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上市
搜索文档
八年两度辅导,杭州联合银行IPO卡在哪?
搜狐财经· 2025-11-19 18:10
能否跨越上市"最后一公里"? 《投资者网》叶观复 二次辅导"卡壳" 事实上,早在2017年5月,该行便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辅导协议,开启首轮上市筹备。至2020年11月,辅导工作宣告完成,彼时券商在总结报 告中称:"该行各方面运行已基本规范,不存在影响发行上市的实质问题,具备发行上市的基本条件。" 此后四年间,IPO进程戛然而止,无任何官方进展披露。市场普遍猜测,或与当时农商行整体上市政策收紧、股权结构复杂、不良资产隐忧等 因素有关。 2023年2月,杭州联合银行重启上市辅导,正式开启"二次冲刺"。截至目前,辅导期已进入第十一期,时间跨度超过两年半。最新报告显示, 当前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尚未取得浙江省国资监管机构关于国有股权设置方案的批复;二是尚需行业监管部门出具上市批复及监管 意见书。 换言之,尽管杭州联合银行在财务指标和资产规模上已达到上市门槛,但"合规性"与"监管认可度"正成为其能否真正迈入资本市场的决定性因 素。 对这家总资产逼近6000亿元的农商行而言,IPO已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倒逼自身完成现代化公司治理转型的关键契机。而能否跨越这"最后 一道监管门槛",将直接检验其从地方银行向公众公司蜕 ...
IPO冲线在即,14家中小行密集更新上市辅导材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10:30
上市进程总体态势 - A股银行板块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后已超过两年未有新银行上市,中小银行上市进程明显放缓 [1] - 目前仍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备案期,银行上市“预备役”队伍庞大 [1] - 完成辅导阶段整改后,银行仍需跨越材料申报、监管反馈等多重关卡才能正式进入IPO排队队列 [1] 拟上市银行名单与资产规模 - 15家拟上市银行中,徽商银行资产规模最大,截至2024年末为20,137.53亿元 [3] - 北京农商银行资产规模为12,652.15亿元,汉口银行为5,545.85亿元,成都农商银行为9,142.63亿元 [3] -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资产规模相对较小,为627.18亿元 [3] 资产权属规范问题 - 资产权属问题是各家拟上市银行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主要分为自有资产瑕疵和租赁资产不规范两类情形 [4] - 甘肃银行账面价值约1.43亿元的房屋相关合法业权仍在办理中 [4] - 温州银行部分自有房产存在未办证、权证未更名、实际用途与权证不一致等问题 [5] - 桂林银行因历史原因,仍有少量自有房产土地未办理权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完成备案登记 [5] 股权管理优化问题 - 股权管理问题涵盖股权结构复杂、股东资质不达标、违规持股等多重情形 [6] - 乌鲁木齐银行因历史原因导致股权结构复杂,正在推进增资扩股以优化股权结构 [6] - 徽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均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情况,违反相关规定 [6] -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9.99%,超出监管规定的10%上限 [7] 资本补充压力 - 资本充足指标承压是众多中小银行上市进程中的关键难题之一 [10] - 汉口银行实施增资扩股后,资本充足率从2023年末提升2.54个百分点至2024年末的14.38%,但资本充足指标仍面临压力 [11] - 上市融资是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充足水平的关键抓手 [11] IPO排队现状 - 截至目前,处于A股上市“候场区”的银行仅剩5家 [11] - 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阶段,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状态为“已受理” [11] - 东莞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因财务资料过期,IPO审核状态变为“中止” [12]
IPO冲线在即,14家中小行密集更新上市辅导材料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3 10:25
文章核心观点 - A股银行板块已超过两年没有新银行上市,但上市“预备役”队伍庞大,目前有15家银行处于上市辅导备案期 [1] - 这些拟上市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产权属规范、股权管理优化和资本补充三大共性问题,这些问题在注册制背景下被放大,成为上市的主要障碍 [1][9] - 即便完成当前阶段整改,这些机构仍需跨越材料申报、监管反馈等多重关卡,才能正式步入IPO排队队列 [1] 拟上市银行概况 - 目前有15家中小银行处于上市辅导期,辅导备案日期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12月(汉口银行)[2] - 截至2024年末,这15家银行资产规模差异显著,最大的徽商银行资产规模达20,137.53亿元,最小的芜湖扬子农商银行资产规模为627.18亿元 [2] 资产权属问题 - 资产权属问题是各家银行较为普遍的共性问题,主要分为自有资产瑕疵和租赁资产不规范两类情形 [3][4] - 甘肃银行账面价值约1.43亿元的房屋相关合法业权仍在办理权属手续 [4] - 温州银行部分自有房产存在未办证、权证未更名、实际用途与权证不一致等问题,自有土地中存在划拨用地未规范情形 [5] - 桂林银行因历史原因,仍有少量自有房产土地未办理权证,部分租赁房产未完成备案登记 [5] 股权管理问题 - 股权管理问题涵盖股权结构复杂、股东资质不达标、违规持股等多重情形 [7] - 乌鲁木齐银行因历史原因导致股权结构较为复杂,正在推进增资扩股工作以优化股权结构 [7] - 福建海峡银行面临股东人数较多、中小法人股东和自然人股东占比高的问题,股份确权比例仍有提升空间 [7] - 徽商银行、江苏江南农商银行均存在单一职工持股超过50万股的情况,违反相关规定 [7] - 芜湖扬子农商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19.99%,超出监管规定的10%上限 [8] - 如皋农商银行面临股权代持、股权质押冻结问题,徽商银行面临主要股东之间的股权纠纷 [9] 资本补充压力 - 资本充足指标承压是众多中小银行上市进程中的关键难题之一 [10] - 汉口银行在实施增资扩股后,截至2024年末资本充足率为14.38%,较2023年末提升2.54个百分点,但随着业务发展,资本持续消耗,资本充足指标仍面临压力 [10] - 上市融资是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提升资本充足水平的关键抓手 [10] IPO排队现状 - 截至目前,处于A股上市“候场区”的银行仅剩5家 [11] - 上交所主板的湖州银行处于“已问询”阶段,湖北银行、江苏昆山农商行状态为“已受理” [11] - 深交所排队的东莞银行、顺德农商银行因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IPO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 [11]
一纸警示函,照出桂林银行风控“裸泳”!原董事长落马只是序幕?
搜狐财经· 2025-11-10 15:28
十余年IPO长跑未果,却接连遭遇业绩滑坡、风控失守与掌门人落马的三重打击,桂林银行深陷多重危 机。 桂林银行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该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大关,但营收和净利润却分别出现 2.45%和7.58%的同比下滑。与此同时,该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94%,拨备覆盖率降至120%,踩在监管 红线上。 更为严峻的是,今年9月,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吴东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 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这家正在IPO辅导期的城商行,正面临业绩与治理的双重考验。 基金销售"无证上岗"资产扩张难掩业绩疲软 从表面数据看,桂林银行仍保持着一定的增长惯性。截至2025年9月末,该行总资产达6056.21亿元,较 年初增长5.06%。 然而,资产规模突破6000亿元的背后,深层的隐忧清晰可见。 2025年1-9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92.91亿元,同比下滑2.45%;实现净利润21.01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 7.58%。 这一"收入利润双降"的局面在银行业虽非个例,但其降幅之大,仍值得警惕。 | 项目 | 集团 | | 本行 | | | --- | --- | --- | --- | --- | ...
吸收合并新疆汇和银行、获准增资,新疆银行已启动IPO筹备
华夏时报· 2025-11-07 13:54
资本扩充与股权结构变化 - 新疆银行变更注册资本方案获批,通过定向募股43.17亿股,总股本将从79.06亿股增至122.23亿股 [2][3] - 新疆金投入股37.77亿股,持股比例达30.9%,或将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 [2][3] - 截至2024年末,该行国资企业股东持股比例达88.49%,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17.39%、17.39%和12.65% [3] 吸收合并与区域整合 - 新疆银行获批吸收合并新疆汇和银行,将承接其全部资产、负债、业务、机构和员工,新疆汇和银行将解散 [2][4] - 此次合并是继2024年吸收合并库尔勒银行后,新疆银行在区域改革化险方面的又一举措,使新疆地区城商行数量降至4家 [2][4] - 新疆汇和银行2021年末资产规模为448.62亿元,此前曾多次尝试A股及港股上市 [4] 上市筹备进程 - 新疆银行于2025年4月入选自治区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被列为重点上市后备金融机构 [5] - 该行于2025年5月启动上市财务顾问服务项目招标,推进IPO筹备进程 [2][6] 资本充足水平与经营挑战 - 截至2025年9月末,新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33%、9.33%和11.19%,较2024年末的10.55%、10.55%和13.18%均出现下降 [6] - 2024年该行信贷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导致资本充足水平快速降低 [6] - 专家指出,银行需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在战略定位、业务经营、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多层面进行系统性规划和有效执行 [6][7]
吸并6家村镇银行后,成都农商行距离上市还有多远?
南方都市报· 2025-11-03 20:49
事件概述 - 四川6家村镇银行获批解散,由成都农商行吸收合并,其资产、负债、业务和员工由成都农商行承接,改建为分支机构 [1][2] - 被合并的6家村镇银行均位于四川,成都农商行在其中持股比例介于81%至100%之间 [3] 对成都农商行的战略意义 - 吸收合并有望通过统一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资产质量,对后续IPO申报中的合规性审查有积极作用 [1][3] - 整合可借助成都农商行资源优势提升原村镇银行经营质效,同时减少关联交易、规范业务流程 [3] - 若成功上市,将弥补成都在A股法人银行数量上的短板,与成都银行形成错位互补 [8] 成都农商行IPO进展与现状 - 上市筹备已历时数年,2021年12月聘请中信证券为A股IPO保荐机构,但同年年底因收到1100万元天价罚单使IPO进程蒙上阴影 [4] - 2025年4月14日,中信证券发布了第九期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37亿元,同比增长8.45%;归母净利润42.31亿元,同比增长7.63% [6]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合并口径资产总额约9836.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8%;负债总额9069.32亿元,增幅12.0% [6] 上市面临的主要问题 - 辅导期内存在资产权属瑕疵、未决法律纠纷及未处置抵债资产等五项问题 [5] - 部分自有房产存在权属证书不全的情况,中介机构正持续关注瑕疵资产解决进度 [5] - 存在因信贷业务产生的未决法律纠纷,但据称对正常经营不构成重大影响 [5] - 有因行使抵押权、质权取得的未处置抵债资产,相关金额占总资产比重较小 [6] 管理层变动与区域金融格局 - 2025年8月17日,黄建军辞任董事长,由拥有建设银行系统经验和曾主导成都银行成功上市的王晖接任 [7]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正加速共建西部金融中心,上市银行是金融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目前重庆拥有两家上市银行,而成都仅有一家上市银行(成都银行) [1]
乌鲁木齐银行获准增资6.2亿元
国际金融报· 2025-10-29 20:23
增资获批与资本实力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新疆监管局同意乌鲁木齐银行增加注册资本6.2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由40亿元增至46.2亿元 [1] - 增资旨在进一步夯实该行的资本实力 [1] 公司基本情况 - 乌鲁木齐银行是新疆第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成立于1997年12月 [1] - 公司目前总股本40亿股,拥有员工2300余人,设立97家营业网点,并在6地设有分行 [1] 高管团队变动 - 2025年3月,原董事长任思宇和原行长王辉因工作变动辞职 [1] - 2025年6月,王辉的董事长任职资格获核准;8月12日,李新生的行长任职资格获核准,高管团队趋于稳定 [1] 上市筹备进展 - 乌鲁木齐银行的上市筹备已进入第八个年头,自2017年3月与海通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 [2] - 公司尚未完成IPO,目前仍处于"辅导备案登记受理"状态,正与新疆银行竞争成为新疆首家上市银行 [2] - 上市障碍包括股权结构复杂、资产权属瑕疵及高管频繁变动 [2] 股权结构优化举措 - 公司将"推动上市"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并提出年内将股权确权比例提升至95%以上 [2] - 2025年6月,监管同意乌鲁木齐市城市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该行14.22%股权,第二大股东变更,股权结构有望优化 [2]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近三年营收保持稳步增长,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29.87亿元、34.56亿元和42.51亿元 [2] - 近三年净利润分别为8.73亿元、10.35亿元和9.38亿元,2024年净利润出现下滑 [2]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从0.92%升至1.95%,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 [2] 增资影响与展望 - 此次增资完成后,乌鲁木齐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将得到提升 [2] - 资本实力的增强将为公司后续业务拓展及上市筹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2]
湖南银行10亿股定增获证监会批复,力争2028年前成为上市银行的计划稳了?
搜狐财经· 2025-10-28 15:19
增资扩股方案 - 证监会已批复同意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10亿股普通股 [1] - 增资后公司总股本将增至87.5亿股 [1] - 本次发行对象共计9名且均为国有主体 [1] - 国有股占比将由2024年末的81.77%提升至接近84% [4] 股东结构与控制权 - 增资后湖南省政府仍为实际控制人 [1] - 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超过65%,均为国有背景 [4][5] - 主要股东包括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20.53%)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4][5] 增资目的与战略意义 - 增资是应对复杂经济环境、顺应监管要求、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战略举措 [6] - 将有效提升资本充足水平,优化资本结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6] - 为未来业务拓展和战略落地奠定基础,满足日益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 [6] - 此次增资被视为推进“5年内上市”目标的重要布局 [7] 财务表现与资产规模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6.02亿元,同比下降6.77% [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43亿元,同比下降2.63%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总额突破6000亿元,达6019.4亿元 [7][8]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从109.29亿元增长至114.0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0.86亿元增长至34.73亿元 [8] 资本充足率与资产质量 - 2025年半年度资本充足率为11.7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5% [9] - 各项资本充足率指标较2024年末均有所下降 [9] - 不良贷款率为1.66%,较2024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9] - 通过定增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或是为符合上市对“资本稳定性”的隐性要求 [9] 上市计划与行业背景 - 公司发展目标为5年内资产规模突破7500亿元并成为上市银行 [6] - 上市计划时间已过半,公司已连续多年进入湖南省上市后备资源库名单 [7] - 自2022年1月兰州银行上市后,A股市场再无新增银行股上市 [9] - 银行业IPO审核严格,中小银行普遍面临排队时间长、反馈问题多的挑战 [9] 业务发展挑战 - 公司需平衡规模增长、资产质量与稳健经营,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10] - 需在战略定位、业务经营、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系统性规划 [10]
桂林银行原董事长吴东被“双开”,上市筹备多年未果
搜狐财经· 2025-10-14 18:55
公司核心管理层变动 - 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东于2025年7月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2] - 吴东于2024年4月“届中辞任”董事长职务,并于同期被罢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职务[5] - 时任行长张先德于2024年4月代为履职董事长,并于2025年上半年被选举为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5][6] - 副行长雷鸣于2025年5月被公示“拟任市直属国有企业正职”,后于2025年半年报披露时已任行长(代为履职)[5][6] 公司上市筹备进展 - 公司于2023年8月启动A股IPO辅导[4][7] - 截至2025年7月,辅导机构报告指出公司仍存在两项主要问题:少量自有及租赁房产土地需完善权属手续,以及存在未决法律诉讼[4][7] - 辅导机构表示将持续关注公司日常经营稳定性,协助提升内部治理水平[7] - 公司上市计划可追溯至2011年,曾于2015年谋求新三板上市后撤回,旨在争取主板上市[7] 公司近期经营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半年末,公司总资产为5942.54亿元,下辖各类机构网点873个[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4亿元,同比下滑0.92%[7] - 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同比增长0.95%[7] - 截至2025年半年末,公司不良贷款率上升至1.87%,较上年末增加0.13个百分点,高于国内城商行1.76%的平均水平[8] - 同期拨备覆盖率为130.88%,较上年末继续下行,显著低于国内城商行185.53%的平均水平[8] 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截至2025年半年末,公司在职员工总人数为7589人,较上年末的7822人下滑约2.98%[8] - 管理类人员为2273人,较上年末下滑约0.70%[8] - 业务类人员为4021人,较上年末下滑约4.67%[8] - 支持保障类人员为1295人,较上年末下滑约1.52%[8]
这家银行,被罚!
中国基金报· 2025-09-22 22:45
处罚事件概述 - 湖州银行因多项业务违规被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给予警告并罚款42705万元 为该公司成立以来最大金额罚单 [1][3] - 违规行为涉及金融统计 账户管理 商户管理 反假货币 占压财政存款 信用信息管理 客户身份资料保存 大额及可疑交易报告等八个方面 [3] - 四名时任部门负责人被连带处罚 罚款总额17万元 涉及运营管理部 零售银行部 法律合规部 [3] 公司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总资产达162035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1515% [5]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7亿元 净利润1086亿元 [5] - 截至2024年末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8% 拨备覆盖率为36316% [5] 公司上市进程 - 公司IPO进程历时近6年仍未实现 自2019年3月开始筹备 2020年1月递交申请 [5] - 2023年A股实行全面注册制后 公司首发申请被平移到上交所 [5] - 截至目前 公司IPO进展仍停留在已问询阶段 无更新进展 [5] 行业监管趋势 - 当前金融监管趋势为穿透式追责和全覆盖 对金融机构合规要求日益严格 [6] - 监管对中小银行 尤其是农商行和村镇银行的关注度及查处力度正不断加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