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4S(AI for Science)
icon
搜索文档
“AI4S”,对青年科学家意味着什么?
钛媒体APP· 2025-11-13 10:53
一直以来,科学研究的范式总在关键工具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变革。当前,站在全新的历史节点,人工 智能不再只是工具,更像能自主学习的科研伙伴,重塑人们提问、实验、分析、创造的方式。不禁让我 们提问:"AI4S"(AI for Science,AI用于科研)这场变革对青年科学家而言,意味着什么?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其间,一场 以"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变革:青年科学家的机遇与责任"为主题的圆桌对话,备受关注。 "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变革:青年科学家的机遇与责任"主题圆桌对话现场 科研领域AI应用愈加广泛 "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结合,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科研模式与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林江谈 道,以前自己和学生设计实验,几乎只能在实验室里埋头干。现在借助自动化所开发的磐石大模型、一 站式科研工作站等,可以帮助他们把实验设计变成具体流程,再将实验流程下发到机器人实验室,从而 开展机器人实验。"即使我人在外地,还是可以轻松地'隔空'来到位于硅酸盐所的实验室里开展工作。" 图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教授陈林江 AI实际应用要有"呼"有"吸" "基于各种药物模态和 ...
浦东引领区建设5周年:服务赋能出海 科创驱动未来
国际金融报· 2025-10-31 15:27
浦东新区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中心 - 中心于2025年3月成立,是全国首家以参事组织形式注册的“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 [2] - 中心理事会由11家行业领先机构组成,汇聚90余家战略合作伙伴,形成涵盖法律、金融、咨询、会计等专业领域的服务生态 [4] - 中心在保利浦开金融中心打造约3000平方米的国际化智慧办公空间,重点建设“出海企业集聚区”与多功能服务平台 [5] - 中心已初步建成超过270个全球站点,形成覆盖欧美、亚太、中东等重点区域的海外服务网络 [5] - 中心已一对一服务170多家企业,成功对接30多个案例,前来咨询的企业以民企为主 [5] - 上海山崎电路板有限公司在泰国投资建厂时,中心帮助其解决ODI手续办理等难题 [5] - 正创集团旗下东亚资管在中心支持下获得办公场地等空间载体,并已在印尼雅加达设立办公室 [6] 张江复旦国际创新中心 - 创新中心于2017年启动建设,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三大先导产业,并于2025年5月26日焕新启用 [7] - 创新中心总建筑面积约65.3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此次启用的一期包括3栋科研楼,总建筑量约32万平方米 [10] - 创新中心先期启动布局“一计划两中心”: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微纳电子与量子国际创新中心、脑与类脑智能国际创新中心 [10] - 依托AI4S理念,复旦大学今年以来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化融合创新,重磅成果频出 [10] - 创新中心下一步将着力推进厚植人才创新沃土、建设原始创新高地、打造融合创新地标三方面工作 [11]
“我们不与竞争对手对标”——专访晶泰科技董事局主席温书豪
中国基金报· 2025-05-21 22:36
公司核心竞争力 -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算法、算力及规模化的机器人系统 [7] - 拥有300台机器人设备,可能是全球商业运营规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自动化化学实验工站集群,未来计划发展至几千甚至上万台 [7][16] - 技术底座为量子物理算法,结合AI和机器人技术,形成算法模拟和实验验证的完整闭环 [14] 商业模式 - 商业模式是赋能利他,专注于药物发现和临床前开发,不推动自有药物上市 [7][11] - 与客户接力研发,客户负责后续临床开发 [11] - 在项目中承担更重要的研发突破责任,获得更高的里程碑付款和商业化分成 [16] 技术优势 - 智能自主实验平台可实现高通量精准实验,7X24小时执行实验,人效提升5倍,数据收集能力提升40倍 [3] - AI药物研发平均缩短约一半时间,未来有望节省90%的研发时间 [7][18] - 在2024年CCDC全球物质结构预测大赛中表现最出色,算法在精确度、效率和分子体系复杂度方面领先 [20] 行业趋势 - 生物医药领域的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合是无法逆转的大趋势 [8][9] - 越来越多大药企全面拥抱AI,算法设计和研发药物分子结构成为主流研发范式 [9] - AI4S(人工智能驱动的科研范式)被推上风口 [2] 商业合作 - 与辉瑞合作改变了辉瑞的药物筛选工作模式,可能颠覆整个行业 [2] - 与强生Janssen、UCB等跨国药企合作,国内多家创新药企也在合作 [22] - 已孵化多家生物医药公司,如与希格生科合作研发的胃癌靶向药已进入一期临床 [24] 未来发展 - 未来3~5年非医药行业订单比例可能逐年上升,回报周期更短 [26] - 计划投资硬件企业以强化全流程控制,如高柔性、高精度的科学家机器人 [25] - 将自己定义为垂直行业的AI创新研发平台,成为支撑药物和材料科学研发的基础设施 [10] 投资者关系 - 获得谷歌和腾讯等知名机构投资,谷歌看重其在物质结构预测方面的前沿科技 [19] - 腾讯在医药领域最早的项目之一,有创新协同包括算力支持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