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以巡视整改实绩实效推动我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届省委第七轮巡视完成反馈
大众日报· 2025-07-15 08:55
巡视工作部署与实施 - 十二届省委第七轮巡视安排15个巡视组对44所省属本科高校党委开展常规巡视,对5所高校的5家附属医院党委开展重点延伸巡视 [1] - 巡视坚持政治监督定位,全面贯彻巡视工作方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 [1] - 巡视聚焦省属高校职责使命,深入开展监督,发现了一批影响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性和深层次问题 [1] 巡视反馈的主要问题 - 部分高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用力不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到位 [2] - 部分高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力度不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不佳,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 [2] - 部分高校统筹发展和安全不够有力有效,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存在风险隐患 [2] - 部分高校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扛得不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够到位,作风建设不够深入扎实,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存在廉洁风险 [2] - 部分高校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够扎实,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短板 [2] - 部分高校推进巡视及其他监督发现问题整改用力不足,"后半篇文章"做得不够实 [2] 巡视整改要求 - 被巡视高校党委要强化抓整改的政治自觉,将巡视整改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教育强省建设目标任务、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结合起来 [3] - 高校党委要切实扛牢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加强对整改工作全过程领导、督促、把关,党委书记要亲自抓,负总责、负首责 [3] - 高校党委要研究制订务实、详尽的整改方案,狠抓六个月集中整改,持续抓好常态化整改,坚持实事求是,严防形式主义 [3] 监督与后续处理 - 省纪委监委机关和省委组织部要加强对整改情况的监督,对整改责任不落实、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 [4] - 省委巡视机构要发挥统筹督促作用,凝聚整改合力,省教育厅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用好巡视成果,深化集中整治,推进源头治理 [4] - 巡视发现了一些领导干部问题线索,已移交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等有关方面处理 [4]
书记谈丨监督护航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使命与纪检监察工作 - 高等教育被定位为塑造未来的政治工程,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需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意识形态阵地安全 [4] - 高等教育是普惠民生的人民事业,需回应人民群众对更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4] - 高等教育作为驱动发展的战略引擎,需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5] 政治监督重点领域 - 聚焦"两个维护"深化监督,严查政治偏差和"中梗阻"问题,确保党中央教育决策部署落地 [6] - 围绕立德树人强化监督,覆盖思政课程、教材选用、师德师风等关键环节,防范错误思潮渗透 [6] - 推动高校党委落实管党治校责任,通过约谈、述责述廉等方式传导压力,严查失职渎职行为 [7] 正风肃纪反腐举措 - 重点整治招生录取、科研经费管理等领域的腐败问题,严打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 [8] - 持续纠治"四风"问题,完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培育清正校风学风 [8] - 深化以案促改机制,通过警示教育、制度完善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系 [9] 服务国家战略的监督创新 - 监督高校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等战略任务的资源倾斜情况 [10] - 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机制,保护干部创新积极性,防范廉政风险 [10] - 推动构建覆盖人财物事的权力监督体系,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学术评价等关键流程 [11] 纪检监察队伍能力建设 - 强化政治建设,提升政治判断力与斗争本领,铸就忠诚品格 [12] - 加强法治化、信息化履职能力培训,通过实战练兵提升专业水平 [12] - 严抓内部监督,防治"灯下黑",确保权力规范运行 [13]
2025央视网名校之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5新增5个前沿专业+三维培养体系,在“新农科”沃土绽放青春梦想
央视网· 2025-06-24 15:21
学校概况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学府,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 [3] - 建校90年累计培养近30万名人才,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1‰ [3][4] - 地处陕西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现有专任教师2610人,全日制在校生37600人 [4] 2025招生政策 - 响应国家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2025年本科扩招200人 [4] - 新增生物信息学、数字经济、土地科学与技术、生态修复学、智能建造5个前沿交叉专业 [5] - 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前1‰ [4] 人才培养体系 - 构建"强基计划+卓越班+微专业"三维培养格局,扩大生物育种强基计划招生范围 [6][7] - 设立6个卓越班(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等)和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卓越工程师班("3+1"校企联合培养) [7] - 推出五大特色微专业方向,学生可跨学科选修5门核心课程获得微专业证书 [7] 国际化发展 - 与34国110所院校合作,开设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 [8] - 实施"2+2""3+1"等联合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赴国外交流访学 [8] 学生发展支持 - 实行大类招生,1-2年后分专业,提供无门槛转专业机会(除国家规定限制情况) [9] - 开设4个辅修学士学位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和书院制 [9]
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在大连理工大学闭幕
人民网· 2025-05-28 10:09
赛事概况 - 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于5月25日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主题为"推动教学创新 培养一流人才" [2] - 赛事吸引全省68所高校360位教师(团队)参与,最终评选特等奖25项、一等奖50项、二等奖75项、三等奖105项、优秀组织奖7个 [2] - 特等奖获奖教师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2] 赛事目标与意义 - 大赛旨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省教育强省建设大会精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实施 [2] - 赛事为辽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打造高校教学改革风向标 [2] - 大赛为全省高校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平台,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 [3] 赛制设计 - 设置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和产教融合7个赛道 [2] - 前6个赛道按教师职称分为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组别,产教融合赛道按高校主管部门分为部属和地方2个组别,共计20个竞赛组别 [2] - 参赛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录、创新成果报告和教学设计创新汇报三个环节展示教学创新成果 [2] 赛事亮点 - 本届大赛在参赛规模、赛制设计和评审标准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3] - 获奖团队的卓越表现展示了辽宁省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