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质量慢牛
icon
搜索文档
鹏华基金苏俊杰详解 “高质量慢牛”行情中的资产配置利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3:00
行业趋势与市场格局 -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经历历史性拐点,2024年底公募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1]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场ETF产品数量达1260只,总规模攀升至4.7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3.7万亿元增长27.4%,较2020年底的7200亿元扩张超5.5倍[6] - 股票型ETF规模约3.9万亿元,产品数量突破千只,广泛覆盖宽基、行业、主题、策略及跨境等多类维度[7] 指数投资崛起逻辑 - 市场有效性持续提升,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主动偏股基金对中证800全收益指数的超额收益显著收敛[8] - 主动管理能力与规模存在矛盾,单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过百亿后,其收益曲线基本与中证800全收益指数趋同[9] - 指数投资具备显著费率成本优势,截至2024年末,权益类ETF的加权平均管理费率已降至0.28%,远低于主动权益基金1.18%左右的水平[11] 高质量慢牛市场特征 - 2025年4月以来的上涨行情被定义为"高质量慢牛",核心特征是低波动、缓上行,例如2025年7月大盘上涨3.74%,最大回撤仅1.18%[11] - 增量资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包括"国家队"中长期资金、两融资金、量化私募资金,而外资整体呈现流出状态[13][14][16] - 在低波慢牛行情下,通过指数投资比买卖个股有更好赚钱效应,2025年7月主要股指上涨概率超65%,而个股上涨家数过半的天数只有11天[17][19] 鹏华基金产品与策略 - 鹏华基金已打造覆盖宽基与策略、行业主题、境外等多维度的产品线,拥有46只场内ETF和28只场外LOF[20] - 在宽基指数领域实现科创板宽基ETF全覆盖,例如鹏华上证科创板综合ETF截至2025年7月末场内规模超过17亿元,排名同类第二[20] - 主动量化策略业绩突出,鹏华300增强和500增强产品自2020年以来的超额收益分别达40.56%和71.56%,在全市场中排名前列[24][25]
鹏华基金苏俊杰详解,“高质量慢牛”行情中的资产配置利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0 20:54
行业核心趋势 -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经历历史性拐点,2024年底公募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1] - 市场有效性持续提升与“低波慢牛”格局清晰,推动资产配置逻辑与投资工具选择发生深刻变革[1] - 指数化投资进入发展快车道,因其稳定的Beta收益、高度透明和低费率等优势,成为机构与个人投资者重要工具[2] - 2024年底公募被动基金规模首次超越主动基金,之后被动指数规模持续创新高,与主动产品差距加速扩大[2] - 截至2025年7月末,全市场ETF产品数量达1260只,跟踪指数超480个,总规模攀升至4.7万亿元,较2024年末的3.7万亿元增长27.4%,较2020年底的7200亿元扩张超5.5倍[3] 指数投资崛起逻辑 - 市场有效性提升使获取超额收益难度加大,被动指数投资显示出更高性价比[4] - 自2021年以来,主动基金相对于全市场被动指数(如中证800)的超额收益出现显著收敛,近年来甚至持续落后[4] - 主动管理能力与规模存在天然矛盾,单只主动权益基金规模超百亿后,其收益曲线基本与中证800全收益指数趋同,获取显著Alpha可能性微乎其微[5] - 指数投资具备显著费率成本优势,截至2024年末权益类ETF加权平均管理费率已降至0.28%,加权费率仅为0.47%,远低于主动权益基金1.18%的水平[5] 高质量慢牛市场特征 - 2025年4月以来的上涨行情被定义为“高质量慢牛”,核心特征是“低波动、缓上行”[5] - 以2025年7月数据为例,当月大盘上涨3.74%,最大回撤仅1.18%,夏普比率达0.36,卡玛比率高达41.7%,风险收益比处于年内单月最佳水平[5] - 本轮牛市更大驱动力来自于增量资金,其入市结构与以往相比有较大差异[6] - 在低波慢牛行情下,通过指数参与是更优选择,投资者的盈利体验已发生深刻变化[9] - 2025年7月全部23个交易日中,全市场个股上涨家数过半的天数只有11天,赚钱胜率不足50%,而主要宽基指数至少有13个交易日收涨,上涨概率超65%[9] 增量资金结构分析 - “国家队”中长期资金托底呵护市场流动性,大量资金借道被动产品入市,尤其是行业主题类ETF[7] - “两融”余额近十年来首次突破2万亿元,创历史次高,成为推动结构性行情的关键力量[8] - 大量资金通过量化私募进场,尤其是量化增强和指增产品,进一步优化了资金结构[8] - 公募指增规模约3000亿元,私募指增约1.2-1.5万亿元,这类产品以做空波动率、追求稳定Alpha为核心策略,显著消耗了市场波动率[9] - 外资今年整体仍呈现流出状态,但内资的强劲足以支撑市场走出独立行情[9] 公司产品与业务布局 - 公司指数团队已打造出覆盖宽基与策略、行业主题、境外等多维度的完善产品线,目前拥有46只场内ETF和28只场外LOF[10] - 在宽基指数领域实现了科创板宽基ETF全覆盖,多只产品在规模与流动性上位居市场前列,例如鹏华上证综指科创板综合ETF截至2025年7月末场内规模超17亿元,排名同类第二[10] - 在行业主题方面围绕周期与金融地产、科技制造、大消费等板块进行细分赛道布局,鹏华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规模达6.22亿元,为跟踪该主题指数的最大规模产品[10] - 除权益产品外,创新推出债券类ETF——鹏华上证AAA科创债ETF,实现跨资产类别的产品延伸,截至2025年8月25日规模超162亿元,位居同类第一[11] - 主动量化策略体系完善,截至2025年7月底,鹏华300增强和500增强产品自2020年以来超额收益分别达40.56%和71.56%,在全市场中排名前列[12] - 积极储备“主动投资量化解决方案”和量化辅助管理的“固收+”产品,以鹏华畅享A为例,近一年收益为11.18%,最大回撤仅为1.35%,卡玛比率达8.29[13] 公司服务能力与未来展望 - 公司具备深度ETF投研服务能力,能提供风格轮动和行业比较框架、市场动态解析、投资策略配置建议等深度投研支持[14][15] - 致力于成为机构合作伙伴的解决方案共创者,帮助投资者提升工具使用效率与投资体验[15] - 从海外经验、监管政策、市场环境、投资者结构和工具储备来看,中国指数化投资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15] - 指数及增强工具不仅是资产配置的利器,更是帮助投资者提升胜率、捕捉结构性机会的重要途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