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诊断

搜索文档
扫片机:60秒看清坏细胞
长江日报· 2025-07-06 08:35
数字切片扫描仪技术突破 - 研发团队历时4年开发出"数字切片扫描仪"设备,解决传统显微镜人工搜索效率低且易漏诊的问题 [1] - 设备可在60秒内将1厘米见方的组织切片转化为3G高清图像,清晰显示细胞结构 [1][2] - 设备体积仅40立方厘米,集成显微成像、多轴机械臂、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大部分实现国产化自主研发 [1] 产品技术特点 - 采用特殊光源与运动机构配合,实现亚微米水平、100帧以上的快速扫描成像 [2] - 生成的虚拟切片可随意放大缩小,支持互联网传输,便于远程诊断 [2] - 配套开发脑片分析仪,可在一分钟内全自动完成脑片扫描和配准 [2] 应用场景与市场进展 - 已在国内150家科研单位投入使用,预计年内获得医疗器械许可证进入临床 [2] - 重庆医科大学使用案例显示,半小时可完成过去一个月的工作量,效率提升显著 [4] - 成像速度较传统方法快几十倍,图片质量更高,学生排队抢着使用 [3][4]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为AI诊断疾病奠定基础,结合AI图像分析可精准定位病变细胞 [2] - 正在迭代AI算法,未来有望实现切片直接输出分析结果 [2] - 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显著提高疾病诊断效率 [2]
直击一脉阳光投资者开放日 看医学影像龙头如何拆解行业未来发展
财经网· 2025-05-27 15:08
行业定位与发展阶段 - 中国第三方医学影像行业已进入"青春期"高速成长阶段,收入与利润将同步跃升 [3] - 公司通过"共享模式"创新定义行业发展路径,率先完成"影像中心社会化运营"卡位,构建深厚护城河 [3] - 行业未来发展定位将决定长期竞争格局,公司具备"双螺旋基因"(线下铁军+数据算法) [11] 业务布局与运营数据 - 采用"百城千县"重资产布局,形成医学影像中心服务、解决方案服务、云服务三大主业 [4] - 截至2025年全国影像中心超100家,覆盖500余家机构,年扫描量达千万人次,积累千万级高质量数据集 [4] - 服务覆盖县级行政区数量远超同行,实现"线下要塞+数据核武"立体业务模式 [4] 战略增长路径 - "四把手术刀"战略:开发思维升级、旗舰中心转型、延续医院合作价值、海外市场渗透 [4] - "CDH模式"重构医疗服务价值链:C端(互联网医院闭环)、D端(专家IP生态)、H端(区域共享医疗mall) [5][6] - 延续医院合作价值,通过标准化模块建设帮助医院增强效益并降低成本,保持8-10年服务周期粘性 [7] 海外扩张策略 - 2024年组建海外事业部,覆盖香港、澳门、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 [8] - 采用"硬件性价比+数据服务降维打击"组合:硬件成本优势+人力成本削减30%+AI诊断系统替代 [10] - 与香港医思健康战略合作,建立"中央采购+全球分销"供应链平台 [9] 核心竞争力 - 拥有106家影像中心的线下铁军和标准化管理能力,在第三方服务中开辟盈利通道 [11] - 千万级影像数据的高效生产与管理能力,推动AI和精准医疗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11] - 数据变现能力突出,形成"供应链+数据链"立体竞争优势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