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6G通讯
搜索文档
国内唯一!化工新材料龙头,半导体树脂材料量产
DT新材料· 2025-10-24 00:04
公司业务与产品进展 - 美联新材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生产的M9材料苊烯树脂已实现量产,辉虹科技是国内唯一实现苊烯单体量产并应用于电子材料的企业[2] - 辉虹科技EX项目于2019年启动,已建成年产200吨生产线,并正规划将产能由200吨/年扩至500吨/年[2] - 2024年7月,辉虹科技EX铜覆板通过日本M8客户认证,用于AI服务器PCB制造,公司还同步推进与立方新能源合作开发钠电正极材料及HBM封装材料验证[2] - 美联新材2025年上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8.7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0%[2] 苊烯树脂材料特性与应用 - 苊烯树脂是一种基于稠环芳烃的热固性合成树脂,具有刚性平面结构,赋予其超低介电损耗(达0.0005-0.0006等级)、高耐热与稳定性(Tg达230℃以上)、环保低成本(无卤素设计)等优异性能[3] - 该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基站天线、光模块、交换机)、算力基础设备(AI服务器、数据中心高速背板)、半导体封装工艺(封装基板、载板)及智能汽车领域(自动驾驶控制器、车载雷达)[3] - 该材料此前高度依赖日本进口,辉虹科技通过自主研发攻克了技术壁垒,解决了5G/6G通讯使用的特种树脂及单体的关键技术难题[3] - 2025年全球EX树脂市场规模约为5-8亿元,国内占比30%,美联新材/辉虹科技市占率超60%[3] 市场动态与行业趋势 - 英伟达已确定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的Rubin系列新一代AI显卡主力型号中全面采用M9级覆铜板,compute/switch tray等其他型号也正评估是否升级[4] - M9级高速基板能显著降低电路信号损耗,支持更高的传输速率(如224Gbps),以满足Rubin平台对超高算力和高速互联的需求[4] - 日本头部企业的M8及未来M9产品所使用的树脂也正转向EX,根据松下工业数据,MEGTRON9在高频性能单通道接口速度可上升到224Gbps,同时Df值较M8系列更低[4] - 苊烯树脂是满足M9覆铜板电性能的理想树脂材料之一,原本使用较多的PPO/PPE高频高速树脂更难以满足M9覆铜板的性能需求[4] 全球竞争格局 - 全球电子级碳氢树脂目前由美、日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玩家包括美国Sartmer、科腾,日本旭化成、三菱瓦斯化学、曹达等[5]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东材科技(现有产能500吨,3500吨产能在建,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投产)、世名科技(产能500吨)、圣泉集团(产能100吨,1000吨在建)、迪赛鸿鼎(千吨DSBCB将投产)等[5]
平安电工分析师会议-20250612
洞见研报· 2025-06-12 23:34
报告核心观点 - 平安电工深耕云母绝缘材料行业30余年,全产业链布局可发挥成本优势,未来将坚守战略定力,为电与热安全发展做技术贡献 [24] - 公司境外销售毛利率高于国内,因质量品牌美誉度高且外贸产品多为中高端,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可保持较高毛利率 [24] - 公司聚焦耐高温绝缘材料研发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格局,推动产品向新兴领域延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安全绝缘系统解决方案商 [25] - 公司出口销售占比逐年增高,海外市场主要为欧洲、东南亚等,美国业务占比小,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海外投资布局在东南亚和非洲 [25] - 公司会根据经营发展考虑股权激励事宜,积极探索多元化员工激励机制 [26]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已通过股东大会,将在2个月内完成分红发放 [27] - 电池新规推动行业以“安全”为原点技术迭代,公司布局“多层级热失控阻断”技术,形成新能源车热失控防护完整解决方案 [28]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平安电工,接待时间是2025年6月12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会秘书李俊、证券事务代表魏嘉、财务负责人丁恨几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为投资者网上提问等 [20] 主要内容资料 - 投资者询问与浙江荣泰相比优势及市值差距问题,公司称全产业链布局可降低成本,未来将坚守战略回报股东投资者 [24] - 投资者询问境外销售毛利率高原因及可持续性,公司表示因质量品牌和产品定位,预计未来可保持较高毛利率 [24] - 投资者询问公司在深海科技和固态电池领域布局,公司称聚焦研发制造,构建全产业链,推动产品向新兴领域延伸 [25] - 投资者询问关税战对海外业务影响及海外产能布局,公司称出口占比增高,美国业务占比小,关税影响小,海外布局在东南亚和非洲 [25] - 投资者询问公司是否有新股权激励计划,公司称会根据经营考虑,探索多元化激励机制 [26] - 投资者询问24年分红实施时间,公司称已通过股东大会,将在2个月内完成发放 [27] - 投资者询问电池新规带来的机遇,公司称新规推动行业技术迭代,公司布局相关技术形成完整解决方案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