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精度定位
icon
搜索文档
华测导航(300627):RTK产品份额提升,地信业务增速迅猛
长江证券· 2025-08-18 18:1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并维持 [9] 核心观点 - 2025H1公司营收18.33亿元,同比+23.54%,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29.94%,扣非归母净利润2.99亿元,同比+41.80% [6] - 2025年归母净利润目标为7.3亿元,同比+25%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6、9.95、13.26亿元,同比增长30%、32%、33%,对应估值为38x、29x、21x [11] 业务表现 分业务表现 - 资源与公共事业收入7.02亿元,同比+3.09%,监测业务上半年确收较少 [11] - 建筑与基建收入6.59亿元,同比+23.67%,主要系RTK份额提升 [11] - 地理空间信息收入3.59亿元,同比+87.61%,主要系三维智能产品大幅放量 [11] - 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收入1.14亿元,同比+43.80%,主要系某车企大幅放量 [11] 分地域表现 - 国内收入12.32亿元,同比+18.58% [11] - 海外收入6.02亿元,同比+35.09%,全年有望恢复至40%+增长 [11] - 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达29%,毛利率高达77.6%,较国内市场高近27pct [11] 业务发展 新兴业务 - 精准农业产品从控制农机细化至控制农具,应用场景进一步开拓 [2] - 乘用车智能驾驶业务进展顺利,累计交付量达30万台 [2] - 三维智能产品基本完成核心器件国产替代和产品打磨,增长情况良好 [11] 传统业务 - RTK产品持续迭代,2024年推出SLAM&RTK产品,将激光雷达与RTK融合 [11] - RTK产品在地灾、水坝监测等万亿国债重点投资方向布局较早,有望深度受益 [11] 成长主线 - 出海:海外市场空间大、毛利高、增速快 [11] - 三维智能:重点投入销售资源后增长良好 [11] - 精准农业:开发出农具导航系统,有望快速复刻农机自动导航系统的成功 [11] - 智能驾驶:被指定为多家车企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 [11] 财务数据 - 当前股价36.29元,总股本78,164万股,每股净资产4.84元 [10] - 2024年营业总收入32.51亿元,2025E/2026E/2027E分别为42.84/57.76/77.59亿元 [17] - 2024年毛利率58%,2025E/2026E/2027E分别为57%/57%/56% [17] - 2024年净资产收益率16.6%,2025E/2026E/2027E分别为16.5%/17.8%/19.2% [17]
华测导航(300627):地信板块高增,持续开拓新业务场景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1 12:4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33亿元,同比增长23.54%,归母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29.94%,业绩符合预期 [6] - 2025年经营目标为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约25%,与当前稳增长态势吻合 [6] - 研发投入占比14.6%,具备高精度GNSS算法、三维点云与航测、GNSS信号处理与芯片化等核心技术能力 [6] - 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如高精度智能装备与视觉识别、AR、云计算等技术结合 [6] 业务板块表现 - 地理空间信息板块收入3.59亿元,同比增长87.6%,增速显著 [6] - 机器人与无人驾驶板块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3.8%,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6] - 资源与公共事业板块收入7.02亿元,同比增长3.1% [6] - 建筑与基建板块收入6.59亿元,同比增长23.7% [6] 财务数据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40.44亿元,同比增长24.4%,归母净利润7.50亿元,同比增长28.5% [5] - 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49.24亿元,同比增长21.8%,归母净利润9.49亿元,同比增长26.7% [5] - 2027年预计营业总收入59.58亿元,同比增长21.0%,归母净利润11.46亿元,同比增长20.8% [5] - 毛利率稳定在60%以上,2025年预计为60.1% [5] - ROE逐年提升,2025年预计为19.2%,2027年预计为23.1% [5] 业务拓展 - 海外业务占比32.8%,同比增长35.1%,毛利率超70%,远高于国内51.8% [6] - 在匈牙利、日本、新加坡等12个国家/地区设有分支机构 [6] - 车载产品定点和出货节奏有望加速,中长期软件订阅模式带来增量 [6] - 与易控、三一、九识、京东、华为等公司在低速机器人、矿车、港口、物流自动驾驶等领域达成合作 [6]
当空间开始“思考”:厘米级定位如何重构智能空间连接范式
36氪· 2025-06-23 14:11
高精度定位技术演进 - 全迹科技UWB车载监测系统实现量产上车,标志定位技术从"工具"进化为"有温度空间智能"基础设施[2] - 高精度定位解决室内外复杂场景中"最后一米"盲区,需具备三维坐标、Hz级刷新率和抗干扰能力[4][6] - 技术核心指标包括亚米级/厘米级精度、3D定位、实时响应(10-100Hz)、环境稳定性和成本可行性[7][8][9][11][12][13] 主流技术路线对比 - UWB技术:精度10-30cm,工业场景主导但成本高(基站¥2000-8000),功耗大(标签寿命3-6个月)[16][17] - 蓝牙AoA:精度1-3m,适合养老/零售场景,受人体遮挡影响精度下降40%[18][19] - 5G定位:理论亚米级,实际3-5m,依赖基站密度,毫米波穿墙衰减达30dB[20][21][22] - 融合方案:UWB+IMU组合精度达5-20cm,抖动降低60%,但终端成本极高(¥300+)[24][26] 国产化突破进展 - 国产UWB芯片出货量三年增长400%,单价从280元降至95元,但射频前端仍依赖进口(69%)[37][38] - 22nm双模SoC研发成功,功耗降低40%,动态环境算法将定位抖动从±35cm优化至±8cm[39][40] - 工业案例显示融合方案使建设成本降35%,焊接错误率下降52%,设备寻回效率提升70%[41][43] 市场空间与场景 - 中国市场规模2028年预计达1263亿元,CAGR35%,全球占比超25%[46][47] - 工业领域需求10-30cm精度,仓储物流需亚米级,消费领域1-3m精度即可[49][50] - 新兴场景包括地下空间导航(3-10m精度)、无人机室内定位、毫米级形变监测[53] 投融资动态 - 2023年行业融资超20笔,头部企业单笔融资金额达数千万至亿元级[56] - 产业资本占比45%,UWB与音频定位技术合计占70%融资份额[57][58] - 投资逻辑转向场景化能力,工业/车载场景溢价最高,生态绑定成估值核心[60][61] 竞争维度分析 - 技术窗口期缩短至12-18个月,场景绑定与生态独占性构成持久壁垒[63] - 标杆企业实现标签成本1.5美元(行业平均5美元),交付周期压缩至30天[62][64] - 差异化机会在于AIGC融合、低空经济衔接和医疗耗材化等垂直场景[65][66]
强强联手助力智能化发展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环球网· 2025-05-24 16:45
战略合作签约 - 六分科技与瑞声科技在武汉举行全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双方CEO及事业部总经理代表签约[2] - 签约后双方参观生产线并就高精度定位和智能化应用进行深入交流[2] - 合作旨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共同推动高精定位产业跨越式发展[2] 行业背景与机遇 - 汽车 手机 人形机器人等智能化硬件升级推动高精度定位需求[2] - 高精度定位支持的智能感知能力成为当代智能生活的重要标签[2] - 时代风口为双方合作打开巨大发展空间[2] 六分科技业务与技术 - 专注于高精度定位产品服务 适配北斗系统并兼容GPS等全球定位系统[4] - 自研GNSS模组 IMU模块 通导一体T-BOX等终端硬件产品[4] - 提供辅助驾驶软硬服一体终端 座舱车道级导航方案等产品组合[4] - 产品覆盖辅助驾驶 智能手机 无人机 共享单车 智能机器人 可穿戴设备等场景[4] 瑞声科技业务与技术 - 感知体验解决方案领导者 聚焦声学 光学 触感 传感器及半导体领域[5] - 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建立战略合作 在精密制造等领域具备综合竞争力[5] - 布局智能汽车 低空经济 具身智能 智能手机 混合现实 IoT等行业[5] 合作前景与目标 - 双方将整合专业技术与产业资源 形成创新突破合力[6] - 合作重点为提升高精度定位服务能力 推广核心组件产业应用[6] - 目标是通过低成本 高质量 高可靠性产品推动中国智能产业发展[6]
中海达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汽车、监测、低空经济、深海经济 [2][3][5][8][9] - 公司:中海达、天宝、徕卡、Topcon、小鹏、上汽、长城、吉利、理想、小米、和赛、大疆、ST春天 [2][5][6][10][11][17][1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情况** - 2024 年营收 12.2 亿元,同比增长 2.8%,净利润略亏,因时空信息数据化业务延迟致坏账计提;2025 年 Q1 营收 1.52 亿元,同比增长 30.6%,业绩改善 [2][3] - 2024 年监测业务高增长,高精度定位装备和解决方案回款良好,得益于专项债业务,付款及时 [7] - 预计 2025 年汽车领域销售增速超 40%,吉利订单量增加,合作规模扩大 [2][7] - 2025 年水文等监测领域预计保持增长并出现新增长点,股权激励目标扣非后利润 6000 万元 [8] - **出海业务** - 出海产品有 GNSS 高精度定位终端、RTK 设备等,主要销往亚太、中东北非、南美和欧洲地区,美国市场开拓投入小,关税事件影响不大 [2][5] - 中国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增加,凭借性价比优势替代天宝、徕卡等品牌,北斗三代应用后国产 RTK 产品性能接近海外设备,价格更优 [2][5] - **汽车业务** - 为车企提供 FIINU 和组合定位天线等产品,主要客户有小鹏、上汽、长城和吉利 [2][6] - 与理想、小米等新势力车企对接交流,未形成实际商业合同,2025 年吉利预计成主要贡献者 [18] - **新兴经济** - 看好低空经济发展,无人机载体航空测量业务带来机会,公司在数据地图等方面有基础能力;深海经济市场需求不清晰,需进一步观察 [4][8][9] - **研发情况** - 自主研发芯片、激光器等核心器件,高精度定位终端芯片采购国内厂家产品,自研激光头用于军用设备,车规级芯片和惯性测量单元芯片主要依赖海外采购 [4][10][11] - 有自研激光头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12] - 从全站仪延伸出测量机器人产品,刚投放市场,重点开拓海外市场 [15] - 进行无人化、少人化方向研发,与小鹏等厂商对接,处于前期探索阶段 [16][1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 年公司整体汽车销售额约 5000 万左右,2025 年 1 - 3 月订单同比大增,吉利 4 月大订单落定 [7] - 2018 - 2021 年租用商用卫星上线卫星通信系统,后因应用场景待开发未续租,仍维护相关产品并按需使用技术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