偏好等指标综合衡量,包含信贷、股票估值、流动性等多维度 [26][27] - 历史案例显示金融压力与政策转向密切相关:1)2015-2016年全球不确定性导致加息放缓 2)2018年美股回撤20%促使转鸽 3)2020年疫情冲击引发紧急降息 4)2024年非农数据触发预防式降息50BP [28][30][31] - 金融加速器效应:压力上行会自我强化,可能使经济放缓转为衰退 [26] 2025年政策展望 - 美国经济主线可能从"滞胀"转向"衰退",未来1-2个季度市场将纠结于增长与通胀的平衡 [37] -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1)6月会议降息概率17.2%维持现利率,82.8%降息25BP 2)7月会议降息50BP概率达51.1% [42] - 关键观察指标:1)ISM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骤降 2)金融条件指数(FCI-G)显示压力上升 3)历史关税案例(如2018年洗衣机)显示价格冲击的暂时性 [12][18][22] 数据与市场动态 - 5月FOMC会议后利率期货隐含利率变化:2025年12月联邦利率从3.57%小幅下调至3.55% [39] - 大类资产表现分化:WTI原油当周反弹4.7%至61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3.1%至3326.3美元/盎司 [52]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保留10%基准关税但降低汽车关税 [52]
海外高频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联储例会“静观其变”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1 22:18
核心观点 - 面对关税可能引发的滞胀风险,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存在较大分歧,5月FOMC例会采取"静观其变"态度[3] - 金融压力可能成为美联储政策转向的主要矛盾,在滞胀环境下更关注经济下行风险[52] - 2025年美联储仍可能降息,首次降息时点或位于三季度,取决于金融压力和经济数据表现[53] 海外大类资产表现 - 当周标普500微跌0.5%,发达市场股指走势分化,日经225和德国DAX均上涨1.8%[4][5] - 10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4bp至4.37%,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3bp至2.65%[13] - WTI原油大幅反弹4.7%至61.0美元/桶,COMEX黄金大涨3.1%至3326.3美元/盎司[4][29] - 美元指数上行0.4%至100.4,在岸人民币升至7.25[4][23] 美英贸易协议 - 5月8日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美国保留对英国10%基准关税[33] - 美国降低英国汽车关税,前10万辆适用10%税率,超出部分征收27.5%[33] - 英国为美国乙醇提供14亿升免税配额,牛肉1.3万吨配额,承诺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37] 美联储政策动向 - 5月FOMC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强调"观望"态度,关注经济硬数据验证[39] - 鲍威尔表示若关税维持现状,美联储难以在价格和就业目标上取得进展[41] - 多位美联储官员发言倾向中性,关注关税对通胀和就业的影响[41] 德国经济数据 - 3月德国工业生产环比增长3%,远超预期的1%,药品和机动车是主要贡献行业[43] - 德国工业生产超预期可能反映对美"抢出口"行为,支撑欧元区一季度GDP[43] 美国就业市场 - 5月3日当周美国失业金初申人数22.8万人,低于预期的23万人,显示就业市场稳健[45] - 稳健就业数据为美联储维持观望态度提供支持[45] 全球宏观日历 - 重点关注5月13日美国4月CPI数据和5月30日PCE物价指数[48] - 中国将公布4月CPI、PPI和工业企业利润数据[48]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或是美联储“转鸽”的主要矛盾 ——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六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1 08:45
核心观点 - 金融压力可能成为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尤其在滞胀环境下[2][48] - 2025年美联储仍可能降息,首次降息时点或位于三季度[4][40][49] - 关税冲击导致美国经济面临滞胀风险,制造业PMI等指标已显示迹象[7][48] 滞胀环境下的美联储政策 - 关税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滞胀,制造业PMI和短期通胀预期显示风险临近[7][48] - 美联储5月FOMC例会采取"事后反应"而非"事前防范"的保守立场[7][48] - 双重使命(就业和通胀)的平衡使美联储决策困难[2][48] 金融压力的影响机制 - 金融压力可衡量融资条件、违约风险和风险偏好[24] - 金融压力上行会强化经济下行预期,通过"金融加速器"机制加剧衰退风险[24][49] - 鲍威尔提出应对金融条件的三大前提:波动显著、持续时间长、影响实体经济[24] 历史案例参考 - 2015-2016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美联储放缓加息[28] - 2018年9月鹰派加息引发美股20%回撤,促使政策转向[28][49] - 2020年初疫情冲击下美联储紧急降息至零并启动QE[28] - 2024年8月非农数据疲弱触发预防式降息50bp[29] 2025年降息展望 - 美国经济主线可能从滞胀转向衰退[35][49] - 6月例会若金融市场平稳,降息概率可能下降[40] -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7月可能开始降息[40] - 美联储当前维持利率4.25-4.50%区间不变[8]
海外高频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联储例会“静观其变”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1 08:45
美联储政策与市场预期 - 美联储5月FOMC例会维持"观望"态度,强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增加,维持FFR目标区间于4.25%-4.50%[31][33] - 鲍威尔表示需持续评估关税谈判信息,金融市场状况可能成为政策转向的关键因素[31][44] - 部分联储官员认为关税可能导致通胀压力与失业风险上升,但当前政策立场仍为中性[33][34] 海外大类资产表现 - 发达市场股指分化:标普500微跌0.5%,日经225与德国DAX均上涨1.8%,恒生指数涨1.6%[2][6] - 10Y美债收益率上行4bp至4.37%,德国10Y国债收益率上行13bp至2.65%,英国10Y国债收益率下行8bp至4.42%[8][9] - 大宗商品分化:WTI原油大涨4.7%至61.0美元/桶,COMEX黄金上涨3.1%至3326.3美元/盎司[19][21] 贸易协议与关税动态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美国保留10%基准关税,前10万辆英国进口汽车适用10%关税[25][29] - 英国承诺购买100亿美元波音飞机,并为美国乙醇提供14亿升免税配额、牛肉1.3万吨进口配额[29][30] - 协议涉及钢铝关税调整,英国需满足供应链安全条件以降低关税[25][30] 宏观经济数据 - 德国3月工业生产环比增长3%,超市场预期1%,药品和机动车出口为主要驱动力[35][36] - 美国当周失业金初申人数22.8万人,低于预期的23万人,显示就业市场稳健[37] - 欧元区能源与金融行业股票分别上涨2.2%和1.8%,医疗保健板块下跌3.7%[3] 汇率与新兴市场 - 美元指数上行0.4%至100.42,人民币兑美元升值0.2%,在岸汇率报7.25[12][15] - 新兴市场国债收益率分化:土耳其10Y国债收益率飙升302bp至34.85%,巴西10Y国债收益率下降36bp至13.70%[9] - 主要货币中英镑兑美元升值0.3%,日元兑美元贬值0.3%,墨西哥比索升值0.8%[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