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搜索文档
瑞立科密将于9月30日在深交所上市 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驶上”快车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9-29 21:43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汽车主动安全系统(包括ABS、ESC、EBS、EPB、ECAS)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 [1] - 公司品牌“科密(Kormee)”已成长为行业一线品牌 [2] - 公司气压电控制动产品(ABS)产量和销量连续10年(2014年至2023年)排名行业第一 [2]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排名行业第一 [2] - 近3年,公司ABS、ESC、EBS产品在我国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00%、23.72%和27.92%,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2] 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涵盖气压制动与液压制动、电控制动与线控制动等主流技术路线 [2] -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和研究商用车ECAS的企业之一,具备关键零部件设计与生产能力,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代码 [2] - 公司开发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等ADAS产品已实现批量生产,是行业内首家将环境感知、决策算法、线控制动融合为一体并通过法规标准测试的企业 [3] - AEBS系统可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实现自动紧急制动、前向车辆碰撞预警等功能,并可扩展升级至L2级别ADAS功能 [3]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2022年至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372.91万元、9678.97万元和11583.25万元,保持在较高水平 [3] - 公司表示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费用,持续改善研发条件,为保持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3] 行业发展机遇 - 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对国产供应商需求量逐步扩大,为国产供应商在线控制动市场渗透率提升带来历史发展机遇 [3] - 汽车正朝着智能化发展,ADAS作为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主要的制动方案是电控制动(如ESC) [3] - 随着汽车驾驶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制动将由电控制动向线控制动过渡,主动安全系统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会 [3] 上市募资用途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目 [4] - 募投项目包括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4] - 总部项目是基于原有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研发生产平台的升级扩产,旨在提升生产能力与产出效率 [4] - 研发中心项目将通过引进先进研发设备和人员,提升技术研发及试验检测能力 [4] - 信息化建设项目将提升公司整体信息化水平及系统保障能力,有助于主营业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4] - 募投资项目将有助于落实公司战略目标,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迎接行业新机遇 [5]
禾赛科技,秘密递表、通过港交所聆讯 | 中概股香港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9-01 14:02
上市进程与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8月31日向港交所披露聆讯后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此前已通过保密方式递交申请 [2] - 公司已于2023年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IPO上市,股票代码为HSAI,截至2025年8月29日总市值约为34.14亿美元 [2] - 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全球三维激光雷达解决方案的领导者,业务涵盖激光雷达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 [4] 市场地位与业务表现 -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连续三年按收入计为全球第一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并于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单月出货量突破10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7] - 在ADAS领域,公司于2024年按收入规模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并获得了数量最多的量产定点,涵盖全球22家主机厂的120款车型 [5] - 在机器人领域,公司于2022年至2024年各年按收入规模计均排名全球第一,并于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在该领域单月出货量突破2万台的激光雷达公司 [12] - 公司是全球无人出租车领域的领先企业,于2022年至2024年按收入计市场份额均超过55%,是全球十大自动驾驶公司中九家的主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提供商 [12] 财务业绩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人民币12.03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人民币20.77亿元,2025年前三个月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25亿元(约合7238.9万美元) [15][16] - 公司净亏损从2022年的人民币3.01亿元收窄至2024年的人民币1.02亿元,2025年前三个月净亏损为人民币0.18亿元(约合248.1万美元) [15][16] - 公司于2024年成为全球首家实现全年净利润(非公认会计准则计量)的激光雷达公司,并是首家产生正营运现金流量的激光雷达上市公司 [7] -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及2024年达到全球激光雷达公司中最高的毛利率和毛利 [7] 收入构成与地域分布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激光雷达产品销售,该部分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3.3%增长至2024年的93.7% [10] - 服务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4.2%增长至2024年的5.3% [10] - 中国内地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其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8.0%显著提升至2024年的74.3% [11] - 北美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29.8%下降至2024年的13.2% [11] 客户与合作伙伴 - 公司是理想汽车、极氪、零跑汽车等领先主机厂的激光雷达供应商 [5] - 公司与一家欧洲顶级汽车制造商达成一项独家量产定点,启动了一项多年期计划,涵盖燃油车及电动车平台,公司也成为第一家为全球汽车平台供货的中国激光雷达供应商 [5]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A类股每股可投10票,B类股每股可投1票 [11] - 联合创始人李一帆博士、孙恺博士及向少卿先生一致行动,合计持股约20.42%,但拥有约71.84%的投票权 [11] - 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4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