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赔率配置策略
icon
搜索文档
传言坐实,又一明星基金经理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34
基金经理离任情况 - 招商基金资深专业副总监兼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 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2] - 翟相栋卸任后已无在管产品 市场传言其下一站可能加入私募基金高瓴[3] - 202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 较2024年同期的212人增加30人 增幅约14.15%[1][19] 翟相栋历史业绩表现 - 管理招商优势企业3年多期间(2022年4月至2025年8月)收益率达124.59% 年化27.96% 同类排名5/2890[5] - 大幅超越沪深300指数同期13.29%的收益率和业绩基准18.23%的收益率[5] - 2023年收益率27.25% 2024年收益率30.16% 2025年至8月9日收益率约24% 均远超业绩基准[6] 基金规模变动 - 招商优势企业规模从不到4000万元激增至百亿级别 2025年一季度末达101.46亿元[6] - 二季度末规模降至81.32亿元 基金份额净赎回3.23亿份 单季度净赎回比例达16.8%[6] - 二季度净值下跌3.63% 同类排名4226/4794[6] 投资策略与配置 - 采用"高赔率配置策略" 聚焦高赔率与高确定性结合 通过宏观分析和个股筛选寻找成长性行业[12] - 2025年一季度主要配置港股互联网和A股计算机、AI医疗方向[10] - 二季度踏空高股息、创新药、军工和小微盘板块行情 重点布局方向均未跑赢指数[6] 接任安排 - 2025年7月22日增聘陆文凯为招商优势企业共同基金经理[13] - 陆文凯管理规模从43亿元升至124亿元 投资风格更均衡 涵盖TMT、国防军工、资源及消费股[15] - 陆文凯管理时间最长的招商瑞利A任职收益15.65% 显著低于翟相栋同期表现[16] 行业人才流动趋势 - 2025年同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 显著高于2023年187人、2022年186人、2021年198人和2020年166人[1][20] - 行业面临供过于求转折点 2021年入职的基金经理迎来3-4年期业绩考核节点[21] - 私募基金因薪酬激励机制更诱人、投资自由度高等优势吸引公募优秀人才[22]
传言坐实,又一明星基金经理离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27
基金经理离职潮 - 202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较2024年同期212人增加14.15%,创近年新高[1][14] - 离职名单包括招商基金翟相栋、中欧基金曹名长、工银瑞信蒋华安等十余位明星基金经理[1][14] - 行业背景为2021年扩张期入职的基金经理面临3-4年考核期,部分因业绩不达标被淘汰[14][15] 翟相栋职业轨迹 - 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2021年开始管理首只基金招商康如,任期内实现正收益而同期沪深300下跌20%[3] - 管理招商优势企业3年4个月期间累计回报124.59%,年化27.96%,同类排名前0.17%[5] - 基金规模从4000万元最高增长至101亿元,但2025Q2规模降至81亿元,份额净赎回16.8%[5] 投资策略分析 - 采用"高赔率配置策略",聚焦TMT、AI、医药等高成长领域,通过行业轮动获取超额收益[7][9][10] - 2023年重仓AI算力板块上半年收益近60%,但Q3因新能源拖累回撤20%[8] - 2025年错判AI持续性,坚守港股互联网和A股计算机导致Q2净值下跌3.63%,排名后12%[5][6][9] 继任者情况 - 陆文凯接任时管理规模从43亿元跃升至124亿元,投资风格更均衡含消费/资源板块[11] - 其代表产品招商瑞利A任职年化回报15.65%,显著低于翟相栋的27.96%[12] - 招商基金表示已建立"1+7"投研体系保障人才梯队,强调投研转化能力[12] 行业人才流动 - 2021年行业扩张期基金经理供不应求,2025年转为供过于求[14][15] - "公奔私"趋势明显,私募更高薪酬(业绩提成)、更大操作自由度构成吸引力[15] - 离职潮中多位明星基金经理传闻加盟高瓴等私募机构[3][13]
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今年离任人数为什么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16
基金经理离职动态 - 招商基金资深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2] - 市场传言翟相栋下一站可能加入私募基金高瓴[3] - 202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较2024年同期增加30人,增幅14.15%[1][16] - 2020-2024年同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166人、198人、186人、187人、212人[1][17] 翟相栋业绩表现 - 管理招商优势企业3年多期间涨幅124.59%,年化27.96%,同类排名5/2890[5] - 2023、2024年收益分别为27.25%、30.16%,2025年截至8月9日收益约24%[6] - 基金规模从不到4000万元增长至百亿元级别[6] - 二季度净值下跌3.63%,规模从101.46亿元降至81.32亿元,份额净赎回16.8%[6] 投资策略分析 - 采用"成长+轮动"的高赔率配置策略[11] - 重点布局TMT行业,包括电子、电力设备、医药CXO、AI等方向[8] - 2023年成功把握AI算力复苏行情,上半年收益近60%[8] - 2024年增配CXO、医药、顺周期消费板块,取得超额收益[9] - 2025年坚守AI应用方向导致回撤[9] 继任者情况 - 陆文凯接任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从43亿元升至124亿元[12] - 投资风格更均衡,除TMT外还关注资源、消费股[13] - 采用均值回归思维,相比翟相栋更为稳健[13] - 旗下招商瑞利A任职回报15.65%,与翟相栋124%的收益仍有差距[13]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86%,跑赢上证指数(2.76%)和沪深300(0.03%)[15] -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与3年周期考核相关,部分因业绩不佳被淘汰[18] - 优秀人才转向私募领域,主要因薪酬激励更优、投资自由度更高[19]
增聘基金经理共管,翟相栋唯一基金分享管理权限
华尔街见闻· 2025-07-22 09:53
基金经理变动 - 招商基金公告翟相栋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增聘陆文凯担任基金经理 该基金转为双基金经理管理模式 业界认为这是一个重要信号 [1] 翟相栋背景与业绩 - 翟相栋从业经历独特 从中信建投证券TMT研究员起步 后转战私募基金 最终加入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 2022年起管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 [2] - 招商优势企业是其管理的唯一基金 2022年管理以来每年业绩均位列同类前1/4 两个完整年度收益表现稳居前2% [2] 陆文凯职业履历 - 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现任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具有11年从业经验 历任申万研究所家电研究员 汇丰晋信基金多行业研究员 上海道仁资管投资经理等职 2018年开始管理公募基金 [4] 投资策略对比 - 翟相栋采用高赔率配置策略 自上而下结合宏观判断与自下而上选股 重点布局TMT行业 兼顾国防军工和消费 [4] - 陆文凯以均值回归为核心逻辑 侧重成长股周期波动 持仓覆盖TMT 国防军工 公共事业 食品饮料等行业 配置更分散均衡 [4] - 两人均为成长风格 行业偏好存在重合 但陆文凯行业配置广度更突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