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联接基金
搜索文档
基金产品类型及优劣分析
搜狐财经· 2025-11-16 23:47
基金套娃现象概述 - 基金领域存在被称为"基金套娃"的现象,主要形式包括FOF、基金投顾组合、ETF联接基金以及"拼好基"产品 [1] FOF与基金投顾组合 - FOF和基金投顾组合均投资于一篮子基金,且不少产品由同一部门或同一班人马运作 [1] - FOF现阶段发展形态依赖单一渠道,而基金投顾组合则依赖流量,两种产品业绩表现均不佳 [1] - 尽管发展形态奇怪且业绩不佳,但其核心奥义被认为是"笨拙而有效" [1] - 分析人士更看好基金投顾组合的发展前景 [1] ETF联接基金 - ETF联接基金被定义为一种特殊的FOF,其主要投资于目标ETF [1] - 分析人士认为场内交易的ETF相比联接基金更具优势,具体体现在仓位更高、交易效率更高以及费用更低 [1] "拼好基"产品 - "拼好基"产品是一种让权益基金经理和固收基金经理联手管理的"固收+"基金 [1] - 实践表明,简单拼接优秀基金经理的持仓难以做好该类基金,还需重点考虑波动和回撤控制 [1]
7日炒基法,重出江湖!“开基金超市,赚5个点就跑”
中国证券报· 2025-10-30 23:21
基金投资行为趋势 - 沉寂已久的短线“炒基”策略重新流行,基民采用30日炒基法、7日炒基法等短线操作手法,对持有7天或30天免赎回费的基金进行高抛低吸 [1] - 今年以来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突出,科技、黄金等热门基金的C类份额受到基民热捧,一些热门基金在三季度被申购几十亿份后又迅速被获利了结 [1] - 部分基民开设“基金超市”式投资组合,目标为赚取5%的收益后即刻卖出,并倾向于选择免赎回费的基金,避免投资中证A500等需要长线投资的宽基指数基金 [2] 基金博主操作模式 - 粉丝超过40万的基金博主“梁带逛”每日实时晒出买卖操作,其持仓基金超过100只,10月以来操作达298次,包括上百次卖出和转换 [2][5] - 实盘金额超百万元的基金博主“一大发飞冲天”持有90多只基金,10月以来操作318次,持仓以“7免”的C类份额和ETF联接基金为主,采用低吸建仓再高位波段卖出的策略 [5] 热门基金表现与资金流动 -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基金三季度规模激增至132.31亿元,是二季度末规模的12.47倍,其近半年以来涨幅超190%,三季度A类、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达88.64%和88.37% [6] - 中航机遇领航混合C类份额三季度被申购98.35亿份,同时被赎回66.48亿份,净申购31.87亿份;中欧数字经济混合三季度规模增长114.94亿元,C类份额被申购38.24亿份,赎回19.07亿份,净申购19.17亿份 [6] -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C类份额三季度申购92.17亿份,赎回70.55亿份;永赢先进制造智选混合申购104.98亿份,赎回103.14亿份,申赎换手率接近100%,显示大量基民在三季度买入后快速卖出 [7]
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逼近8万亿,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领跑
搜狐财经· 2025-10-28 20:44
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完毕,全市场公募指数产品规模实现新突破,非货币ETF、ETF联接基 金及其它场外指数基金规模合计逼近8万亿元。具体来看,非货币ETF规模近5.5万亿元,ETF联接基金 规模达0.9万亿元,其它场外指数基金规模近1.6万亿元。 头部基金公司表现突出,指数产品规模增幅显著,已有两家管理人的公募指数产品规模超万亿元。其 中,易方达基金以约1.11万亿元规模领跑,华夏基金紧随其后、规模约1.08万亿元,华泰柏瑞基金相关 规模达0.6万亿元。(智通财经记者 丁欣晴) ...
平均净值增长超15%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
搜狐财经· 2025-10-20 17:14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与规模 - 截至9月末,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总数达到302只,较二季度末新增8只 [2]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市场上已有的290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总规模合计达到124.05亿元,与去年末相比,产品数量增长10.27%,规模增幅达到35.7% [6] - 去年末被纳入的首批指数基金总规模已突破15亿元,较去年末激增近4倍 [6] 产品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7日,全市场302只个人养老金基金整体平均单位净值涨幅达到15.13%,其中301只实现正收益,仅1只为负 [5] - 年内回报率超过30%的产品有19只,天弘旗下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基金的Y份额以46.37%的涨幅暂居榜首 [5] - 多只跟踪科创板、创业板指数的基金年内涨幅均超过44% [5] 产品类型与扩容特点 - 三季度新入围的8只产品中,指数增强型基金占据五席,成为绝对主力,主要跟踪中证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 [3] - 新增产品还包括两只养老目标基金中基金(FOF)以及一只ETF联接基金 [3] - 扩容呈现出“精准匹配”特征,监管与机构共同发力中大盘指数增强产品,意在呼应养老资金长期稳健增值的核心诉求 [3][4] 销售渠道与市场格局 -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渠道保持稳定,共有52家机构入围销售机构名录,包括25家券商、19家商业银行和8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4] - 产品间分化现象日益凸显,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仅有一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规模超过10亿元,而绝大部分产品规模仍不足2亿元 [6] - 华泰柏瑞基金旗下的一只红利低波ETF联接Y份额规模已达1.8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超过三倍 [6] 投资策略与未来展望 - 个人养老金基金的Y份额通常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高,在股市上行周期中更能捕捉上涨机会 [5] - 投资者可以股债均衡配置为基础,重点关注符合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三大领域:科技创新、消费升级、高端制造 [7] - 公募基金在养老投资策略上正不断迭代,未来养老目标基金还可能纳入公募REITs等更多元化的资产类别 [8] - 当前商品、海外资产、A股均存在明显机会,债券资产则需通过择时操作来获取基础收益 [7]
万和证券入围海南跨境资管首批试点;302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0 09:24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 -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业务正式启动,万和证券、金元证券、汇百川基金、鹏安基金等6家机构入围首批试点名单 [1] - 国信证券明确将跨境业务作为万和证券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将其打造成在跨境业务领域具备行业领先地位的区域特色券商 [1] - 试点扩容标志着金融开放提速,头部券商及区域性特色券商有望优先受益 [1] 东方财富股权转让 - 东方财富股东陆丽丽、沈友根通过询价转让23780万股股份,总价约58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1.5% [2] - 易方达基金、国泰海通、瑞银、华夏基金、摩根士丹利等16家中外资知名机构成功获配 [2] - 转让所获资金将主要用于投资科技创业类企业,此次转让显示机构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 [2] 新发基金规模管控趋势 - 新发公募基金出现主动设置募集规模上限的趋势,鹏华制造升级、易方达港股通科技、富国医药升级的首次募集规模上限分别为20亿元、20亿元、10亿元 [3] - 知名基金经理如闫思倩、李剑锋、赵伟管理的产品均迅速达到上限并结束募集 [3] - 此举旨在控制规模对投资策略的稀释,提升产品运作效率,或推动市场资金向优质管理人集中 [3] 个人养老金基金发展 -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增至302只,较二季度末扩容8只,新增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FOF和1只ETF联接基金 [4] -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数量维持52家,其中包括25家证券公司、19家商业银行和8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4] - 产品扩容丰富了投资者选择,有望促进长期资金入市,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 [4][5]
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再扩容,总产品数达302只
环球网· 2025-10-19 10:10
产品名录更新 - 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302只,较二季度末新增8只 [1] 新增产品结构 - 三季度新增8只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目标日期/目标风险型FOF产品以及1只ETF联接基金 [2] - 新增产品涵盖国泰、天弘、招商、博道、宏利等基金公司的中证500和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以及华夏创业板ETF联接基金等 [2] - 扩容重点增补中大盘风格的量化增强产品,体现监管引导产品向稳健、长期、简洁方向发展的思路 [2] 产品业绩表现 - 全市场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单位净值涨幅高达15.13%,仅一只产品收益告负 [4] - 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以46.37%的年内业绩暂列榜首,多只相关主题基金业绩超过40% [4] - 超过98%的个人养老金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为正,近两成产品涨幅超过20% [4] 产品规模增长 - 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个人养老金Y份额总规模达124.05亿元,较去年末增长35.7% [4] - 首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15亿元,相比去年末增长近4倍 [4] 产品体系发展 - 产品货架从初期的养老目标FOF扩展到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ETF联接基金等多种类型 [5] - 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的需求 [5]
个人养老金基金再扩容!三季度新增8只产品
搜狐财经· 2025-10-18 22:09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名录扩容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数量达302只,较今年二季度末新增8只产品 [1][3] - 新增产品包括5只指数增强基金、2只FOF产品和1只ETF联接基金,重点增补了中证50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相关的量化增强产品 [1][4] - 产品名单扩容体现出稳健、长期、适合养老布局的特点,扩大了投资者的产品可选范围 [1][4]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情况 - 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数量保持稳定,仍为52家,其中证券公司25家、商业银行19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8家 [2][5] 个人养老金基金业绩表现 - 截至10月17日,个人养老金基金年内平均单位净值涨幅达15.13%,仅一只收益告负 [6] - 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年内业绩达46.37%位列第一,多只产品年内净值增长率超40% [6] - 超98%的个人养老金基金自成立以来收益率为正,近两成产品单位净值涨幅超过20% [6] 个人养老金基金规模增长 -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290只个人养老金Y份额最新规模合计达124.05亿元,数量较去年末增长10.27%,规模较去年末增长35.7% [7] - 首批个人养老金指数基金总规模突破15亿元,相比去年末增长近4倍,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联接Y规模达1.87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312% [7]
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A500ETF易方达(159361)、沪深300ETF易方达(510310)等助力布局核心资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3:19
A股及港股市场表现 -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涨,固态电池、有色金属、证券、PEEK材料板块涨幅居前,教育、煤炭、医药板块跌幅居前 [1] - 港股集体走强,恒生指数半日涨1.4%,电气设备、有色金属等板块涨幅居前 [1] - 截至午间收盘,中证A500指数上涨0.5%,沪深300指数上涨0.5%,创业板指数上涨1.8%,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下跌0.5% [1]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详情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由在港上市中国内地企业中50只市值大、成交活跃的股票组成,行业覆盖广泛,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能源行业合计占比超85% [3] - 截至午间收盘,该指数上涨1.1% [1][3] - 该指数滚动市盈率为10.6倍,自2002年以来估值分位为65.0% [3][4]
超80只权益基金年内业绩翻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2 09:08
市场表现与资金流向 - 截至9月18日,超97%的权益类基金实现正收益,81只基金业绩翻番,偏股基金指数和股票基金指数年内涨幅超26%,近一年涨幅超55% [1] - 机构投资者持有金额最高的20只权益类基金均为ETF产品,宽基ETF占主导,华泰柏瑞沪深300ETF以3289.78亿元机构持有金额居首 [3][4] - 中央汇金及其子公司为沪深300ETF主要持有人,合计持有份额比例超70%,友邦人寿和中国人寿等险资也频繁出现在前十大持有人中 [6] 机构投资偏好 - 机构重仓沪深300ETF,因流动性高、承接空间大,且覆盖范围广、个股代表性强,适合大额资金快速建仓和攻守平衡策略 [7] - 机构持有比例超99%的基金包括区域主题基金如南方中证长江保护主题ETF(机构持有比例99.80%)和博时中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份ETF(机构持有比例99.65%) [9][11] - 机构增持份额最多的是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增持218.27亿份,年内业绩增长51.12%,但跑输基准2.68个百分点 [12][13] 基金管理公司动向 - 基金管理公司重点加仓养老FOF产品,如易方达汇诚养老2043三年A(公司持有金额2.69亿元)和华夏养老2060五年持有A(公司持有金额2.25亿元) [18][19] - 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获公司最高持有金额3.24亿元,年内收益增长22.51%,超越基准2.2个百分点 [21] - 建信基金增持旗下养老FOF产品,如建信普泽养老目标日期2050五年持有A(增持1.80亿份),同时南方基金减持多只稳健型产品,如南方全天候策略A(赎回1.09亿份) [27][30][31] 员工投资行为 - 基金公司员工偏好价值与成长风格产品,中庚价值先锋员工持有金额最高(1.91亿元),但年内收益跑输基准9.94个百分点 [35][37] - 员工持有比例最高的基金为易方达全球配置A(32.34%),配置均衡,股票和债券持仓占比分别为49.35%和40.91% [39][41] - 员工增持较多ETF联接基金,如兴全合润C(增持0.43亿份)和易方达中证创新药产业ETF联接A(增持0.24亿份),因投资门槛低且适合定期定额投资 [42][43]
哪些热点板块机构投资者占比在提升?
量化藏经阁· 2025-09-03 08:08
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 - 提出"ETF机构持仓穿透算法"修正传统计算方法 传统方法将ETF联接基金全部视为机构持有 但实际上联接基金包含个人投资者 导致机构持仓比例被高估 [2][8] - 修正公式为:机构实际持仓占比 = ETF公布机构持仓占比(P_inst) - 联接基金持有占比(P_link) × (1 - 联接基金机构占比(S_inst)) [12] - 对于缺失的联接基金数据 使用公式P_link = A_link × P_fund / A_etf进行推算 其中A_link为联接基金资产净值 P_fund为持有基金市值占比 A_etf为ETF资产净值 [1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全市场1133只ETF中有699只有对应联接基金 修正算法有助于更准确分析投资者结构 [7] 按资产类别分类的持仓变化 - 股票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2024H2的60.85%上升至2025H1的64.64% 总规模从26409亿元增至30022亿元 增长3613亿元 [16] - 债券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85%左右回升至91.43% 总规模从1740亿元增至3844亿元 增长2104亿元 [19] - 货币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保持70.74%基本稳定 机构持有规模从1097亿元增至1136亿元 [21] - 跨境ETF机构持仓比例增长6.58%至46.77% 总规模从4379亿元增至5756亿元 增长1377亿元 [21] - 商品型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8.32%略微回升至19.06% 总规模从757亿元增至1574亿元 增长817亿元 [22] 按板块分类的持仓变化 - 科技板块ETF规模增长最多 从2028亿元增至2431亿元 增长403亿元 机构持仓规模从360亿元增至621亿元 增长261亿元 [25][28] - 周期板块ETF规模从823亿元增至1199亿元 增长376亿元 机构持仓规模增长229亿元 个人持仓规模增长147亿元至744亿元 [25][28] - 周期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27.42%大幅上升至37.95% 增长10.52% [31] - 大金融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25.75%回升至35.98% 增长8.89% [31] - 科技板块机构持仓比例从17.76%回升至25.56% 增长7.80% [31] 按热点主题分类的持仓变化 - 军工ETF机构持仓比例从32.86%大幅上升至56.40% 增长23.54% 规模从237亿元增至418亿元 [32][40] - 证券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3.34%上升至23.57% 增长10.23% [40] - 芯片ETF机构持仓比例从14.95%上升至23.73% 增长8.78% [43] - 红利ETF机构持仓比例下降13.24%至42.08% 机构持有规模减少88亿元 [34][37] - 黄金ETF规模增长最多 从704亿元增至1531亿元 增长827亿元 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增长672亿元 [32][35] 按宽基指数分类的持仓变化 - A500 ETF机构持仓比例从54.06%上升至63.41% 增长9.34% 规模增长1862亿元至2135亿元 [46][51] - 创业板类ETF机构持仓比例增长6.25%至43.19% [51] - 科创板ETF机构持仓比例从29.02%上升至34.87% 增长5.84% [51] - 中证500 ETF机构持仓比例从72.53%上升至77.98% 增长5.45% [51] - 沪深300 ETF机构持有规模增长920亿元至9401亿元 机构持仓比例从86.43%上升至89.49% [48][51] 总体市场概况 - 股票型ETF总规模达到30022亿元 其中机构持有19406亿元 个人持有10616亿元 [16] - 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自2024H1开始持续回升 从58.31%逐步增长至64.64% [16] - 债券型ETF市场机构主导 持有比例维持在90%以上 [19] - 商品ETF以黄金为主 17只中有14只为黄金ETF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