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定位技术

搜索文档
当空间开始“思考”:厘米级定位如何重构智能空间连接范式
36氪· 2025-06-23 14:11
高精度定位技术演进 - 全迹科技UWB车载监测系统实现量产上车,标志定位技术从"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空间智能"基础设施[2] - 高精度定位解决室内外复杂场景中"最后一米"盲区,需具备三维坐标、Hz级刷新率和抗干扰能力[4][6] - 技术核心指标包括亚米级/厘米级精度、3D定位、实时响应(10-100Hz)、环境稳定性和成本可行性[7][8][9][11][12][13] 主流技术路线对比 - UWB技术:精度10-30cm,工业场景主导但成本高(基站¥2000-8000),功耗大(标签寿命3-6个月)[16][17] - 蓝牙AoA:精度1-3m,适合养老/零售场景,受人体遮挡影响精度下降40%[18][19] - 5G定位:理论亚米级,实际3-5m,依赖基站密度,毫米波穿墙衰减达30dB[20][21][22] - 融合方案:UWB+IMU组合精度达5-20cm,抖动降低60%,但终端成本极高(¥300+)[24][26] 国产化突破进展 - 国产UWB芯片出货量三年增长400%,单价从280元降至95元,但射频前端仍依赖进口(69%)[37][38] - 22nm双模SoC研发成功,功耗降低40%,动态环境算法将定位抖动从±35cm优化至±8cm[39][40] - 工业案例显示融合方案使建设成本降35%,焊接错误率下降52%,设备寻回效率提升70%[41][43] 市场空间与场景 - 中国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1263亿元,CAGR35%,全球占比超25%[46][47] - 工业领域需求10-30cm精度,仓储物流需亚米级,消费领域1-3m精度即可[49][50] - 新兴场景包括地下空间导航(3-10m精度)、无人机室内定位、毫米级形变监测[53] 投融资动态 - 2023年行业融资超20笔,头部企业单笔融资金额达数千万至亿元级[56] - 产业资本占比45%,UWB与音频定位技术合计占70%融资份额[57][58] - 投资逻辑转向场景化能力,工业/车载场景溢价最高,生态绑定成估值核心[60][61] 竞争维度分析 - 技术窗口期缩短至12-18个月,场景绑定与生态独占性构成持久壁垒[63] - 标杆企业实现标签成本1.5美元(行业平均5美元),交付周期压缩至30天[62][64] - 差异化机会在于AIGC融合、低空经济衔接和医疗耗材化等垂直场景[65][66]
【华测导航(300627.SZ)】业绩稳步增长,海外市场打开空间——跟踪报告之四(刘凯/朱宇澍)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4-20 21:17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5.83亿元,同比增长29.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35.31% [3] - 公司制定2025年归母净利润目标为7.3亿元,同比增长约25%,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5亿-1.43亿元,同比增长30.99%-38.75% [3] 业务板块分析 - 公司业务覆盖资源与公共事业、建筑与基建、地理空间信息、机器人与自动驾驶四大板块,均为千亿、万亿元体量市场 [4] - 2024年资源与公共事业板块营收14.25亿元(同比+26.41%),建筑与基建板块营收10.53亿元(同比+8.97%),地理空间信息板块营收5.89亿元(同比+38.44%),机器人与自动驾驶板块营收1.85亿元(同比+15.53%) [4] 国际市场拓展 - 2024年国际市场营收达9.38亿元,同比增长30.39%,海外经销商网络和国际化团队推动市场份额提升 [5] 技术研发优势 - 公司核心技术包括高精度GNSS算法、三维点云与航测、GNSS信号处理与芯片化、自动驾驶感知与决策控制等 [6] - 重点布局GNSS芯片、OEM板卡、天线等核心部件,强化SWAS广域增强、精密定轨等技术壁垒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