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
icon
搜索文档
招商基金:顶流基金经理离去,ETF布局崛起,转型升级进行时
搜狐财经· 2025-08-27 08:09
基金经理变动 - 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 由拥有超过14年投研经验的陆文凯接任 [1][4] - 翟相栋管理期间该基金规模从不足4000万元跃升至2024年末突破百亿元 离职后基金遭遇净赎回且规模回落业绩排名下滑 [1] - 陆文凯接任后表示将秉持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采取逆向投资策略 [4] 行业人才流动状况 - 截至2025年8月公募基金行业年内已有超过240位基金经理离任 同比增长约14% 其中包括多位市场知名绩优基金经理 [1] - 人才流动现象反映公募基金行业在人才保留、平台建设和体系化投研能力方面面临挑战 [1] 公司管理层调整 - 2025年5月招商基金总经理由徐勇变更为钟文岳 同时任命三位副总经理级高管 [4] - 管理层调整为公司带来新的气象和挑战 [4] 公司经营表现 - 近年来招商基金营收和净利均出现下滑 管理规模承压 [4] - 混合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规模持续下滑拖累整体增长步伐 [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需要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 做强投研团队并提升长效激励措施 [6] - 需继续发挥ETF领域优势抓住市场机遇 推动规模进阶和业绩回报改善 [6] - 行业转型过程中公司既充满潜力也面临考验 [6]
明星基金经理接连离任,招商基金如何在震荡中破局?
搜狐财经· 2025-08-15 18:36
人事变动概况 - 招商基金年内已有4名基金经理离任,高层团队密集调整,董事长王小青辞任招商银行副行长[1] - 离任高管包括总经理及多位副总经理级人员,5月20日总经理由徐勇变更为钟文岳,5月底新增3位副总经理[5] - 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9080.86亿元(截至2025年8月),较2024年末增长2.72%[5] 基金经理变动细节 - 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8月9日离任,其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规模从0.4亿元增长至81.31亿元,任职回报124.59%,年化27.96%[2][3] - 2024年二季度该基金A/C类净值增长率分别为-3.63%/-3.77%,同期业绩基准增长1.67%[3] - 年内另有苏燕青、王岩、马龙离任,其中马龙管理固收规模876.18亿元,占公司债基总规模21.6%[4] 高管团队调整 - 董事长王小青原定任期至2028年6月24日,提前于2025年8月4日因工作原因离任[2] - 新任总经理钟文岳为招商基金老将,曾调任招银理财后回归[5] - 控股股东招商银行持股55%,招商证券持股45%[5] 业绩表现 - 公司331只在管产品中59只亏损,19只亏损超30%[5] - 2022-2024年权益类产品合计亏损594.08亿元[5] - 近一年新聘22位基金经理,在职总数达92人[6] 人事变动影响 - 挑战: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可能引发投资者赎回,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面临策略连贯性风险[8] - 机遇:新聘基金经理带来新兴产业投资视角,推动投研体系向团队制、多策略转型[9] 应对措施 - 安排资深副总监陆文凯接替翟相栋,延续逆向投资策略[10] - 公司已建立自主人才培养路径,形成投研人才梯队[12]
前8个月离任公募基金经理达242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7:09
核心观点 - 招商基金年内流失多位核心投研人员 包括翟相栋、马龙、苏燕青、王岩等[2][3][4] - 公募行业正经历人才流动潮 2025年以来已有242名基金经理离任 较去年同期增加30人 增幅14.15%[3][6] - 行业从明星化向平台化转型 强化团队协作和制度化建设[8] - 私募机构对公募人才吸引力显著 因薪酬机制、投资自由度和职业发展空间[7] - 高管层变动频繁 招商基金年内调整多位副总经理级高管[10][11] 招商基金人员变动 - 翟相栋8月9日卸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2] - 固收老将马龙4月1日清仓式卸任 离职前管理规模876亿元 占公司固收规模近20%[4] - 苏燕青4月17日卸任全部9只基金 包括招商上证科创板综合ETF[4] - 王岩4月23日卸任全部11只基金[4] - 权益大将贾成东2024年6月离职 其管理的招商行业精选任职回报达192.09%[4] - 公司回应称人员变动基于投研团队长远规划和资源优化配置[5] - 权益投资团队拥有超70名专业投研人员 其中基金经理55人 平均从业年限超13年[5] - 总经理徐勇5月20日因个人原因离任 由钟文岳接任[10] - 5月底任命王景、朱红裕、陈方元三位为副总经理级高管[10] - 6月27日任命于立勇为首席(副总经理级) 其在升任前已卸任全部公募产品管理职务[11] - 董事长王小青8月4日辞任招商银行副行长 在招商基金任职去向尚未明确[11] 行业人才流动 - 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 创近年新高[3][6] - 离任基金经理包括中欧基金曹名长、工银瑞信蒋华安和张宇帆、景顺长城鲍无可、华商基金周海栋、融通基金范琨、安信基金张翼飞、建信基金王鹏、华夏基金周克平等[6] - 公奔私现象再度升温 传言翟相栋或转战私募领域 甚至可能与鲍无可共同加入某私募机构[6] - 私募机构吸引力在于薪酬激励机制更具诱惑力 业绩提成机制可带来丰厚回报[7] - 私募投资自由度高 可充分施展个人投资理念与策略[7] - 奔私具有创业性质 能打造个人品牌 实现从打工人到掌舵者的转变[7] 行业转型趋势 - 公募基金行业逐步摆脱依赖明星基金经理模式 向团队化、制度化方向转型[8] - 招商基金实施1+7投研运作模式 强调自主培养的人才成长路径[5][8] - 行业强化投研团队协同合作 淡化个人标签 降低对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依赖[8] - 人才竞争向股权激励、差异化考核和赋予更大决策权等多元化维度转变[8] - 行业发展从粗放向高质量转变 更重视长期业绩、风险管理和投资者沟通[8] - 招商基金自2021年起将公募投资业绩考核周期从三年延长至五年[9] - 持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 挂钩投资者回报 强化激励约束[9] 高管层变动 - 除招商基金外 易方达基金、华安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也迎来高管调整[12] - 高管流动受行业周期、监管政策、市场竞争、股东战略调整、个人职业发展和行业转型需求等多因素影响[12] - 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 基金公司需要实现新战略落地 补齐产品创新和风险控制等短板[12] - 在行业大改革背景下 高管流动现象或持续加剧[12]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起,明星基金经理“公奔私”,继任者业绩承压
搜狐财经· 2025-08-14 11:44
公募基金界近期人才流动显著加速,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12日,年内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已达到240人,相比去年同期的212人,增长了28 人,增幅约为13.21%。这一趋势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其中,原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翟相栋的离职尤为引人注目。8月9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宣布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的 基金经理职务,同时不再担任公司其他任何职务。该基金的基金经理一职现由陆文凯接任。翟相栋在任期间,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表现优异, 截至8月8日,基金总规模达到81.32亿元,年内A、C份额的回报率分别为23.88%和23.44%。翟相栋的离职,无疑给该基金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 的不确定性。 翟相栋的职业生涯颇为丰富,他曾在中信建投和释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TMT研究员,2020年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后升 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兼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其任职期间,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的任职总回报高达124.59%,年化回报达 27.96%,业绩远超同类基金和业绩比较基准。 然而,翟相栋并非今年唯一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据多家媒体报道,包括景顺长城基金的鲍无可、安信基金的 ...
招商基金4位知名经理年内相继离职,“公奔私”现象再引关注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23:41
Wind数据显示,自2022年4月29日接手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以来,翟相栋的任职回报达117.90%,年化回 报27.24%,在同类2901只基金中位列第5名,远超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06.36个百分点。 业绩的亮眼直接转化为规模的飞跃。翟相栋接手时,这只基金规模尚不足4000万元,濒临"迷你基金"边 缘;到2024年底,规模已突破百亿大关。翟相栋"高赔率配置策略"和聚焦TMT、国防军工等成长赛道的 投资风格,曾吸引大量机构与个人投资者。 然而,随着离任消息的流传,资金开始撤离。最新二季报显示,该基金规模已降至81.32亿元,期间净 值增长率下跌3.63%,份额出现超3亿份净赎回(A+C合计)。如今,该基金由陆文凯单独管理,后者 过往持仓更偏均衡,历史持仓行业覆盖TMT、国防军工、公共事业、食品饮料等,能否延续业绩神话 仍待观察。 招商基金近期再现明星基金经理离任案例。8月9日,该公司公告显示,曾将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从不 足4000万元规模带至百亿的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正式卸任,且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 这是继马龙、苏燕青、王岩之后,招商基金年内流失的又一位核心投研人员。从行业视角看,这一现象 并非孤例。 ...
又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离职,今年离任人数为什么明显增加?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8:16
基金经理离职动态 - 招商基金资深基金经理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不再转任公司其他岗位[2] - 市场传言翟相栋下一站可能加入私募基金高瓴[3] - 2025年公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2人,较2024年同期增加30人,增幅14.15%[1][16] - 2020-2024年同期基金经理离任人数分别为166人、198人、186人、187人、212人[1][17] 翟相栋业绩表现 - 管理招商优势企业3年多期间涨幅124.59%,年化27.96%,同类排名5/2890[5] - 2023、2024年收益分别为27.25%、30.16%,2025年截至8月9日收益约24%[6] - 基金规模从不到4000万元增长至百亿元级别[6] - 二季度净值下跌3.63%,规模从101.46亿元降至81.32亿元,份额净赎回16.8%[6] 投资策略分析 - 采用"成长+轮动"的高赔率配置策略[11] - 重点布局TMT行业,包括电子、电力设备、医药CXO、AI等方向[8] - 2023年成功把握AI算力复苏行情,上半年收益近60%[8] - 2024年增配CXO、医药、顺周期消费板块,取得超额收益[9] - 2025年坚守AI应用方向导致回撤[9] 继任者情况 - 陆文凯接任招商优势企业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从43亿元升至124亿元[12] - 投资风格更均衡,除TMT外还关注资源、消费股[13] - 采用均值回归思维,相比翟相栋更为稳健[13] - 旗下招商瑞利A任职回报15.65%,与翟相栋124%的收益仍有差距[13] 行业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上涨7.86%,跑赢上证指数(2.76%)和沪深300(0.03%)[15] - 公募基金经理离职潮与3年周期考核相关,部分因业绩不佳被淘汰[18] - 优秀人才转向私募领域,主要因薪酬激励更优、投资自由度更高[19]
“绩优生”翟相栋离任,招商基金临人才困局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07
翟相栋是近年来在震荡行情中为数不多的业绩表现优异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6月,翟相栋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2022年4月开始担任招商 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该基金是翟相栋管理的唯一一只公募基金产品。 在翟相栋接手之初,该基金是规模不足4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在2023年、2024年的震荡行情中,该基 金分别获得27.25%、30.16%的正收益,今年也取得23.88%的业绩回报。截至8月8日,在翟相栋管理的3 年多时间内,该基金累计取得124.59%的优异成绩,年化回报高达27.96%,超基准总回报高达 106.36%。 公告显示,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后续将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近日,招商基金公告称,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后续该基金将由陆文凯单 独管理。翟相栋是近年来受到市场关注较高的知名绩优基金经理之一。 据悉,翟相栋的职业生涯下一程或是私募。 对此招商基金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公司基于整体投研团队长远规划、资源的高效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 的切实需求做出的正常调整。 陆文凯拥有超14年投研经验、近7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
公募“绩优生”翟相栋离任 年内235位基金经理出走
财经网· 2025-08-11 12:20
基金经理变更 - 招商基金公告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后续该基金将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1] - 翟相栋是近年来市场关注度较高的知名绩优基金经理之一 其职业生涯下一程或是私募 [1] - 公司表示此次变更是基于投研团队长远规划、资源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的正常调整 [1] 翟相栋管理业绩 - 翟相栋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 2022年4月开始担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该基金是其管理的唯一公募产品 [1] - 接手时基金规模不足4000万元 2023年、2024年分别取得27_25%、30_16%的正收益 今年回报达23_88% [1] - 截至8月8日 其管理3年多期间累计回报124_59% 年化回报27_96% 超基准总回报106_36% [1] 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 - 陆文凯拥有14年投研经验 7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 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现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2] - 其投资逻辑以均值回归为核心 基于成长股周期波动特征 历史持仓覆盖TMT、国防军工、公共事业、食品饮料等行业 [2] - 陆文凯表示将延续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采取逆向投资策略 确保投资策略延续性 [2]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公募行业出现绩优基金经理离职潮与基金经理总人数创新高现象 [3] -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66人 新聘347人 离任235人 [3] - 部分离职绩优基金经理转向私募行业 也有加入资源更丰富的大型公募继续深耕 [3]
公募“绩优生”翟相栋离任 年内二百三十五位经理出走
证券时报· 2025-08-11 01:37
基金经理变更 - 招商基金公告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后续该基金将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1] - 翟相栋是近年来受到市场关注较高的知名绩优基金经理之一 其职业生涯下一程或是私募 [1] - 公司表示基金经理变更是基于整体投研团队长远规划 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及产品管理需求做出的正常调整 [1] 翟相栋业绩表现 - 翟相栋是近年来在震荡行情中为数不多的业绩表现优异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之一 [1] - 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 2022年4月开始担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该基金是其管理的唯一一只公募基金产品 [1] - 接手时基金规模不足4000万元 2023年 2024年分别获得27_25% 30_16%的正收益 今年取得23_88%的业绩回报 [1] - 截至8月8日 在管理3年多时间内累计取得124_59%的优异成绩 年化回报高达27_96% 超基准总回报高达106_36% [1] 新任基金经理陆文凯 - 陆文凯拥有超14年投研经验 近7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 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 现任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2] - 以均值回归思维为核心逻辑 基于成长股周期波动特征 力争于周期与估值底部布局 [2] - 历史持仓行业覆盖TMT 国防军工 公共事业 食品饮料等 [2] - 与翟相栋同为成长风格 但行业个股配置更均衡分散 [2] - 表示将秉持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的管理理念 采取逆向投资策略 确保投资策略延续性 [2] 行业动态 -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出现绩优基金经理离职潮与基金经理总人数不断创新高现象 [3] - 截至8月8日 公募基金经理人数达4066人 新聘347人 离任235人 [3] - 离任者包括张翼飞 鲍无可 周海栋 张宇帆 王士聪 王鹏等绩优基金经理 [3] - 部分绩优基金经理转向私募行业 也有加入能提供更多资源的大型公募继续深耕 [3]
翟相栋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搜狐财经· 2025-08-10 16:35
基金经理变动 - 翟相栋因个人原因于8月9日离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 已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注销手续 [1]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自7月22日起增聘陆文凯为基金经理 现由陆文凯单独管理 [1] 新任基金经理背景与策略 - 陆文凯与翟相栋同为成长风格 历史持仓行业偏好有一定重合 [1] - 陆文凯行业个股配置更均衡分散 现任招商基金投资管理四部资深专业副总监 在权益基金管理领域深耕多年 [1] - 陆文凯投资理念以估值和成长性为核心 采取逆向投资策略 确保投资策略延续性 [1] 后市展望与行业配置 - 陆文凯对A股和H股持中性偏乐观态度 认为市场信心正在恢复 [1] - 未来可能逐步增加消费相关行业配置 尤其聚焦内需消费中与零售终端关联度更高的方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