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需求牵引供给
icon
搜索文档
提振消费与企业经营双向驱动
中国青年报· 2025-06-08 09:12
消费与企业经营协同机制 - 消费作为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企业作为供给主体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载体,两者良性互动可释放14亿人口消费潜力并倒逼企业提升供给质量[1] - 通过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与企业经营的协同机制,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1][6] 消费与产业协同成效 - 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累计补贴申请量突破1000万份,其中2025年申请量达322.5万份(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2] - 1-4月全国网上零售额44110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7356亿元增长11.1%,占社零总额23.9%[2] - 电商平台通过算法驱动精准营销提升供需匹配效率,数字技术帮助企业构建柔性生产体系实现按需定制[2] 数字化转型与流通体系 - 智慧物流体系通过数字技术整合配送资源优化流通路径,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并提升消费体验[3] - 数字化变革构建"需求感知-研发设计-柔性生产-精准交付"全链条协同机制,推动形成消费需求导向的供给体系[3] 制度创新路径 - 1-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需从需求端、供给端、环境端、政策端全方位发力[4] - 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智慧零售、体验消费等新业态,培育绿色消费、健康养老等新增长点[4] - 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各类主体平等进入,探索产业链供地、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创新模式[4] 金融支持体系 -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展"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模式,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5] - 优化资本配置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融资支持,探索投贷联动、股债结合等工具[5] 收入分配改革 - 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为0.465,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以促进消费市场扩容[6] - 初次分配建立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联动增长机制,再分配强化税收调节功能,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6]
【广发宏观团队】广谱性是一个观察视角
郭磊宏观茶座· 2025-03-09 21:07
经济增长与政策框架 - 2024年三季度"924"稳增长政策推动经济增长初步好转,长江商学院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BCI)从2024年8月的48.6升至2025年2月的52.8 [1] - 政策框架见效原因在于同时带动建筑业(地方放松+财政扩张)、服务业(促消费)、制造业(信贷扩张+"两新"加码),实现"广谱性增长" [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广谱性"思路,强调统筹质量与总量的关系,通过优化债务高风险地区名单等措施打开投资空间 [1][10] 建筑业与基建投资 - 基建领域出现边际改善,非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周环比上升1.14个百分点至59.35%,而房建项目资金到位率下降0.8个百分点至47.1% [10] - 工程机械数据表现积极:2025年1月平均工作时长同比增长3.61%,2月同比大幅增长70.3%,开工率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 [11] - 基建水泥直供量环比上升28.75%,但农历年同比下降14.88%,显示基建复苏存在结构性分化 [10] 消费与服务业 - "以旧换新"政策力度加大,2025年特别国债规模从1500亿元翻倍至3000亿元,预计拉动社零增长0.7个百分点,GDP增长0.3个百分点 [12][13]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写入总量表述,国新办吹风会强调这是首次将楼市股市稳定纳入总体要求 [2] - 消费政策转向"需求牵引供给"新思路,通过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打造新增长点,打破"消费是慢变量"的常规认知 [2] 制造业发展 - 政策同时关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提出扩范围、降门槛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工程,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3] - 有色金属行业表现突出,周涨幅达7.1%,领涨申万行业,LME铜现货周涨幅3.21% [5][13] 资本市场表现 - 中国资产领跑全球:恒生指数周涨5.62%,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4.93%,万得全A指数涨2.43% [4] - 超八成行业录得上涨,有色金属(7.1%)、国防军工(7.0%)、计算机(6.7%)三大行业领涨,恒生科技指数大幅反弹8.43% [5] - 国内股债跷跷板效应强化,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8.5BP,两市日均成交额从1.99万亿回落至1.70万亿 [5] 海外宏观动态 - 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持续扰动市场,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对中国再加征10%关税,涉及22.1%的美国进口商品 [6][12] - 德国推出突破性财政扩张计划:设立5000亿欧元基础设施基金,国防支出超GDP1%部分不受债务制约,州赤字限额从0%提至0.35% [7] - 美股调整明显,纳斯达克指数较2月高点下跌9.9%,标普500周跌3.10%,而欧洲STOXX600受益于降息和财政刺激周涨3.80% [4][6] 高频经济数据 - 一季度实际GDP同比5.22%,名义GDP同比4.47%,3月工增同比预计回升至5.8% [8] - 通胀指标偏弱:3月CPI环比-0.2%同比+0.10%,PPI环比-0.13%同比-2.23%,工业品价格除有色金属外多数回落 [8][13] - 政策明确将物价目标调整为2%,部署逆周期调节、提振消费、整治价格战、稳楼市股市四方面措施推动物价温和回升 [14] 流动性环境 - 狭义流动性季节性转松:DR001下行6.1BP至1.79%,DR007下行31BP至1.81% [9] - 货币政策三大新动向:首次在货币政策部分提及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延续"适时降准降息"表述、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至中型企业 [9][10] - 票据利率与shibor利差低于季节性,显示广义信贷投放有待加速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