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视觉化
icon
搜索文档
阅文集团午后涨近5% 公司官宣进军漫剧新赛道 将开放十万部精品IP
智通财经· 2025-10-20 13:48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午后上涨近5% 截至发稿时涨幅为4.49% 报37.22港元 成交额达7848.92万港元 [1] 战略举措 - 公司在2025阅文创作大会上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 除深耕短剧外 新进入漫剧赛道 [1] - 公司CEO表示短剧与漫剧正成为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 [1] 漫剧生态布局 - 公司开放十万部精品IP资源以支持漫剧生态 [1] - 公司设立亿元专项创作基金 用于支持作家跨界及优质团队开发 [1] - 公司推出"漫剧助手"等AIGC工具 旨在提升漫剧改编效率 [1] - 公司构建从制作、发行到IP产业链联动的全链路扶持体系 以打造开放高效的漫剧共创生态 [1]
港股异动 | 阅文集团(00772)午后涨近5% 公司官宣进军漫剧新赛道 将开放十万部精品IP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3:42
股价表现 - 阅文集团午后股价上涨近5%,截至发稿涨幅为4.49%,报37.22港元,成交额达7848.92万港元 [1] 公司战略举措 - 公司于2025阅文创作大会上宣布升级“创作合伙人计划”,在深耕短剧之外新进入漫剧赛道 [1] - 公司CEO表示短剧与漫剧正成为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 [1] 漫剧生态布局 - 开放十万部精品IP资源以支持漫剧生态 [1] - 设立亿元专项创作基金,用于支持作家跨界及优质团队开发 [1] - 推出“漫剧助手”等AIGC工具以提升漫剧改编效率 [1] - 构建从制作、发行到IP产业链联动的全链路扶持体系,旨在构建开放、高效、共赢的漫剧共创生态 [1]
短剧爆款率超60%,再攻漫剧:阅文集团“IP视觉化”尝试成效待考
搜狐财经· 2025-10-18 09:04
IP视觉化开发战略与成果 - 公司今年以来IP实现影视“七连爆”,动画在全网播放量Top10中占据8部,短剧爆款率超过60%,单部作品播放量突破30亿 [2] - 公司将短剧与漫剧定位为IP视觉化的重要引擎,旨在提升文字到视觉的转化效率并为作家开辟新转型路径 [2] - 公司CEO侯晓楠提出抓好“视觉突破口”,加速IP视觉化开发是重要发展方向 [2][6] 短剧业务进展与运营数据 - 2024年公司上线100多部短剧作品,单部作品最高流水接近4000万元,2025年开年新作实现7天流水破5000万元 [3] - 公司短剧月产剧本数量突破40本,男频作品占比从2024年第一季度15%提升至5月-9月的35% [3] - 截至2024年9月,公司高位上榜短剧已达7部,保障每月至少一部头部爆款剧目产生 [4] - 公司已跑通与作家、编剧及行业伙伴的共创模式,是业内首家成功推动网文作家向短剧编剧跨界的平台 [4] - 爆款短剧上线后能反哺原著,例如在起点平台上原著阅读量迅速攀升,形成书影联动效应 [4] 短剧业务未来规划与合作 - 2023年底公司发布“短剧星河孵化计划”,推出百部IP培育计划、亿元创作基金扶持及探索互动短剧三大举措 [3] - 公司与腾讯集团扩大合作,2023至2025年合作短剧项目数量预估分别约为40个、100个和160个 [3] - 未来短剧业务三大方向为持续探索IP储备库、拓展海外发行市场以及拥抱AI技术,将探索AI拟真人短剧及AI漫剧以适配海外市场 [5] 漫剧新赛道布局与基础 - 公司计划将短剧成熟模式复用至漫剧新赛道,漫剧以“轻、快、广”特点覆盖Z世代等年轻群体 [6] - 行业分析认为漫剧制作成本低,若获得资源支持其市场规模未必小于短剧,且更易实现AI技术应用 [6][8] - 2025年上半年国产动画热度TOP10中8部改编自公司IP,公司海量IP储备、动漫产能及AI技术为进军漫剧奠定基础 [6] 漫剧生态具体举措与初期成绩 - 公司推出四大举措布局漫剧:开放十万部精品IP、设立亿元专项创作基金、推出AIGC工具提升效率、构建全链路扶持生态 [7] - 公司提供委托制作、合作分成、保底扶持、联合出品等多元合作方案,并与合作伙伴共享收益 [7] - 公司已有30部漫剧作品播放量突破千万,其中《大明贤婿》《刷爆无敌模拟系统》等作品播放量破亿 [7] - 公司与酱油动漫合作现象级漫剧播放量超1.5亿次,未来三年内计划每年合作上线漫剧不少于400部,其中不少于200部改编自公司IP [7] 公司财务表现与行业挑战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1.9亿元,同比下滑23.9%,版权运营授权收入同比减少48.4%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达8.5亿元,同比增长68.5% [8] - 行业分析指出公司短剧分发渠道有限,若登陆腾讯视频需解决横竖屏适配问题 [4] - 行业观点认为短剧竞争白热化,必须打造爆款才能实现可观盈利,前期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其能否成为新业绩增长点存在不确定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