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衍生价值
icon
搜索文档
猫眼发布2025暑期档成绩单:动画类型表现强劲、探索IP衍生价值,电影市场积极求变
财富在线· 2025-09-01 17:04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同比增长2.76%,总观影人次3.21亿,同比上涨12.75%,为近五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第二高 [1][3] - 平均票价37.2元,同比下降8.8%,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主要由于发行结算价下调和电影消费券惠民补贴活动 [1][4] - 平均上座率6.9%,为近五年第二高,显示灵活价格调控策略有效拉动观众进场 [1][4] 影片表现格局 - 档期内10亿+影片2部,与去年持平,但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显示中腰部影片机会增多 [4][7] - 票房TOP3影片连续两年分走档期近半票房,马太效应较2023年更严重,头部影片量级缩水明显 [7][23] - 冠军《南京照相馆》票房28.9亿,凭借家国情怀引发广泛共鸣;亚军《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39][40] 内容与受众趋势 - 观众获取电影信息方式更加被动,依赖算法推流占比50%,较去年36%大幅提升,主动关注度下降 [14]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反映头部影片社交属性减弱 [18][24]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浪浪山小妖怪》更偏家庭观影,《罗小黑战记2》和《柯南》更吸引二次元群体 [15][16] IP开发与衍生价值 - 《浪浪山小妖怪》通过"原创短片集→择优孵化长片"模式成功,其原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在B站追番人数582.3万 [42][46] - IP衍生品市场火热,《罗小黑战记2》快闪店10天消费人次近3千,消费总额37.4万,显示非票收入增长空间 [49] - 动画电影衍生品开发具有天然优势,但存在前期风险大、销售周期短的问题 [48] 区域市场特征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主要由好莱坞大片及《戏台》带动 [34][36] - 华东地区票房在《南京照相馆》和《浪浪山小妖怪》带动下较去年上涨,东北地区因缺少喜剧大片占比下滑 [34][37] - 《罗小黑战记2》较第一部更下沉,三四线城市票房占比显著提升,两广、福建和贵州票房占比增加 [53][54] 营销与发行策略 - 点映成为常见宣发动作,2023年以来票房千万级以上影片中79部采用点映策略 [55] - 《南京照相馆》通过大规模点映实现口碑破圈,映后想看量级高于映前 [56][57] - 《捕风追影》点映及映后10天排场效益1.48,领跑8月下旬,显示点映有效提升排片效率 [58] 用户行为变化 - 新用户较过往五年更年长,《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戏台》带来的新用户最年长 [29][31] - 《哪吒之魔童闹海》观众近六成此后未再观影,其新观众超八成未再进影院,显示新用户留存困难 [32]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今年涨幅最大 [18]
猫眼研究院发布2025暑期档数据洞察:票房平稳增长,动画类型表现强劲
经济网· 2025-09-01 16:55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119.66亿元 同比增长2.76% [1] - 总观影人次3.21亿 同比增长12.75% 为近五年第二高 [1] - 平均票价37.2元 为近五年倒数第二低 平均上座率为近五年第二高 [1] 影片结构特征 - 档期内两部影片票房超10亿 数量与去年持平 5-10亿腰部影片数量同比增加 [2] - 国产片贡献率小幅高于去年 进口片占比连续两年趋于稳定 [2] - TOP3影片连续两年分走档期内近半成票房 [2] 用户行为变化 - 单人观影比例连续三年上涨且涨幅最大 双人购票比例为近五年最低 [2] - 亲子观众比例提升带动平均观影年龄持续上涨 今年涨幅最大 [2] - 新用户较过往五年更年长 《南京照相馆》拉新占比近三成 [2] 地域分布特点 - 一线城市票房占比回升至近五年最高 [3] - 华东地区票房较去年上涨 [3] - 东北地区票房占比因缺少大体量喜剧电影而下滑 [3] 头部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以28.9亿票房夺冠 通过点映积累口碑引发共鸣 [4] - 《浪浪山小妖怪》票房14.55亿 打破中国影史二维动画票房纪录 [4] - 《捕风追影》累计票房8.79亿 进口片冠军《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67亿 [4] 行业发展趋势 - 动画电影表现突出 给市场和观众带来信心 [5] - "银发观影"增长空间显现 IP深度开发与衍生价值挖掘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5] - 多类型影片满足不同圈层需求 中腰部影片迎来更多机会 [1][4]
万代南梦宫控股(7832):高达手游超预期,IP价值持续兑现
华泰证券· 2025-08-06 21:4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6052日元(前值5803日元),对应29倍FY26E PE [1][6][11] 核心业绩表现 - 1QFY26总收入3004.3亿日元(同比+7.1%),超彭博一致预期2968亿日元 [1] - 经营利润519.2亿日元(同比+17.9%),显著高于预期的441亿日元 [1][4] - 归母净利润383.3亿日元,超出预期321亿日元 [1] 游戏业务亮点 - 网络游戏收入556亿日元(同比+30.8%),主因新手游《SD高达G世代》上线后稳居日本iOS畅销榜前15位 [2] - 主机游戏收入427亿日元(同比-23.5%),受去年同期《艾尔登法环》DLC高基数影响 [2] - 上调1HFY26网络游戏收入指引至1220亿日元(原指引995亿日元) [2] IP衍生价值兑现 - 玩具业务收入1468.9亿日元(同比+10.6%),《高达》卡牌游戏及影视联动推动衍生品收入254亿日元(同比+35.1%) [3] - 1HFY26玩具收入指引上调至3000亿日元(原指引2900亿日元),其中高达相关产品指引调升至470亿日元(原400亿日元) [3] 利润结构优化 - 游戏业务经营利润217亿日元(同比+47.3%),1HFY26指引大幅上调至320亿日元(原205亿日元) [4] - 玩具业务经营利润285.7亿日元(同比+6%),中长期利润率有望持续扩张 [4] 盈利预测调整 - 下调FY26/27E总收入4.6%/3.2%至12851.7/13838.3亿日元,引入FY28E预测14408.2亿日元 [5] - 下调FY26/27E归母净利润7.1%/5.6%至1356.5/1473.5亿日元,引入FY28E预测1549.1亿日元 [5] 行业估值参考 - 可比公司平均PE为29倍(任天堂45.3倍、索尼20.4倍、迪士尼21.5倍) [12] - 当前股价4908日元对应23.9倍FY26E PE,较目标价存在23.3%上行空间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