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降息之争
icon
搜索文档
【招银研究|海外宏观】“降息之争”舞台剧——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2025年7月)
招商银行研究· 2025-08-01 16:47
美联储利率政策与市场反应 - 美联储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准备金利率(IORB)为4.40%,缩表速度保持每月400亿美元上限(50亿美元国债和350亿美元MBS)[1] - 市场最初反应复杂,声明偏鸽但鲍威尔态度不及预期鸽派,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涨,美元走强,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1] - 美国宏观政策处于财政主导阶段,美联储货币政策暂居从属地位,"降息之争"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1] 经济现状与美联储评估 - 美联储认可经济温和放缓,但失业率保持低位,通胀仍偏高,整体态度谨慎[4] - 二季度GDP年化环比折年率达3.0%,但私人部门年化增速跌至1.2%,创2023年以来最低值[4] - 建筑投资(-10.3%)与住宅投资(-4.6%)成为经济最大拖累,居民消费增速仅1.4%,显著弱于长期趋势[4] - 失业率数据不支持立即降息,移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构成负向供给冲击[5] 货币政策立场与分歧 - 美联储连续第五次议息会议按兵不动,鲍威尔将当前利率定义为"适度限制性",暗示降息空间有限[6] - 鲍威尔明确表示美联储不对国家财政负责,坚持"双目标"(最大就业和2%通胀)[6] - 鲍曼和沃勒投下反对票,认为应降息25bp,这是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一张以上反对票[7] - 市场对2025年降息预期从47bp下调至37bp,9月降息概率跌至46%[7] 投资策略建议 - 建议在5年期美债收益率4.05%-4.15%区间,10年期收益率4.5%-4.6%区间时逢低买入[8] - 美元需求受多重支撑(私人部门投资、政府加杠杆、全球资金流入美股、海外实业投资),建议对美元转向中性审慎[8] 美联储声明文本变化 - 7月声明将6月的"经济持续稳健扩张"调整为"上半年经济活动增速有所放缓"[3] - 删除了"不确定性已经减弱"的表述,重申经济前景仍面临较高不确定性[3] - 通胀表述保持"仍然偏高",委员会坚定致力于将通胀恢复至2%[3]
美联储主席突传辞职!政治风暴下的降息博弈与市场震荡
搜狐财经· 2025-07-14 07:17
美联储独立性风波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被特朗普盟友比尔·普尔特公开声明"考虑辞职"引发市场震动,标普500指数下跌0.3%,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幅达0.63% [1] - 美联储发言人迅速回应称鲍威尔计划完成其到2026年5月的任期 [1] 美联储总部翻新争议 - 美联储总部翻新项目预算从19亿美元飙升至25亿美元,成本激增约30% [2] - 共和党参议员蒂姆·斯科特批评装修过于豪华,鲍威尔在听证会上否认存在VIP设施 [4] - 白宫预算管理办公室指责鲍威尔推进"浮夸改造",并暗示其可能违反《国家首都规划法案》 [4] 货币政策与政治干预 - 特朗普多次攻击鲍威尔,称利率"至少高了3个百分点",让美国每年多付出3600亿美元再融资成本 [4] - 特朗普团队考虑设立"影子主席",即在鲍威尔任期结束前提名继任者以介入货币政策 [6] - 美联储坚持决策基于"双重使命"(稳定通胀与充分就业),而非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6] 制度性障碍与市场影响 - 美联储主席在FOMC中仅拥有1票投票权,调整利率需12名委员多数支持,目前多数成员反对9月前降息 [7] - 美联储理事会七名理事的14年任期交错设计形成天然防火墙,特朗普任内仅有一个理事空缺 [7] - 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警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担忧,迫使美联储维持观望态度 [7] 市场信任危机 - 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产生信任危机,TS Lombard经济学家称"所有人都在谈论美联储丧失独立性" [7] -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指出利率决策是委员会的决定,下一任主席需构建协商一致 [9] - 芝加哥联储主席强调美联储文化重视"不受政治干预的独立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