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改造
搜索文档
广东鼓励设“模型券” 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南方都市报· 2025-10-23 07:08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广东省发布《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16条政策措施,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1] - 方案将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标杆建设行动,并明确聚焦消费电子、高端装备、汽车、石油化工、金属制造、先进材料、泛家居、服装箱包、生物医药、食品、玩具等一批细分行业 [1] - 计划发挥市场广阔、场景丰富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企业全流程智能化升级 [1] 具体应用部署与支持 - 将推动制造业企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产品服务、供应链管理等高价值场景创新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部署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场景专用小模型,建设示范工厂 [2] - 将分批遴选和认定省级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标杆,对符合条件的标杆项目择优予以资金支持 [2] - 持续深化制造业数字化“链式改造”路径,推动链主企业建设数智化供应链,基于工业大模型开展协同采购、制造、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企业智能化改造 [2] -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标准制定,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支持地市对效果突出的平台择优予以资助 [2] 中小企业赋能措施 - 将依托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政策,聚焦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纺织服装等30多个试点行业,推动模型算法在中小企业重点场景落地应用 [3] - 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予以资金支持,并支持建设核心软件服务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应用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软件 [3] 财政与成本支持方案 - 将鼓励地市设立“模型券”,支持企业购买工业模型服务,并通过“算力券”、“训力券”等政策工具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予以资金支持,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4] - 2025年广东省财政预算安排1.32亿元支持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合计安排3家人工智能领域实验室21.96亿元支持基础研究攻关和科研平台建设 [4] - 通过省创新创业基金、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政府投资基金联合地市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4] 产业投资与资本布局 - 广东省属国资国企推进制造业投资五年倍增计划,力争到2027年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超2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1000亿元 [5] - 已形成包括广东省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战略性产业促进发展基金在内的先进制造业基金群,累计认缴规模约700亿元,投资项目52个 [5] - 粤科金融集团成立人工智能方向科研机构联盟,签约总规模近30亿元的5支成果转化基金,汇集近120个人工智能项目 [5] - 恒健控股公司加快组建首期规模20亿元、总规模100亿元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展开投资布局 [5]
广东已推动4.4万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02 06:5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广东省已推动4.4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累计培育300多个"灯塔式"标杆项目,其中100多个入选国家级试点示范 [1] - 重点培育9个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居全国第一 [1] - 广东日星机械科技通过"5G制造大脑"实现年订单增长30%,年均节省仓储成本超60万元 [1][7] 数字化转型生态构建 - 广东省建设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找谁转""怎么转"问题 [2] - 广州打造"1清单1平台1适配库",平台企业用户超2000家,产品供给超500款,形成"1+1+N"服务生态 [3] - 深圳宝安培育速加网、云工厂等平台,汇聚1.4万家机械加工企业,服务客户超13万家,产能利用率提升30%,交期准确率达97% [3] 地方特色转型模式 - 东莞松山湖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汇聚100多家服务商,沉淀170项解决方案,助力7000家微商企业转型 [4] - 中山创新"数字贷"政策,提供全额贴息(单个企业年最高3000万元),已授信74个项目共9亿元,带动总投资21亿元 [4] 链主企业与AI技术应用 - 美云智数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模式,通过AI视觉检测系统实现供应链企业产品质量智能把关 [6] - 汇川技术聚焦AI视觉检测、数据分析和智能编程三大类产品,推动智能制造领域深度融合 [6] - 广东日星机械科技通过生成式AI模型训练实现全生产要素数字化升级,生产效能显著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