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

搜索文档
哪些热点板块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
量化藏经阁· 2025-09-03 08:08
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 - 提出"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修正传统计算方法 传统方法将ETF联接基金全部视为机构持有 但实际上联接基金包含个人投资者 导致机构持仓比例被高估 [2][8] - 修正公式为:机构实际持仓占比 = ETF公布机构持仓占比(P_inst) - 联接基金持有占比(P_link) × (1 - 联接基金机构占比(S_inst)) [12] - 对于缺失的联接基金数据 使用公式P_link = A_link × P_fund / A_etf进行推算 其中A_link为联接基金资产净值 P_fund为持有基金市值占比 A_etf为ETF资产净值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全市场1133只ETF中有699只有对应联接基金 修正算法有助于更准确分析投资者结构 [7] 按资产类别分类的持仓变化 - 股票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2024H2的60.85%上升至2025H1的64.64% 总规模从26409亿元增至30022亿元 增长3613亿元 [16] - 债券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85%左右回升至91.43% 总规模从1740亿元增至3844亿元 增长2104亿元 [19] - 货币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保持70.74%基本稳定 机构持有规模从1097亿元增至1136亿元 [21] - 跨境ETF机构持仓比例增长6.58%至46.77% 总规模从4379亿元增至5756亿元 增长1377亿元 [21] - 商品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8.32%略微回升至19.06% 总规模从757亿元增至1574亿元 增长817亿元 [22] 按板块分类的持仓变化 - 科技板块ETF规模增长最多 从2028亿元增至2431亿元 增长403亿元 机构持仓规模从360亿元增至621亿元 增长261亿元 [25][28] - 周期板块ETF规模从823亿元增至1199亿元 增长376亿元 机构持仓规模增长229亿元 个人持仓规模增长147亿元至744亿元 [25][28] - 周期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27.42%大幅上升至37.95% 增长10.52% [31] - 大金融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25.75%回升至35.98% 增长8.89% [31] - 科技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17.76%回升至25.56% 增长7.80% [31] 按热点主题分类的持仓变化 - 军工ETF机构持仓比例从32.86%大幅上升至56.40% 增长23.54% 规模从237亿元增至418亿元 [32][40] - 证券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3.34%上升至23.57% 增长10.23% [40] - 芯片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4.95%上升至23.73% 增长8.78% [43] - 红利ETF机构持仓比例下降13.24%至42.08% 机构持有规模减少88亿元 [34][37] - 黄金ETF规模增长最多 从704亿元增至1531亿元 增长827亿元 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增长672亿元 [32][35] 按宽基指数分类的持仓变化 - A500 ETF机构持仓比例从54.06%上升至63.41% 增长9.34% 规模增长1862亿元至2135亿元 [46][51] - 创业板类ETF机构持仓比例增长6.25%至43.19% [51] - 科创板ETF机构持仓比例从29.02%上升至34.87% 增长5.84% [51] - 中证500 ETF机构持仓比例从72.53%上升至77.98% 增长5.45% [51] - 沪深300 ETF机构持有规模增长920亿元至9401亿元 机构持仓比例从86.43%上升至89.49% [48][51] 总体市场概况 - 股票型ETF总规模达到30022亿元 其中机构持有19406亿元 个人持有10616亿元 [16] -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自2024H1开始持续回升 从58.31%逐步增长至64.64% [16] - 债券型ETF市场机构主导 持有比例维持在90%以上 [19] - 商品ETF以黄金为主 17只中有14只为黄金ETF [22]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穿透算法下的ETF机持仓行为分析:哪类ETF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9-02 22:31
根据提供的研报内容,以下是关于量化模型和因子的总结: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1][13] * **模型构建思路**:由于ETF基金在定期报告中公布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通常将ETF联接基金也视为机构,这会高估真实的机构持仓比例。该模型旨在通过穿透联接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更精确地计算ETF中机构投资者的实际持仓规模和占比[1][1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模型基于ETF及其联接基金的定期报告数据。核心思想是,ETF的实际机构持有份额等于ETF公布的机构持有份额减去联接基金持有的ETF份额中属于个人投资者的部分[15][17]。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P_{\rm inst}=P_{\rm inst}^{\rm pub}-P_{\rm link}*(1-S_{\rm inst}^{\rm link})$$[17] 其中: * $P_{\rm inst}$ 代表修正后的ETF机构投资者实际持有份额占比。 * $P_{\rm inst}^{\rm pub}$ 代表ETF定期报告中公布的机构投资者持有份额占比[15]。 * $P_{\rm link}$ 代表ETF定期报告中公布的联接基金持有该ETF的份额占比[15]。 * $S_{\rm inst}^{\rm link}$ 代表联接基金(合并口径)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15]。 对于个别缺失$P_{\rm link}$数据的情况,使用联接基金数据进行反向推算: $$P_{\mathrm{link}}=A_{\mathrm{link}}*P_{\mathrm{fund}}/A_{\mathrm{net}}$$[18] 其中$A_{\mathrm{link}}$为联接基金资产净值,$P_{\mathrm{fund}}$为联接基金持有ETF市值占其资产净值比例,$A_{\mathrm{net}}$为ETF资产净值[15][18]。 模型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该穿透算法模型自身的量化回测指标,如年化收益率、夏普比率、信息比率(IR)、最大回撤等。报告主要展示了应用此算法后得到的各类ETF机构持仓占比的静态或时序变化结果[2][3][4][5][21][22][23][26][29][32][33][38][40][43][44][47][48][51][53][56][60]。)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报告中未涉及传统意义上的量化因子(如价值、动量、质量等)的构建与分析。其核心内容是应用上述穿透算法对ETF持有人结构进行分析,属于投资者行为分析范畴,而非构建预测未来收益的Alpha因子。) 因子的回测效果 (报告中未提供任何量化因子的回测效果指标,如因子IC值、ICIR、多空收益、年化收益、夏普比率等。)
金融工程专题研究:穿透算法下的ETF机持仓行为分析:类ETF的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4-15 21:45
量化模型与构建方式 1. **模型名称**: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 - **模型构建思路**:修正传统ETF机构持仓占比计算中因包含联接基金个人投资者而导致的高估问题,通过穿透联接基金结构计算真实的机构投资者持仓比例[14]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数据来源:ETF及联接基金的年报/半年报数据(机构持有份额占比 $P_{\mathrm{inst}}$、联接基金持有份额占比 $P_{\mathrm{link}}$、ETF资产净值 $A_{\mathrm{eff}}$、联接基金资产净值 $A_{\mathrm{link}}$、联接基金机构持有比例 $S_{\mathrm{inst}}$)[16] 2. 修正公式: $$P_{\rm inst}=P_{\rm inst}-P_{\rm inst}\ast(1-S_{\rm inst})$$ 若数据缺失,通过反向推算: $$P_{\mathrm{link}}=A_{\mathrm{link}}*P_{\mathrm{fund}}/A_{\mathrm{eff}}$$[19] 3. 实际机构占比 = 直接机构持仓 + 联接基金中的机构持仓部分[18] - **模型评价**:显著提升机构持仓数据的准确性,尤其适用于含联接基金的ETF[20] --- 量化因子与构建方式 (注:报告中未明确涉及量化因子构建,此部分跳过) --- 模型的回测效果 1. **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 - **股票型ETF**:2024H2机构持仓比例60.85%(较2024H1 +2.54%)[22] - **债券型ETF**:2024H2机构持仓比例84.90%(较2024H1 -0.87%)[23] - **商品型ETF**:2024H2机构持仓比例18.32%(较2024H1 -4.68%)[27] - **货币型ETF**:2024H2机构持仓比例70.09%(较2024H1 -4.52%)[24] - **跨境型ETF**:2024H2机构持仓比例40.19%(较2024H1 +3.44%)[24] 2. **板块分类结果** - **大金融板块**:机构持仓规模305亿元(较2024H1 +61亿元),占比27.09%(+1.34%)[31][36] - **科技板块**:机构持仓比例17.76%(较2024H1 -6.48%)[36] 3. **主题分类结果** - **红利ETF**:机构持仓比例55.32%(较2024H1 +5.65%)[42] - **芯片ETF**:机构持仓比例14.95%(较2024H1 -10.34%)[47] 4. **宽基分类结果** - **沪深300ETF**:机构持仓比例86.43%(较2024H1 +2.29%)[53] - **科创板ETF**:机构持仓比例29.02%(较2024H1 +2.47%)[53] --- 关键图表引用 - 股票型ETF机构/个人持仓规模及占比趋势见图2[25] - 债券型ETF机构持仓占比趋势见图3[26] - 商品型ETF机构持仓占比趋势见图5[32] - 板块ETF规模变动见图6[33] - 宽基ETF机构持仓比例变动见图18[56] (注:因子回测效果部分因无相关因子构建内容,故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