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R(内部收益率)
搜索文档
以“高收益”为卖点销售保险是否存在“画饼”陷阱
中国证券报· 2025-09-19 04:24
产品特点与收益演示 - 香港增额终身寿险产品宣传为“保底王者”,其演示收益包含保底2%和分红3.1%,总预期收益率可达5.1% [1] - 产品功能上具备多货币自由选择、被保人可更换、保单可拆分、货币可转换等特点 [1] - 以年交保费10万元、5年期交的演示保单为例,第五个保单年度含分红的总现金价值为244,168元 [1] - 在演示分红完全实现的前提下,含分红的总现金价值在第八个保单年度与所缴保费基本持平 [2] - 演示内部收益率达到5.1%需等到第98个保单年度,第20个保单年度的内部收益率仅为4.50% [2] 收益风险与市场现状 - 高收益演示利率仅为预测值,实际分红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若分红实现率不及预期,真实收益将更低 [2] - 香港保险因底层资产可全球配置,在美元高息期其投资收益率中枢通常高于内地 [2] - 香港保监局新规已要求下调演示利率上限,此前演示利率曾高达7% [2] - 驱动代理人以“高收益”为卖点力推香港保险的原因包括两地市场的“产品利率差”以及高佣金水平 [3] - 香港保险代理人销售长期寿险佣金率约达45%,经纪人佣金水平更高 [3] 消费者风险与监管提示 - 境外保单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一旦发生纠纷,维权成本高昂且面临法律差异化等风险 [3][5][6] - 港险多以外币计价,在漫长保单周期里,汇率波动会使最终人民币收益存在变数 [3][6] - 个人赴境外购买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外汇管制未开放项目,存在政策风险,保费续缴可能遇阻 [3][6] - 香港保险前期退保现金价值极低,退保损失极大 [3] - 多地保险行业协会及监管部门发布提示,提醒消费者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境外投资型产品 [5][6][7]
“IRR不好看,只能苦一苦创始人了”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21 16:44
募资策略与行业动态 - 募资过程中存在项目排列组合现象 机构根据募资主题调整已投项目和储备项目的归类 例如新能源项目可被重新归类为半导体或AI相关以迎合不同基金主题 [6][7][10][11] - 募资展示的项目群与实际投资的项目群重合度极低 机构在募资阶段随意填充储备项目 后续以"项目融资关闭"为由更换 [13][14] - LP资源被动态调配 非优质LP在不同基金间被频繁调整位置 机构通过扩大LP资源池匹配不同需求 [16][17][18][20] 募资服务模式 - 机构采取高度灵活的募资服务策略 包括接受双管理人结构、管理费退还、劣后出资、缩短募集期至3个月等条件 [24][25][26][28] - 募资团队全国范围地毯式搜索LP 通过满足定制化要求(如设立当地合伙企业、Call款制)提升成交概率 [21][22][23][29] 行业投资趋势与困境 - 投资方向随市场热点快速切换 2020年主投新能源 2022年转向半导体 2024年聚焦AI 但AI领域固定资产落地存在困难 [30][31][33][34] - 地方政府LP的返投要求驱动投资选择 新能源和半导体因固定资产投入大更受青睐 导致机构投资逻辑碎片化且难以积累产业资源 [32][35][36] - 为应对IRR压力 机构要求被投企业接受12%回购利率条款 以保障基金8%的年化收益承诺 [37][38] 行业活动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 涵盖优秀青年投资人及行业报告 7月发布结果 [39][43]