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

搜索文档
当空间开始“思考”:厘米级定位如何重构智能空间连接范式
36氪· 2025-06-23 14:11
高精度定位技术演进 - 全迹科技UWB车载监测系统实现量产上车,标志定位技术从"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空间智能"基础设施[2] - 高精度定位解决室内外复杂场景中"最后一米"盲区,需具备三维坐标、Hz级刷新率和抗干扰能力[4][6] - 技术核心指标包括亚米级/厘米级精度、3D定位、实时响应(10-100Hz)、环境稳定性和成本可行性[7][8][9][11][12][13] 主流技术路线对比 - UWB技术:精度10-30cm,工业场景主导但成本高(基站¥2000-8000),功耗大(标签寿命3-6个月)[16][17] - 蓝牙AoA:精度1-3m,适合养老/零售场景,受人体遮挡影响精度下降40%[18][19] - 5G定位:理论亚米级,实际3-5m,依赖基站密度,毫米波穿墙衰减达30dB[20][21][22] - 融合方案:UWB+IMU组合精度达5-20cm,抖动降低60%,但终端成本极高(¥300+)[24][26] 国产化突破进展 - 国产UWB芯片出货量三年增长400%,单价从280元降至95元,但射频前端仍依赖进口(69%)[37][38] - 22nm双模SoC研发成功,功耗降低40%,动态环境算法将定位抖动从±35cm优化至±8cm[39][40] - 工业案例显示融合方案使建设成本降35%,焊接错误率下降52%,设备寻回效率提升70%[41][43] 市场空间与场景 - 中国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1263亿元,CAGR35%,全球占比超25%[46][47] - 工业领域需求10-30cm精度,仓储物流需亚米级,消费领域1-3m精度即可[49][50] - 新兴场景包括地下空间导航(3-10m精度)、无人机室内定位、毫米级形变监测[53] 投融资动态 - 2023年行业融资超20笔,头部企业单笔融资金额达数千万至亿元级[56] - 产业资本占比45%,UWB与音频定位技术合计占70%融资份额[57][58] - 投资逻辑转向场景化能力,工业/车载场景溢价最高,生态绑定成估值核心[60][61] 竞争维度分析 - 技术窗口期缩短至12-18个月,场景绑定与生态独占性构成持久壁垒[63] - 标杆企业实现标签成本1.5美元(行业平均5美元),交付周期压缩至30天[62][64] - 差异化机会在于AIGC融合、低空经济衔接和医疗耗材化等垂直场景[65][66]
强强联手助力智能化发展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环球网· 2025-05-24 16:45
战略合作签约 -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在武汉举行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CEO及事业部总经理代表签约[2] - 签约后双方参观生产线并就高精度定位和智能化应用进行深入交流[2] - 合作旨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推动高精定位产业跨越式发展[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汽车 手机 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硬件升级推动高精度定位需求[2] - 高精度定位支持的智能感知能力成为当代智能生活的重要标签[2] - 时代风口为双方合作打开巨大发展空间[2] 六分科技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高精度定位产品服务 适配北斗系统并兼容GPS等全球定位系统[4] - 自研GNSS模组 IMU模块 通导一体T-BOX等终端硬件产品[4] - 提供辅助驾驶软硬服一体终端 座舱车道级导航方案等产品组合[4] - 产品覆盖辅助驾驶 智能手机 无人机 共享单车 智能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等场景[4] 瑞声科技业务与技术 - 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 聚焦声学 光学 触感 传感器及半导体领域[5] - 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 在精密制造等领域具备综合竞争力[5] - 布局智能汽车 低空经济 具身智能 智能手机 混合现实 IoT等行业[5] 合作前景与目标 - 双方将整合专业技术与产业资源 形成创新突破合力[6] - 合作重点为提升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 推广核心组件产业应用[6] - 目标是通过低成本 高质量 高可靠性产品推动中国智能产业发展[6]
中海达(300177):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一季报点评:亏损幅度显著收窄,车载业务在手订单同比翻倍增长
东北证券· 2025-04-29 19: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海达是国内少数高精度定位产品及解决方案全产品供应商,看好其在车载高精度、水文监测等领域快速增长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2.20 亿元,YoY+2.80%;归母净利润-0.12 亿元,YoY+97.08%;毛利率 39.86%,较去年同期提升 3.21pct [1] - 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52 亿元,YoY+30.60%;归母净利润-0.25 亿元,YoY+37.63%;毛利率 44.00%,较去年同期提升 5.02pct [1] 分产品情况 - 2024 年高精度定位装备及行业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 10.51 亿元,YoY+12.15%,毛利率 43.27%,较上年减少 2.75pct [2] - 2024 年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实现收入 1.68 亿元,YoY-32.43%,毛利率 18.47%,较上年增加 18.38pct [2] 未盈利原因 - 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因宏观环境影响客户回款延迟,公司战略收缩,计提坏账准备、合同资产减值等共 5200 万元,参股投资部分公司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1700 万,合计约 6900 万计提减值是 2024 年未能盈利主要原因 [2] 费用情况 - 2024 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 1.99/1.68/1.36 亿元,分别同比-13.75%/-32.25%/-30.63% [2] 现金流情况 - 2024 年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现金流状况明显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02 亿元,同比增长 377.43% [2] 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情况 - 2024 年智能驾驶业务实现约 40%增长,截至年报披露日在手订单较去年同期增长超 100% [3] - IMU、高精度定位天线等产品已在小鹏、上汽等车企量产车型量产交付,定点车型已超 60 款,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3]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13.20/14.78/17.00 亿元,归母净利润 0.36/0.60/0.86 亿元,对应 EPS 0.05/0.08/0.12 元 [3]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86|1,220|1,320|1,478|1,700| |(+/-)%|-10.02%|2.80%|8.28%|11.94%|14.99%|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427|-12|36|60|86| |(+/-)%|-288.68%|97.08%|—|64.10%|45.06%| |每股收益(元)|-0.57|-0.02|0.05|0.08|0.12| |市盈率|(12.54)|(653.29)|190.96|116.37|80.22| |市净率|3.20|5.20|4.34|4.18|3.98| |净资产收益率(%)|-22.48%|-0.75%|2.27%|3.59%|4.96%| |股息收益率(%)|0.00%|0.00%|0.00%|0.00%|0.00%| |总股本 (百万股)|744|744|744|744|744| [4] 股票数据 |项目|2025/04/28| |----|----| |收盘价(元)|9.31| |12 个月股价区间(元)|5.45~15.47| |总市值(百万元)|6,928.21| |总股本(百万股)|744| |A股(百万股)|744| |B股/H股(百万股)|0/0| |日均成交量(百万股)|17| [5] 涨跌幅 |涨跌幅(%)|1M|3M|12M| |----|----|----|----| |绝对收益|-11%|-7%|87%| |相对收益|-8%|-6%|81%| [8] 财务报表预测摘要及指标 - 包含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如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8.3%、11.9%、15.0%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