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业务
icon
搜索文档
AI是泡沫?50家企业实战证明:真正的机会藏在“落地体系”里
36氪· 2025-11-18 20:31
AI行业现状分析 - AI行业存在“年初热捧砸钱、年末遇冷停摆”的周期性现象,2024年初“AI+百业”口号盛行但年底大批项目因无回报被搁置,2025年初新热点涌现但年中即出现技术与业务脱节的停滞案例[1] - AI信息呈现严重两极分化,一端是“大模型颠覆产业、AGI替代人类”的宏观叙事,另一端是“AI写文案、作图调参”的微观技巧,导致中小企业陷入“宏观看不懂、微观用不上”的困境[1] - 调研覆盖京东物流、学而思、施耐德等50家行业标杆企业及20多个省市落地案例,发现仅少部分企业(300家)实现真正落地实效,大部分企业因各种问题中途放弃[1][2] AI落地核心问题 - 企业落地难的根本病根在于“宏观聊得太空、微观技巧太碎、中观进不到业务”的鸿沟,而非AI技术本身的问题[3] - 成功企业均避开“追宏观概念、迷微观技巧”的陷阱,聚焦中观层面的“业务适配”,跑通“业务场景-技术落地-业务提效-收益增长”闭环[4] - 失败案例主要表现为两类:炫技式投入(如餐饮企业花20万开发使用率不足5%的AI菜品推荐功能)和技巧式内卷(如电商团队沉迷AI作图参数却忽略核心业务转化)[5][6] 有效落地路径:L1-L5五级体系 L1-L2阶段(0-6个月) - L1(岗位+AI)专注高频重复的单一岗位任务,如法务用AI初筛合同将8小时工作量压缩至2小时,杭州科技公司花5000元买SaaS工具使行政会议纪要效率提升40%,错误率从15%降至3%[7][12] - L2(流程+AI)打通跨部门堵点,零售行业用AI打通POS、库存、会员数据使缺货率降35%,制造行业优化排产使交付周期缩20%,金融行业自动核验信息使审核效率提70%[13] - 广西贵港猪场引入AI巡检系统替代1800名技工,巡检效率提升10倍且仔猪存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13] L3-L4阶段(6-18个月) - L3(产品+AI)让AI成为增收引擎,福建闽威实业用AI分析市场数据打造爆品实现销量翻倍,学而思AI学习机提分率≥15%,医疗设备企业加AI功能后基层医生准确率提30%、产品销量涨50%[15] - L4(AI原生产品)重构商业模式,深圳灵舶科技“AI数字员工”完成80%执行岗工作,人力成本降60%且销售额增66%,游戏公司草花互动用AI生成素材使美术成本降70%[16] - 该阶段需建立“AI初判+人工复核”双重审核机制,当AI错误率超5%时立即暂停调参[16] L5阶段(18-36个月) - 企业将AI转化为行业基础设施,如易点天下AI投放系统将决策时间从3天压缩至17秒,获客成本降22%并服务多行业客户,国美通过AI-BIM平台转型后7个月估值暴涨6倍[18] - 实现L3需满足三个前提:数据飞轮自运转、多智能体协同、全公司具备AI思维[18] 不同规模企业实施策略 - 中小企业/个人应从L1切入,如销售用AI整理客户记录提升跟进效率40%,广州建材企业用免费AI工具使客服效率提50%、客户满意度涨15%,北京烘焙厂用AI预测订单从月亏30万转为月赚15万[21] - 成熟期企业聚焦L2-L3,如东营银行打通贷款流程使审批效率提75%,推出AI信贷产品半年新增贷款规模20亿元[22] - 头部企业/创业者布局L4-L5,如区域物流企业开发AI路径规划系统使运输成本降18%,开放系统年增收超亿元,教育科技公司建AI生态靠增值服务年增收3000万[23] 行业趋势与政策环境 - 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要求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地方提供专项补贴(如无锡补30%设备采购费、上海奖50万模型备案企业),但企业因缺中观指南错失红利[24] - 当前AI市场已进入“中观落地定成败”阶段,泡沫将淘汰投机者,理性规划的企业将在周期中沉淀价值[24]
AI是泡沫?50家企业实战证明:真正的机会藏在“落地体系”里
混沌学园· 2025-11-18 19:58
AI行业现状与核心问题 - AI领域存在“年初热捧砸钱、年末遇冷停摆”的周期性怪圈,2024年初“AI+百业”口号盛行但年底大批项目因看不到回报被搁置,2025年初新热点涌现但年中即有企业因技术与业务脱节陷入停滞[2] - AI信息呈现严重两极分化,要么是“大模型颠覆产业、AGI替代人类”的宏观叙事让中小企业觉得与大厂无关,要么是“AI写文案、作图调参”的微观技巧却无法解决业务赚钱的核心问题[2] - 企业落地难的真正病根在于“宏观聊得太空、微观技巧太碎、中观进不到业务”的鸿沟,非短期炒作泡沫或大厂专属玩具[3] 成功企业的AI落地路径 - 能靠AI赚钱的企业均摸清“AI+业务”的中观落地路径,以业务为原点找到AI与行业场景精准结合点,跑通“业务场景-技术落地-业务提效-收益增长”闭环[7] - 成功案例避开“追宏观概念、迷微观技巧”的陷阱,专注中观层面的业务适配,失败案例则因跟风追概念或死磕无关技巧而脱离业务本质[7] - 白皮书通过6个月调研覆盖国家“人工智能+”行动10大重点行业,深度拆解京东物流、学而思、东营银行等50家不同规模企业实战案例[12] AI落地的泡沫陷阱 - 炫技式投入表现为为做AI而做AI,如连锁餐饮花20万开发“AI菜品推荐”功能却未考虑实际需求导致使用率不足5%,数字人客服话术生硬使客户投诉率涨30%[8] - 技巧式内卷陷于细节泥潭,如电商企业钻研AI作图光影参数却忽视用AI分析用户数据优化推荐逻辑,脱离业务目标无法转化为收益[9] - 这类投入只追求“看起来高级”而不解决真痛点,注定被市场淘汰[8] 真机会:中观落地实践 - 岗位级提效专注高频、重复、耗人力的单一任务,如法务用AI初筛合同将8小时工作量压缩到2小时,销售用AI整理客户记录使跟进效率提40%[10] - 杭州科技公司花5000元买SaaS工具,30天让行政会议纪要效率提40%,错误率从15%降到3%,3个月收回投入[10] - 生态级重构如施耐德EcoStruxure AI平台将生产能效提20%并为上下游提供预测性维护服务,OpenAI开放API形成网络效应[11] L1-L5五级落地体系 - L1阶段从岗位痛点破局,如今邕烧烤用AI处理财务对账环节从3人天压缩到半天,人效提升37%[19] - L2阶段打通跨部门流程,如零售业用AI打通POS、库存、会员数据使缺货率降35%,制造业优化排产使交付周期缩20%[20] - 广西猪场引入声纹+视觉AI巡检系统替代1800名技工,巡检效率提升10倍且仔猪存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20] 进阶落地与生态构建 - L3阶段让AI从降本工具变为增收引擎,如闽威实业用AI分析市场数据优化鲈鱼肠配方实现销量翻倍,学而思AI学习机提分率≥15%[22] - L4阶段打造AI原生产品,如灵舶科技AI数字员工完成80%执行岗工作,人力成本降60%且销售额增66%[23] - L5阶段构建生态壁垒,如易点天下AI投放系统将决策时间从3天压缩到17秒,获客成本降22%并为多行业提供服务[24] 企业分级实施建议 - 中小企业应从L1切入,如建材企业用免费AI工具整理100个客服问题模板使效率提50%、满意度涨15%,烘焙厂用AI预测订单从月亏30万转为月赚15万[28] - 成熟企业从L2-L3突破,如东营银行打通贷款审批流程使效率提75%,推出AI信贷产品半年新增贷款规模20亿元[30] - 头部企业布局L4-L5,如区域物流企业开发AI路径规划系统使运输成本降18%且年新增收入超亿元[31]
德赛西威(002920):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45.82%,新产品迭代+出海战略闭环
国海证券· 2025-08-13 15:03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2025H1归母净利润同比+45.82%,营收同比+25.25%,扣非净利润同比+45.94% [5] - 2025Q2营收同比+29.9%,环比+15.61%,归母净利润同比+41.15%,环比+9.97% [5] - 智能驾驶业务营收同比+55.49%,智能座舱业务营收同比+18.76%,网联服务业务营收同比-2.11% [6] - 汽车电子业务整体毛利率20.33%,同比+0.29pct,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毛利率分别为19.75%/19.74%,同比+0.52pct/+0.94pct [6] - 2025Q2期间费用率11.26%,同环比分别-1.15pct/-2.01pct [6] 业绩表现 - 2025H1营收146.44亿元,同比+25.25%,归母净利润12.23亿元,同比+45.82% [5] - 新项目订单年化销售额超180亿元 [6]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分别为343/427/514亿元,同比增速24%/25%/20% [9]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7.40/34.52/42.92亿元,同比增速37%/26%/24% [9] - 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23/18/15倍 [9] 业务分项 - 智能座舱业务营收94.59亿元,占比64.6% [6] - 智能驾驶业务营收41.47亿元,占比28.3% [6] - 网联服务及其他业务营收10.38亿元,占比7.1% [6] 出海战略 - 2025H1境外销售额10.38亿元,同比+36.82% [6] - 已布局印尼、墨西哥、西班牙产能,预计2025年底西班牙工厂竣工,2026年量产 [6] - 突破RENAULT、HONDA等海外新客户 [6] AI+业务布局 - 与面壁智能合作推出基于高通8255的端侧大模型语音交互方案 [9] - 推出OneBox(高通8255+8650组合)与OneChip(高通8775/8797)跨域融合方案 [9] - 8797中央计算平台支持全场景辅助驾驶和主流大模型部署 [9] 市场表现 - 当前股价113.91元,总市值632.14亿元 [4] - 近1月/3月/12月股价表现分别为+11.7%/+5.7%/+35.5%,跑赢沪深300指数 [4] - 52周价格区间83.78-144.50元 [4]
蚂蚁集团百宝箱智能体推出企业版
快讯· 2025-07-24 19:24
蚂蚁集团推出"百宝箱"企业版 - 蚂蚁集团正式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企业版,面向文旅、出行、会展、高校、零售、餐饮等服务业场景 [1] - 平台提供蚂蚁百灵大模型、通义千问大模型、DeepSeek等主流大模型的一站式接入 [1] - 配套支付MCP、营销MCP等能力,帮助企业快速完成"AI+业务"闭环落地 [1] - 目标加速服务业数智化升级,2025年内计划覆盖1000家以上行业客户 [1]
厚普股份(300471) - 2025年04月28日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记录表
2025-04-28 17:22
公司基本信息 - 2025年4月28日下午15:00 - 17:00通过“约调研”微信小程序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 [2] - 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王季文、独立董事王仁平、董事会秘书胡莞苓、财务总监罗娟、保荐代表丁梓 [2] 订单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金额约为109,739万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30%,其中国际订单约为29,883万元 [2] 营收相关 - 为增强业务盈利能力,公司调整经营策略,筛选优化客户群体,战略性放弃部分盈利能力弱的订单,导致营业收入下降 [2][3] 毛利率与业务优化 - 聚焦盈利水平高的订单,评估客户经营和回款情况,淘汰需求不稳定、付款周期长、利润贡献低的客户,将资源投入更有潜力、盈利能力强的业务 [3] 竞争优势 - 具备“AI + 业务”智能数据技术、氢能全产业链技术、技术研发创新、经营资质综合、技术服务全国覆盖等竞争优势 [3] 生态圈建设成果 - 在清洁能源装备领域形成覆盖整个产业链的生产和服务能力,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 [3] 资金链保障 - 2023年和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分别是1.17亿、1.16亿,资金链稳定健康 [3] - 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在产品购销合同中明确约定各阶段预收款项比例,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避免过早投入生产资金 [3] 产业链整合战略 - 以天然气、氢能等清洁能源业务为主要方向,拓展仪表零部件、船用低温业务,发展航空装备业务,整合内部产业链,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开拓国内外新市场 [3] 海外业务规划 - 借助在德国、荷兰、法国、埃及等地区的海外业务拓展经验,提升产品国际品牌影响力 [4] - 建立海外销售团队,进行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开发以及控制系统软、硬件定向设计,为拓展海外项目奠定基础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