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搜索文档
武汉10条新规鼓励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20亿基金支持“楚材聚汉”
长江商报· 2025-07-01 08:17
资金支持降低创新创业门槛 在加大早期基金投资力度方面,武汉市将设立20亿元市级创业投资类基金,存续期15—20年。制订武汉 市创业投资类基金管理办法,建立基金管理人尽职免责、容亏容错等管理机制,考核评价按照整个基金 生命周期予以评定,对主控型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分别给予80%、60%的容亏率,种子直投、天使直投 单项目最高允许100%亏损。政府投资基金年度投入种子基金、天使基金或者直投科创项目的资金规 模,应当不低于当年财政基金投入的20%。支持在汉高校依托校友基金、社会捐助资金等,联合市区创 投基金设立不少于20只校长基金,用于投资本校师生创新创业项目。 在强化政策性贷款护航方面,武汉市推进"数据增信+财政增信"双轨并行,将师生创业企业纳入科技型 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范围,单笔贷款最高1000万元,财政资金 给予贷款本金损失最高80%的风险补偿。对获得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的师生创业企业首贷户, 给予最高100万元、最长3年贴息支持。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 其中,对10万元以下的创业担保贷款免除反担保要求,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最高5 ...
湖北将设3支10亿元种子基金 支持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长江商报· 2025-05-27 07:44
高校师生创新创业行动方案 - 提出19条举措推进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涉及农业 生物医药 半导体等领域 [1] - 目标到2027年湖北省在校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覆盖面100% 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提高到50% [1] - 建成省级以上高校科创平台200个左右 建设省级路演中心6个左右 [1] - 培育潜在科创"新物种"企业50家左右 新增科技型经营主体1000个以上 [1] 培育创新创业队伍 - 建设40个创新创业学院 举办100个"创新创业强化班"和500门"专创融合"特色精品课程 [1] - 完善学生创业管理制度 实行弹性学制 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1] - 创业成果可申请学位答辩 评优和推免研究生时予以倾斜 [1] 优化创新创业融资服务 - 设立3支10亿元的种子基金 包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人才创新创业 实验室种子基金 [2] - 打造"从0到1"阶段种子投资基金群 营造良好创业投资生态 [2] 重建创新创业支撑平台 - 重点建设约50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新增约50个省部级以上科创平台 [2] - 建设一体化产教融合平台 拓展湖北科创学院办学模式 [2] - 鼓励高校与地方共建科创项目孵化平台 支持建设约50个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2] 现场签约情况 - 8家企业与高校师生创新创业代表现场签约 签约金额近亿元 [1]
市政府召开第148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推进以科技为支撑的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5-17 08:50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未来产业新赛道、经济发展新引擎 [2] - 公司将立足武汉综合优势,实施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五大行动 [2] - 公司将围绕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模型赋能、开拓应用场景、优势产品产业化等领域强化政策支持 [2] - 公司将完善跨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构建一流产业生态 [2] - 目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2] 高校师生创新创业 - 公司将充分发挥武汉科教人才优势,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2] - 公司将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紧盯"有人创业、有钱创业、有平台支撑创业"三个关键问题 [2] - 公司将加大改革创新和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市区联动、校地协同工作推进机制 [2] - 公司将强化科技金融供给,夯实公共服务平台,高水平建设环大学创新发展带 [2] - 目标构建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生态,打造创新创业标杆城市 [2]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 公司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坚持开门编规划,加强规划衔接协调 [1] - 公司将合理确定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全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 [1] - 公司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1] - 公司将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促进共同富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1] - 目标加快推动"三个优势转化",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汉篇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