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监管

搜索文档
60多家上市公司被调查,A股劲吹监管风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18:25
监管动态 - 2025年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因涉嫌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主要涉及财务造假 信披违规 贪污受贿 行贿等问题 [2] - 监管层对A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 处罚力度升级 包括顶格处罚 追究刑责及第三方协同追责 [3] - 证监会立案调查体现系统性刮骨疗毒决心 旨在阻断造假生态链 维护市场健康 [3][4] 典型案例 - ST高鸿通过虚假贸易业务虚增营收198亿元 欺诈发行募资12.5亿元 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2] - 南京庆亚作为配合造假第三方被罚700万元 实控人江庆同受处罚 [2] - 白云山系5名高管因医药反腐被查 涉及虚增药价套取资金 品牌授权管理腐败等问题 [2] - 豪尔赛前董事长戴宝林涉嫌单位行贿罪 公司及个人均被公诉 [2] 违规特征 - 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核心问题 表现为虚假记载 重大遗漏 误导性陈述 [3] - 具体手段包括虚构交易粉饰业绩 隐匿关联交易 资金占用 掩盖重大风险 [3] - 违规成本与收益失衡是深层次原因 民事赔偿机制未能有效震慑失信行为 [4]
60多家上市公司被调查,A股劲吹监管风
IPO日报· 2025-08-13 12:00
监管动态 - 2025年8月初已有超过60家A股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涉及实控人、高管等[2] - 典型案例包括*ST东通实控人黄永军涉嫌信披违规、ST高鸿董事长付景林虚增营收198亿元并欺诈募资12.5亿元、白云山系高管涉及医药反腐及虚增药价等[3] - 监管层处罚力度升级,如ST高鸿案中证监会开出1.6亿元罚单并对董事长实施10年市场禁入,同时处罚第三方协同造假方(如南京庆亚被罚700万元)[4] 违规行为特征 - 主要违规类型包括财务造假(如虚假贸易)、信披违规(虚假记载、重大遗漏)、贪污受贿及行贿[3] - 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粉饰业绩、隐匿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模糊表述拖延风险披露等手段损害投资者权益[4] - 医药行业腐败问题突出,广药集团及子公司已有5名高管因品牌授权管理腐败等问题被查[3] 违规动因分析 - 违规成本与收益失衡,财务造假或内幕交易短期利益巨大而历史处罚力度相对不足[5] - 中小投资者维权成本高、民事赔偿机制未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导致违规行为屡禁不止[5] 监管趋势 - 监管层对A股市场系统性"刮骨疗毒",采取顶格处罚、追究刑责等措施强化"零容忍"政策[6] - 通过阻断造假生态链(如重罚第三方)及启动强制退市程序(如ST高鸿)提升监管威慑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