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法则

搜索文档
加薪,加成财务陷阱
虎嗅APP· 2025-04-30 07:56
养老金历史演变 - 古代社会平均寿命仅30岁 仅10%平民能活过60岁 士大夫阶层该比例仅20% [5] - 清朝七位皇帝寿命中位数57岁 仅乾隆活过70岁 [6] - 现代医学进步使英国7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891年40%提升至当前90% 养老成为普遍社会问题 [7] 养老金制度发展 - 1889年德国首创政府退休金计划 覆盖70岁以上人群 [8] - 国家养老金注重公平性 但无法维持高收入群体原有生活水平 [8][9] - 退休前投资规划成为维持生活水平关键手段 [10] 24%退休法则 - 威廉·本根研究提出4%安全提款率 对应25倍年开支储蓄目标 [12] - 股债50/50组合按4%提款可维持30年退休生活 [12][13] - 该法则存在争议 但为个人储蓄率调整提供基准框架 [14] 储蓄率计算模型 - 50%储蓄率+4%年化收益需工作18年达成退休目标 10%储蓄率需49年 [16] - 30岁起50%储蓄率是保障55岁退休的基本要求 [17] - 储蓄本质是购买未来自由时间 需平衡当前消费与长期目标 [18] 加薪陷阱机制 - 收入翻倍但支出同步增长会导致退休年限延长4年 [21][22] - 渐进式加薪更易导致消费习惯升级 储蓄率被侵蚀 [25] - 收入阶梯储蓄法建议加薪部分75%用于储蓄 维持原退休计划 [25] 资产配置优化 - 6%年化收益组合需配置25%股票资产 可使储蓄率降至40% [27] - 资产配置需理解宏观经济 承受短期波动风险 [28] - 弹性财务系统需兼顾退休目标与当前生活质量 [29]
加薪,加成财务陷阱
虎嗅· 2025-04-29 22:10
但到了现代,医学的进步让人的寿命变长,1891年,英国有40%的人寿命可以超过70岁,到今天这个数 字是90%,养老就真正成了一个社会性的普遍问题。 1889年,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政府主导的退休金计划,让70岁以上的人有资格从政府 领钱。 但人类是永远不知满足的,没有要有,有要更好,养老金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最大的问题是太平均了, 那些退休前收入相对较高的人,如果光靠退休金,生活水平就会大幅下降。 这一次马斯克主导的一系列美国政府雇员改革,捅开了一个黑幕,人们发现美国存在公务员退休金高于 企业员工的情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 (ID:tongyipaocha),作者:思想钢印,题图来自:AI生成 一、养老金困境 近日闲聊,有人问了一个问题:古人没有养老金,老了之后怎么办? 答案就是,养老金不是古代的人必须考虑的问题,大部分人干到干不动,就差不多活到头了。 清代普通百姓的平均寿命大概在30岁左右,当然,这么低的数字主要是因为婴儿死亡率高,拉低了整体 平均寿命。但即使考虑这个因素,根据史料,普通百姓中只有10%的人活过了60岁,即使是在士大夫、 富裕阶层中,这个比例也就是20%左右。 清朝 ...
投资小知识:养老金多少才够,两个方法教你算
银行螺丝钉· 2025-04-20 22:15
计算自己退休后的年开销,然后用这个数 字除以4%。 例如年开销是8万,8/4%=200万。 那在退休前积累下200万的资产,每年从 资产中提取4%,就可以维持自己当前的 生活水平。 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定义为需要积累养 老金的基准。 (2) 养老金替代率 文 | 银行螺丝钉 (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四舍五人,那就是4%法则了。 养老需要准备多少钱?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一个国际通 行的标准。 世界银行建议,要想退休之后生活水平不 下降,我们的养老金替代率不能低于 70%。 这里边有一个「养老金替代率」的概念, 是什么意思呢? 指我们退休后的养老金,与退休前的收入 之间的比率,即「养老金/退休前收入」。 也就是说,要想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 我们的养老阶段每月可支配的现金流,至 少要达到退休前月收入的70%。 比如退休前每月收入1万元,退休后的月 均养老金,就至少要达到10000元 *70%=7000元。 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可以大致估算出, 自己要准备多少养老金了。 一般来说: ·如果养老金替代率低于55%,退休后的 生活质量就会大幅下降,属于养老金替代 率不足。 ▼点击阅读原 文,免费学习大额家庭资产 ...
投资小知识:八个原则,帮我们更早实现财富自由
银行螺丝钉· 2025-04-09 21:47
家庭财务规划原则 - 月供应控制在到手收入的30%以内 最高不超过50% [3] - 储蓄率建议达到20% 优先储蓄再消费 [4] - 定投适合有新增收入的投资者 可通过养老金/公积金等渠道积累资产 [5][6][7] 投资策略 - 指数基金适合普通投资者 具有费率低 结构简单 透明度高的特点 [8] - 资产配置可采用"100-年龄"策略 40岁投资者建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9][10] - 需保留6-12个月家庭支出作为应急资金 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资产 [11][12] 消费管理 - 遵循4%法则 每年消费不超过家庭资产的4%以保障长期资产增值 [13]
简单致富: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的八个原则 | 螺丝钉带你读书
银行螺丝钉· 2025-03-29 20:48
实现财务自由的简单原则 - 核心观点:通过长期遵循简单原则可帮助家庭更早实现财务自由 避免消费主义透支未来和复杂金融产品的迷雾 [19] 财务自由八大原则 原则1:控制负债比例 - 高负债会限制人生选择权 合理利用低成本负债工具如公积金贷款 - 房贷月供建议控制在到手收入30%以内 最高不超过50% [4] 原则2:提升储蓄率 - 储蓄率指每月收入中用于储蓄或定投的比例 投资大师年轻时储蓄率可达50% - 普通家庭储蓄率达到20%即为优秀水平 建议优先储蓄再消费 [6] 原则3:定投积累资产 - 定投资金来源于储蓄率节省的资金 适合有新增收入的上班族 - 五险一金本质是养老金和公积金的定投 可延伸至基金等资产 [8] 原则4:指数基金入门 - 指数基金费率低 结构透明 无杠杆风险 适合普通投资者 - 需结合估值在低估阶段定投 后期可拓展至主动基金等资产类别 [10] 原则5:动态资产配置 - 采用"100-年龄"策略分配股债比例 如40岁配置60%股票基金+40%债券基金 - 年龄增大需降低股票比例以控制风险 [12] 原则6:建立应急资金 - 需预留6-12个月家庭支出作为安全垫 存放于货币基金等流动性资产 [13] 原则7:4%消费法则 - 年消费不超过家庭资产4%可确保资产长期保值增值 - 美国富裕家庭年消费占比7% 达到4%即实现财务自由门槛 - 例:年开销20万对应需500万资产(20万/4%) [15][16] 原则8:理性消费 - 避免借贷消费和超出购买力的商品 通过记账优化支出 - 消费时计算所需工作时间(生命标签)以增强理性决策 [18] 新书推广信息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上市首日登顶京东金融投资类双榜 - 该书被巴菲特誉为"价值连城的股票市场投资指南" 全球畅销30年 [21]
当我问DeepSeek:35岁在上海有多少存款才能躺平?普通人也能实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3-01 09:49
35岁,是一个大家不愿意提及却又人人都会经历的年龄。 正值中年,可能上有老下有小,背负着车贷房贷,还要面临工作上被裁员的危机。 那么,如何让我们更加坦然地面对自己的35岁,更加从容地应对生活的挑战呢? 我们找了DeepSeek给我们建议。 第一个问题,我们问了DeepSeek: 35岁,在上海,需要多少存款才能躺平? DeepSeek给出的回答如下: 一、有足够存款的躺平方案 2. 存款目标计算(保守模型) 二、存款不足的替代方案 若存款不足,需通过"半躺平"模式平衡收支: 1. 降低生活成本 1. 基础生活成本估算(2023年上海) 住房 :租房(郊区)约3000-4000元/月,市区需5000-8000元/月;若无房贷则成本为0。 饮食 :2000-3000元/月(自己做饭为主)。 交通/通讯 :500-800元/月。 医疗/保险 :500-1000元/月(社保+商业保险)。 其他(娱乐、衣物等) :1000-2000元/月。 总计 :7000-12,000元/月(按最低标准约8.4万/年,中等标准约15万/年)。 4%法则 :年支出 ÷ 4% = 所需存款(假设年支出15万,则需375万)。 通胀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